馬子祥
(亳州市譙城區畜牧水產服務中心,安徽亳州 236800)
水蛭俗稱螞蟥,在醫學上具有多種藥用功能。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水蛭中含水蛭素和溶纖酶、待克森等成分,具有活血、散瘀、通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1]。目前亳州市場水蛭干品價格為1 800~2 000 元/kg,近幾年安徽省掀起了水蛭養殖高潮,但是有50%以上養殖戶存在不同程度虧損,平均養殖成活率不足23%。為了促進水蛭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解決水蛭養殖成活率底、養殖虧損、質量欠佳的現狀,對亳州市水蛭養殖企業及養殖戶近2年養殖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總結經驗教訓,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提出了幾種養殖模式,供養殖戶參考。
為了解水蛭養殖情況,筆者對譙城區觀塘養殖合作社、譙城區五馬八里水蛭養殖場、立德鎮水蛭養殖場、譙城區蛭惠養殖場、譙城區淝河水蛭養殖場、譙城區譙東鎮養殖合作社、譙城區十河水蛭養殖場、五馬鎮亳鑫水蛭養殖場、譙城區侯橋水蛭養殖養殖場、渦陽縣眾心水蛭養殖場、利辛縣鑫鴻水蛭養殖合作社、蒙城縣眾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太和縣龍潭魚牧業養殖有限公司、安徽冠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進行現場調查走訪。
目前水蛭養殖品種主要為寬體金線蛭,具有體寬個大的特點。背部有黃色和黑色斑紋相間形成的縱紋5~6 條。腹部有淡黃色并有斷續不規則的茶褐色縱行斑紋或斑點。體環明顯,間寬相似,數107 節。成年水蛭體重可達20~50 g[2]。養殖規模從幾萬元、幾十萬元、幾百萬、幾千萬都有,大多數是十萬到幾十萬的規模。
主要養殖方式有大小池塘中設置不同規格的羅底網箱養殖、水泥池養殖、帆布池養殖、大棚養殖、工廠化養殖等。
養殖模式有簡單養殖、生態養殖、小水體精養等。
初步統計,50%以上的養殖戶存在虧損,20%左右的養殖戶贏利明顯,還有30%左右的養殖戶基本夠本。部分養殖戶投入幾十萬元,結果幾乎顆粒無收,損失慘重。主要問題如下:一是理論、技術基礎薄弱,許多養殖戶沒有系統學習過水產養殖知識;二是養殖設施設備設計建造不科學;三是苗種質量沒有保障;四是放養密度與養殖條件環境不適應,放養密度過大;五是飼料質量、數量沒有保障;五是水質管控技術跟不上,影響水蛭生長和成活率;六是病害防治技術不成熟,預防工作不到位,也沒有準確診斷病因,發病后未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
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方法包括以下7 個方面:一是加強理論、技術的研究和學習,提高養殖技術水平;二是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做好養殖池的選擇、工程建設、蛭巢的種植和設置等工作;三是加強水蛭良種工程建設,保證供應優質促量的苗種;四是制定適合的放養密度;五是加強飼料研究和供應,解決好水蛭飼料的質量和數量問題;六是加強水質管控技術研究和培訓,提高水質調控水平,創造良好的水蛭養殖環境;七是做好病害防控技術研究和應用工作。筆者根據多家養殖密度調查對比總結了一些數據,詳見表1、表2。由表1 可知,密度是最重要因素之一。推薦養殖密度在80~100 條/m2,理想目標是成活率50%~60%,養成規格20 g。

表1 2021年多家水蛭養殖場不同放養密度養殖成活率及養成規格對比分析

表2 2022年多家水蛭養殖場不同放養密度養殖成活率及養成規格對比分析
4.1.1大型網箱設置大網箱設在池塘內,池塘面積以0.2 hm2為宜,塘埂高1.5 m,水深1.0~1.2 m。在放養前20 d,潑灑生石灰0.15 kg/m2徹底清塘,5 d后施入已發酵的有機肥0.15 kg/m2。大網箱采用40目的羅底網縫制,網箱長度和寬度比池塘長度和寬度縮短1.0 m,可在網箱底部放置一些不規則的空心磚等掩體,并在養殖池中適量種植一些水草。
4.1.2清塘消毒5 月下旬,投放幼蛭前2 d,用10%聚維酮碘0.2 g/m3對養殖池消毒,同時將水深控制在0.8 m。
4.1.3防逃網、防鳥網設置網箱上緣設置10.0 cm的防逃網。池塘上方覆蓋防鳥網。
4.1.4幼蛭的放養幼蛭的放苗時間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放養密度控制在48~68 萬尾/hm2,苗種要求體質健壯、無病無傷、大小整齊、活躍有力。苗種放養前,可用0.015 mg/m3的聚維酮碘溶液浸洗消毒3~6 min。水溫差控制在2 ℃以內。
4.1.5投餌放苗后即可投喂活體蘿卜螺,餌料螺須經過0.015 mg/m3的聚維酮碘溶液浸洗消毒5~10 min。每5 d 投喂1 次,每次投喂量在750~1 050 kg/hm2,注意觀察攝食情況,及時進行調整。
4.1.6日常管理每天至少早、中、晚3次巡塘,觀察水質、吃食、防逃情況,測量水體的溶氧、氨氮、酸堿度等。養殖過程中每15 d 全池潑灑微生物制劑1 次,7~10 d 換1 次新水,換水量20.0 cm。水體保持透明度30.0~40.0 cm。寬體金線蛭的最適宜生長溫度在20~30 ℃,夏季高溫時期應適量提高水位,覆蓋遮陽網,以降低池塘水溫。飼養期間應經常檢查網箱,以防網箱破漏現象,應定期清洗網箱,保證箱內外水體交換[3]。
4.2.1小網箱設置
4.2.1.1 設置地址和時間選擇有優良水質、豐富水源、陽光充足的地區pH在6.7~7.5,最好遠離航道、有1/3 面積水草,其他理化指標也要符合漁業水質標準[4]。池塘、胡泊、水庫均可,河溝要求水面開闊、水流平緩、水質優良而穩定。設置準備時間要在放養蛭苗前20 d以上,一般每年4月中旬為宜。
4.2.1.2 網箱規格及材料長3.0~4.0 m,寬2.0~3.0 m,深0.8~1.0 m。材料為40 目的羅底網,骨架為直徑25.0~30.0 cm的鋼管[4]。
4.2.1.3 網箱的縫制要求縫制網箱采取包邊,這樣可使網箱在受力時網孔不會被放大。需要在網箱口留出穿線孔,方便穿繩。此外,在網箱口要縫制向內平行延伸15.0 cm 的防逃網檐,網檐邊留穿線孔,方便平行控制,防止下垂[4]。
4.2.1.4 骨架設置骨架的長與寬大于網箱的長與寬各15.0 cm。可以一次設置多個網箱連體骨架,用焊接方式加固橫向骨架,這樣還可以穩固網箱[4]。2 排網箱之間要間隔6.0 m 以上,而且離岸邊4.0 m以上[4]。網箱骨架向下的4個角墊浮子,浮力要求在10 kg以上,骨架要求出水面高度在15.0~20.0 cm[4]。整排網箱可以隨水位升降而升降。整排網箱的錨系要牢靠,防止被水沖走。
4.2.1.5 網箱固定網箱口的穿線孔可以用4 號鋼絲或尼龍繩穿好后四角固定在骨架上,注意防止箱邊中段下垂[4]。網箱口的防逃檐可以用尼龍繩穿好平行固定在骨架上。
4.2.1.6 蛭巢設置蛭巢可使用塑料布條或是水草[4]。
4.2.2蛭苗的選擇和投放
4.2.2.1 蛭苗選擇和運輸選苗要求體格健壯、苗體完整、反應靈敏、色澤鮮亮。蛭苗不適合長途運輸,且運輸過程中需要分層裝箱來避免堆壓。此外,還需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溫度和氧氣[4]。
4.2.2.2 網箱及水域消毒蛭苗投放前10 d左右完成網箱的設置,并再次測量水質是否符合漁業水質標準[4]。投放苗種前3 d,所有網箱及網箱周圍用10%的聚維酮碘0.4 g/m3潑灑消毒,如果是池塘,可以全池用10%的聚維酮碘按0.2 g/m3的濃度消毒[4]。
4.2.2.3 蛭苗餌料準備蛭苗放養的前1 d,對飼料蘿卜螺、田螺等進行暫養消毒,暫養密度為每m3水體30 kg 以下,要充氧,水質、溫度與池塘一致,每m3水體用10%的聚維酮碘0.2 g 消毒[4]。消毒后1 h 再把活的螺類投放到網箱里,水體投放螺類3~4 kg/m2[4]。
4.2.2.4 蛭種消毒和投放蛭種放養前消毒,可以防止蛭種及原水體的病原微生物帶入養殖池,同時也可以防止受傷的水蛭感染。將蛭種放入水質較好、溫度適宜的暫養池,暫養池2~10 m2均可,每m2放養5~10 kg,同時進行微孔充氧,每m3水體用10%的聚維酮碘0.15 g 消毒10~20 min[4]。投放蛭苗最好在傍晚和早晨氣溫接近水溫時進行。需要注意暫養池與放養池溫差不能超過2 ℃,否則要調整溫度合適后再投放[4]。經過消毒的蛭苗可以連同容器一起放入水中,也可以分散倒在網箱邊檐,每個網箱投放蛭苗2 000條[4]。
4.2.3蛭苗飼養管理注意觀察蛭苗的活動情況,尤其在晚上要認真觀察水蛭的吃食情況,及時補充餌料[4]。此外,還應觀察和測量水質,可以使用EM 菌調控水質。網箱內配備小型充氣式增氧機。夏季高溫季節,水溫超過30 ℃時要在網箱上方設置遮陽網。及時在網箱上覆蓋防鳥網,網眼在3.0 cm以下。每隔3~5 d 要檢查1 次網箱箱壁情況,一是檢查網箱透水能力,如果透水能力差了要及時刷洗,保障網箱內外水體交換[4];二是檢查網箱是否破損,防止水蛭逃跑[4]。做好養殖記錄。
4.3.1帆布池設置帆布池的規格:長30.0 m,寬5.0 m,深1.0 m。每個池間隔2.0 m,半地下方式,有利于操作。池底要人工設置蛭巢,使蛭苗入池后有一個棲息的環境,蛭巢材料可以是瓦狀物也可以是成束的塑料布條或者水草。
4.3.2放養密度放養密度為80只/m2。
4.3.3飼料投喂前期投喂大小適應規格的螺絲或者無蓋的漂螺。
4.3.4水質管理水質檢測,每天早晚各化驗1次水質,主要檢測氨氮、亞硝酸鹽、溶解氧、pH。水質調控,使用EM菌、生物絮團等。高溫季節采取遮陽網遮蓋,控制水溫。水質較差時,可以經常更換15.0 cm深的池水。
水蛭病害以預防為主,措施主要有:①嚴格消毒:池塘在使用前必須做好消毒工作;②保證餌料質量:活體餌料要無損傷,無病害,活力強,并進行消毒處理;③放養、運輸等操作應細心,防止蛭體受傷;④病蛭、死蛭及時撈出,預防發病網箱水蛭對未發病網箱水蛭的影響。⑤預防水蛭的病害,每月對水體和用具進行1次全面消毒。消毒的方式為10%的聚維酮碘每m3水體用0.15 g 均勻潑灑。在消毒后第2 天可以使用微生態制劑,如EM 菌或藻種,以改善水質。夏季要經常加注新水,保存良好的水質[4]。
5.2.1腸胃炎病該病是由于水蛭吃了腐敗變質或難以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5]。癥狀表現為食欲減退,行動遲緩,肛門紅腫[5]。治療方法:一是用苯扎溴氨溶液潑灑,每m3水體用45%的苯扎溴氨0.1 g,1 d 潑灑1 次,連用2 d;二是把病水蛭撈起專池飼養,投喂添加4%青霉素的粉碎新鮮螺肉。
5.2.2白斑病癥狀:患病水蛭體表有白色點狀泡形物、小白斑塊,運動不靈活,游動時身體不平衡,食量減少[6]。治療方法:用0.2%食鹽水浸洗水蛭,每次30 min,1 d 2次。
養殖密度80~100 只/m2,經4 個月生態精細養殖,項目預期可收獲鮮活水蛭0.8~1.1 kg/m2,產值240~300元/m2,利潤150~200元/m2。
養殖密度80~100 只/m2,經4 個月生態精細養殖,項目預期可收獲鮮活水蛭0.8~1.1 kg/m2,產值240~300元/m2,利潤150~200元/m2。
養殖密度37 萬尾/hm2,產鮮活成蛭3 000~4 500 kg/hm2,產值90~120 萬元/hm2,利潤45~60 萬元/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