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彤 柴旺(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糧食安全一直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議題[1]。現階段,中國面臨的糧食安全狀況是低水平的、高難度的、緊平衡的、弱安全的,人民吃飽沒問題、人民吃好需進口,平時生活沒問題、遇到戰爭有危險[2]。各級各類學校開展的具有價值引領的教育活動是確保中國糧食能夠持續安全的關鍵所在。新時代,國家已經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在這個宏觀背景下,推動各級各類學校根據青少年在不同階段呈現出的認知特點和認知規律,并訴諸與之相吻合的教學內容,開展好、完善好關于糧食安全的教育和學習工作,引導廣大青少年全面學習、貫徹、落實國家的糧食安全戰略,切身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貢獻。
中國人口基數大,糧食浪費現象頻出,糧食安全問題不容樂觀。糧食浪費問題與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對待糧食的態度有很大關系。青少年作為國家未來的主要建設者,守住糧食安全的防線,責無旁貸。構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有利于減少青少年的糧食浪費現象,有利于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糧食安全觀,有利于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上實現保障國家安全。
糧食浪費是一個普遍現象。中國國家糧食局數據顯示,國人在餐桌上年浪費糧食的價值高達2000億元,浪費的食物總量相當于2億人一年的口糧供應,其中,青少年的糧食浪費率占很大比重,學生盒飯有近1/3直接被扔掉[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糧食浪費問題,曾指出,“制止餐飲浪費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堅持不懈抓下去,推動建設節約型社會[4]。”青少年作為國家發展的后備力量,更應該從自身做起,成為節約糧食的踐行者。構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從餐桌抓起,教育青少年從小就養成崇尚節儉的好習慣,有利于減少浪費糧食的現象,讓節約糧食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糧安方能民安,民安方能國安,糧食安全關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任何時候都不能掉以輕心。雖然現階段國人端穩了飯碗,但是受資源約束、人口增長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中國未來的糧食安全壓力依舊很大。現實的國情,要求國人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居安思危。構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從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入手,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糧食問題,了解國家糧食安全的形勢,提高維護糧食安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合理地促進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糧食安全觀。
糧食安全是安邦重器,是國家安全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真正強大沒有軟肋的國家,都有能力解決自己吃飯的問題[5]。”中國已經走入世界中心,面對的風險接踵而至,國際糧食貿易的不穩定性隨之增強,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在新的歷史階段,構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向青少年持續滲透糧食安全與國家戰略的實施密切相關,不斷引導青少年從更高的角度去認識糧食安全的問題,充分理解糧食安全是我國應對風險挑戰的有力支撐,明確保障糧食安全就是保障國家安全。
現階段,部分學校已經在開展糧食安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根據構建一體化教育體系的新時代要求,在建設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困境。這些困境主要表現在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機制存在缺失、糧食安全教育目標存在同質化現象、糧食安全教育內容存在邊界壁壘、大中小階段教師隊伍的各自為營、糧食安全教育績效評估機制亟待完善等幾個方面。
有效推進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最根本的保障就是建立和完善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機制。然而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尚未形成一個全面、協同、聯動、銜接的大中小一體化糧食安全教育體系。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對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做出制度設計和整體謀劃,開展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缺乏綱領性的指導文件。糧食安全教育的問題一直在“德育體系”中處于“隱含化”或“碎片化”的狀態。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頂層設計問題是重中之重,教育主管部門必須給予高度關注,這直接決定了糧食安全教育是否能夠順利開展并達到預期目標。
糧食安全教育目標既包括教育主管部門設定的糧食安全教育的總目標,又包括不同學段、不同學校設定的糧食安全教育的具體目標,是教師進行糧食安全教育教學活動的指揮棒。現階段,糧食安全教育只存在“糧食安全 人人有責”的宏觀目標。大中小學等不同學段雖然在開展糧食安全教育,但只是淺顯地落實這一宏觀目標,各級學校互相之間不交流、少溝通,缺乏不同學段應設定的不同層次的具體目標,無法實現在教育目標上的銜接貫通。青少年觀念的形成確是一個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連續成長的過程,所以糧食安全教育目標的設定必須要做到循序漸進,才能避免糧食安全教育的虛化、空洞。
糧食安全教育內容是教育主體實施糧食安全教育的基本準繩,大中小糧食安全教育目標的實現,都必須以相應的教育內容為依托,否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現階段,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內容存在的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缺乏系統的糧食安全教育課程體系,大部分學校把糧食安全教育融入到其他課程教學中,而沒有開設獨立的糧食安全教育課程,割裂了糧食安全教育的整體性。另一方面是缺乏遞進的、關聯性強的教材體系,使大中小學教師開展教育活動失去了參考依據,只能憑借教師個人的文化積淀而自由把握,而教師之間又存在固有圈層,交流學習存在邊界壁壘,導致了糧食安全教學內容的隨機性和重復性,教學內容無重點、無難點,制約了糧食安全教育的科學性。
大中小學教師缺乏教育教學的“一體化意識”,一體化意識指的是不同學段的教師既要立足于本學段,又要從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教學過程的連續性出發,整體把握和設計教學過程的思想[6]。大中小學教師被視作不同的隊伍,更有某些教師將教師隊伍進行等級劃分,認為大學教師優于中學教師,中學教師由于小學教師。由于大中小學教師固守于自身所處的教育階段,各自為營,對大中小一體化認知不足,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聯系不夠密切,對于不同階段糧食安全言語的銜接問題考慮較少,彼此之間的合作性不夠,很難形成螺旋上升的教育教學體系,嚴重影響育人效果。
現階段,缺乏縱向貫通的教學活動評價體系和教學效果評估機制,糧食安全教育教學面臨激勵力度不夠的困境。大多數地區未曾設立大中小學教師關于糧食安全教育的崗位獎勵績效,在教師工資收入和職稱評定等方面表現的仍不夠合理,導致一些教師對于糧食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不高,缺乏糧食安全教育的責任感,使糧食安全教育出現可持續性發展不足的狀況。此外,糧食安全教育的育人效果難以實現具體的量化考核和最終的定性測評,一定程度上制約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高質量發展。
找尋問題是基礎,擺脫困境才是歸宿。針對困境,可以從健全體制機制,落實一體化建設的頂層設計;突出循序漸進,設置具有銜接性的教學目標;出版系列教材,打破大中小邊界壁壘;加強溝通交流,優化師資隊伍建設;緊盯效果導向,完善績效評估機制等幾個方面入手嘗試解決問題。
健全體制機制、落實頂層設計是構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首要前提。教育主管部門落實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建設可以從理想狀態和現實狀態兩個層面推進。理想狀態是教育主管部門從全國角度出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的綱領性文件,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從構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重要意義、政策保障、指導思想、基本原則、教育體系、方式方法、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統籌規劃,為踐行一體化提供依據和指導。現實狀態是可以從現實出發,根據國家教育部出臺的綱領性文件,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糧食大省做試點,因勢利導,在省級層面打出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知名度,逐步擴展到全國范圍。
破解大中小階段糧食安全教育目標同質化的困境,關鍵在于整體推進,打破學段區隔,要依據青少年的成長規律,結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設定符合不同年齡段學生認知水平的教育目標,運用不同年齡段學生能夠接受的授課方法,由淺及深、由表及里地開展糧食安全教育。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切忌一股腦全灌輸、一陣風硬灌輸、一著急倒灌輸,而要采取潛灌輸、隱灌輸、導灌輸[6]。一般來說,糧食安全教育在小學階段注重啟蒙道德情感,在小學生心中播下“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種子;在中學階段注重打牢思想基礎,強化中學生對“糧食安全人人有責”的認同感;在大學階段注重增強使命擔當,引導大學生躬身踐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實現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課程體系的一體化,前提是要出版系列教材,使各學段的教師有開展教育活動的參照依據。按照青少年的認知成長規律和糧食安全教育目標的遞進性特點,深化關于糧食安全問題的研究,凝練糧食安全的內涵,挖掘糧食安全教育的教學素材,系統規劃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的內容。形成能夠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橫向協同、縱向銜接,讓青少年在個體認知范圍內得以接受和消化的糧食安全教育系列教材。與此同時,教育主管部門還要做好統籌編寫關于糧食安全教育的教學參考書、尋找教學案例、撰寫教學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等方面的工作。這是解決糧食安全教育內容理論研究不足和邏輯順序錯位的問題,推進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的重要一步。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的教學能力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7]。優化糧食安全教育的師資隊伍,推進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建設,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培養大中小學教師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的意識。打破不同學段教師各自為營的狀態,避免出現不同學段互相割裂、互相消解的現象,跑好糧食安全教育的接力賽,為青少年成長的每一階段都鋪好路。另一方面是鍛造大中小學教師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的能力。教育主管部門要針對一線教師做好舉辦糧食安全教育的培訓研修、開展教學研討、組織實踐研學等工作,讓大中小學教師明確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建設是一個前后雙向互動的行為,不是簡單的后一階段對前一階段的直接過渡,要面對面地完成教學接力。
有效推進糧食安全教育一體化建設,必須要完善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的績效考核與質量評估。首先,要綜合平衡糧食安全教育的過程考核與結果評價、定量考核與定向評價的權重,建立一個關于糧食安全教育的全面且長效的績效評估機制。其次,要評估各級各類學校的糧食安全教育的教學大綱是否符合大中小一體化的育人理念,教學目標的設置是否科學、教學內容的實施是否合理。最后,已經形成的評估機制還要進行不斷的反饋并加以整改,通過深入分析大中小學糧食安全教育的反饋結果,客觀看待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建設過程中的成績與不足,尋找問題原因,提出修改方案,不斷完善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的績效評估機制。
中國進入新時代,社會不斷向好發展,但是對于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容忽視。中國的糧食安全需要一批批的有志青年來維護,這就使學校的糧食安全教育被提到了新高度,發揮著重要作用。現階段,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都要從歷史責任的角度出發,按照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強有力地落實糧食安全教育,克服重重阻礙,最大限度地實現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階梯式發展,最終建設形成一個橫向協同、縱向銜接的糧食安全教育大中小一體化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