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


河南之南山大山多,最南的縣是商城縣,最南的鄉是長竹園鄉,最南的初級中學是長竹園二中。這所農村片區學校位于大別山北麓的深山區,豫、鄂、皖三省交界處,距離縣城55公里。
在農村地區開始出現空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的鄉下孩子進城上學,學生稀少的一些農村學校被撤并,而作為河南省最南端的深山中學——長竹園二中,不僅光芒未減,十幾年來還一直吸引著城里孩子來上學。
大山懷抱中的長竹園二中是享譽全縣的“名校”。一些十幾歲的城里孩子,離開舒適的小家和父母的呵護,舍棄城里的學校,“逆行”百余里來到深山區的長竹園二中寄宿求學。
今年41歲的長竹園二中副校長程文濤當年大學一畢業就扎根在這里,之前教數學和物理,后來一直帶畢業班、擔任班主任,17年沒有“挪窩”。據程文濤介紹,城里孩子“逆行”來上學的現象持續10多年了。最“紅火”的時候有近百名學生“逆行”而來,他們大部分來自縣城,也有來自達權店鎮、汪崗鎮、金剛臺鄉的學生,甚至還有鄭州市的個別學生慕名而來。
這幾年雖然商城縣縣城也建了幾所寄宿制初中,但每年仍有一二十名城里的孩子到長竹園二中上學。一些偏科嚴重、成績下滑、沉迷網絡的學生來到這里,很快就感受到這個陌生之家的溫暖,又相繼被山里孩子刻苦專注的精神打動,被老師敬業樂業、甘于奉獻的精神感染,不久就融入了這個學風濃厚、教風純正、校風質樸、團結友愛的大家庭。這些學生畢業時都以理想的成績順利升入高中,個別學生甚至取得了全縣前幾名的優異成績。而更讓家長滿意的是,他們的孩子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獨立生活的能力,長成了愛生活、懂感恩、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好少年。
逆行、蝶變,人們不禁要問:這似乎不可思議而又令人驚喜的現象背后究竟有何“玄機”?
均衡發展是關鍵
重視教育是商城縣的優良傳統。在日益城鎮化的今天,商城縣在縣高、職高之外尚有6所農村高中,其中1所高中被譽為全國農村高中的辦學標桿。全縣有3所高中被清華、北大授予“優質生源基地”稱號。縣、鄉高中教育齊頭并進,續寫輝煌,被清華、北大等名校錄取人數位居省市縣區前列。
教育具有很強的連貫性,高中教育輝煌的背后必然是優質堅實的基礎教育。商城縣在全面抓好教育質量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教育資源向農村傾斜,讓鄉下的孩子也能上好學校。商城縣被評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市“基礎教育先進縣”乃是實至名歸——小學、初中、高中,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共同擦亮商城教育的名片,而長竹園二中便是商城教育百花園里靜靜綻放的一枝奇葩。
人文環境熏陶大
長竹園二中建于1974年,原名瓦錫坪中學。坐落在群山腹地、河岸山腳,“五里八道河”,過去沒有橋梁,路況也差,彎彎繞繞、高高低低,河水阻隔,這個深山校園倒成了學子們安靜讀書的世外桃源。
這里紅、綠資源豐富。當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書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傳奇,當年的前敵指揮所就在學校附近的五里山村,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的歷史成為學校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教育素材。
學校周邊,群山連綿,河水歡唱,國家級森林公園、4A級景區的黃柏山林場離學校不過數里之地。滿眼的綠水青山、厚重的紅色文化、“敢干、苦干、實干、巧干”的黃柏山精神,滋養著一屆屆長竹園二中人。
優秀教師托希望
優質的教育,無疑是這大山腹地的校園煥發勃勃生機和活力的源泉,而優質教育的關鍵在于優秀的教師隊伍。長竹園二中現有14個教學班,520多名學生,41位教師,其中教師夫妻7對,夫妻兩地分居較遠的5位,單身教師16位;有18位教師都曾在這里求學又回到這里教書育人。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不僅在這里工作,更在這里生活,學校就是他們的家。他們舍棄了城市的繁華,在這深山校園甘把青春熱血拋灑。
讀書是農村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程文濤說:“我們要托起山里孩子的讀書夢,讓農村娃走出大山、回饋大山,大山才有永不枯竭的希望和活力。”
長竹園二中的學生多來自長竹園鄉南部的深山村,他們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學生平時寄宿在校,周末回家,家里的老人不僅沒法督促輔導孩子學習,還指望孩子幫著干活,孩子學習只能依靠課堂教學和課下輔導。長竹園二中的老師吃、住都在學校,一周至少有5天24小時在校,學校是老師的家,學生是這個大家庭的兒女。為了孩子們的學習,老師們搶著上自習課,一放下碗筷就往教室跑,有時教室里的老師還沒出來,其他老師已等在門外。課余休息時間,老師們還要用微信群與遠方的學生家長交流溝通。每到期中、期末、寒暑假,學校領導帶班,老師們深入各村各戶進行走訪,老師成了學生和家長的貼心人。
山里的學校雖然“與世隔絕”,但山里的老師都具有現代化思維。長竹園二中的老師們說,只有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充實和提升自己,他們教出來的學生才能不輸城里娃。
就拿最能說明問題的英語學科來說,以前山里的孩子到城里上高中,英語是他們的短板,而發音不準的問題幾乎成了山里孩子難以突破的瓶頸。積極進取的長竹園二中,英語教師是學校的教學標桿,他們探索出來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吸引了縣里其他中學來交流,學校的英語組也多次被縣教體局評為“先進教研組”。2018年,組長程啟華老師在全縣教育大會上獲縣政府表彰,并作了典型發言。其他如數學教研組、政治教研組,也曾多次被商城縣教體局評為“先進教研組”。
歷年的中招考試,長竹園二中的成績都名列前茅。比如,在2016年,畢業班157名學生,達到商城高中錄取分數線以上的有92人,98%的學生考入了市級示范高中,長竹園二中的領導在信陽全市普通中學教育工作會上作了典型發言。長竹園二中還曾獲評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市級“先進集體”,3次被信陽市教體局評為“普通初中教育先進學校”,連續27年被商城縣教體局評為“教育教學先進單位”。
初夏時節,走進長竹園二中,校門口一片碧綠的菜地,一畦畦韭菜、黃瓜、四季豆、青椒,這里是師生們勞動的樂園。校園內,蒼翠的龍柏上,當年建校時掛的古鈴在熏風中訴說著學校的故事。巍巍黃柏青山不老,悠悠灌河東流入淮;功弘化育,銅鈴揚聲,這里是欣欣向榮的深山校園,這里是書聲瑯瑯的“鄉土中國”。
[責任編輯:王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