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琪
隨著高中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和素質教育的發展,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理念和教學內容均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這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部分教師不注重打造高質量的音樂課堂,使得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無法充分發揮音樂課堂教學對高中生的積極作用。高中音樂教師需要緊跟當今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探索提升高中生音樂素養的路徑,加快推動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變革,進一步促進高中生音樂素養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剖析了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討了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一、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
音樂課程作為我國高中教育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藝術類學科,對豐富學生樂理知識、促進高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在整個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開發和挖掘多種類別的音樂作品供學生鑒賞,不斷創新和打造高質量的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參與音樂課堂學習的內在驅動力,滿足高中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教師可以借助音樂的力量,讓學生在鑒賞各種音樂作品的過程中陶冶自身的審美情趣,發展自身的藝術修養,同時幫助高中生舒緩緊張的情緒,提高高中生的抗壓能力,促進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和完善,高中音樂課堂的教學重點與教學形態均發生了諸多變動,越來越多的高中音樂教師已經意識到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性,并致力于打造高質量的音樂課堂,以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然而,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依然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學校和教師對音樂課堂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部分學校在設置和安排教學課程時以文化學科為主,忽視了音樂、美術等藝術類課程。部分教師不注重創新音樂課程,沒有改進音樂課堂教學方式,使得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二是教師的教學方式單一。部分音樂教師的教學能力與職業素養有待提高,他們在實際教學中沒有設立明確的課程教學目標,依然采用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對學生的情感熏陶和對音樂素養的培養,這不僅不利于打造高質量音樂課堂,還會對高中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是教師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高中音樂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教師需要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科學指導。但部分教師只是照本宣科,不注重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和理解。另外,部分教師依然沿用“灌輸式”開展音樂教學,忽視了學生個體之間的認知差異與音樂鑒賞水平的不同,使得學生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不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音樂課堂的熱情和興趣,從而導致音樂課堂教學難以實現預期目標。
三、高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音樂素養的策略
(一)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激發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要想改善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現狀,不斷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就必須從思想層面入手。高中音樂教師應主動摒棄陳舊、滯后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思維,基于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個性化學習需求,積極打造高質量的音樂課堂,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科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意識,使其在參與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理知識和技能。與此同時,高中音樂教師還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構建全新的音樂課程體系,立足于音樂學科的教學目標、教學特點和課堂實際教學情況,設立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和學習任務,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體會不同音樂作品的美感和潛在價值底蘊,在豐富學生知識儲備的同時,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藝術視野,使學生的音樂學習更加高效。
以人音版高中音樂必修音樂鑒賞第三單元“鼓舞弦動——豐富的民間器樂”的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分別介紹該單元包括的《錦雞出山》《中花六板》《娛樂升平》等音樂曲目,向學生介紹不同音樂曲目的作者及其創作思路,讓學生對該單元的課程內容和重難點音樂知識形成初步認識。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指導學生學唱《錦雞出山》《中花六板》《娛樂升平》等音樂曲目,并鼓勵學生積極探討、交流上述音樂曲目所運用的民間器樂和不同音樂曲目的鑒賞價值,以活躍音樂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課堂中實現情感和思想的升華。最后,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單元的課程教學目標與總體要求,向學生詳細介紹不同類型民間器樂的特點與演奏風格,要求學生靈活運用一種或多種民間樂器進行音樂創作,以豐富學生的音樂知識,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印象,從而為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課堂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
教師應基于高中音樂教學目標與班級學生的興趣愛好,深入挖掘教學資源,不斷優化、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靈活選用更加符合高中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手段,提高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和開放性,營造積極向上的音樂課堂氛圍,積極打造高質量的音樂課堂,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音樂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推動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高中音樂必修音樂鑒賞第七單元“中國舞蹈音樂”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巧妙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轉變為直觀、形象的微課課件,向學生直觀呈現《阿細跳月》《快樂的女戰士》等民族舞蹈音樂,鼓勵學生對課件中展示的民族舞蹈音樂進行鑒賞和分析,使其在自主觀察、分析和鑒賞的過程中真實感受中國舞蹈音樂的魅力。接著,為了加深學生對樂理知識的理解,教師還可以圍繞這節課的重難點設計豐富的趣味問答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簡單描述民族舞的音樂特點、中國舞蹈的發展歷程和中國舞蹈音樂的具體作用。
(三)創設多元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教師要基于教材內容和教學重難點,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教學情境,使其在更加直觀、形象、具體的情境中切實感受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色彩,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與藝術鑒賞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高中音樂必修音樂鑒賞第六單元“百鳥朝鳳——電影《百鳥朝鳳》配樂”這一課時,教師應綜合考慮班級學生的音樂水平、知識掌握程度、興趣愛好、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多重因素,以音樂教材內容為中心,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電影《百鳥朝鳳》中的經典片段,以此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接著,教師應結合電影《百鳥朝鳳》中的經典片段,創設與教材內容相關聯的問題情境,如“同學們,《百鳥朝鳳》中的經典片段是用哪種民間樂器演奏的?”“這一民間樂器有什么特點?”“它的表現風格是什么樣的?”“它與哪些樂器的演奏方式相似?”等。教師可以通過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對教材內容展開深度思考與探究學習,使其真正意識到音樂的魅力和價值底蘊。
(四)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
教師要立足于班級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與知識掌握程度,合理開展豐富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鼓勵、引導學生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集中學習和探索更多的樂理知識,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人音版高中音樂必修音樂鑒賞第三單元“絲竹相和”這部分內容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與課堂活躍程度,以三人到五人為一組,保證每個小組學生的實力較為平均。隨后,教師要結合班級學生的分組情況,明確為不同小組設計相應的小組合作探究任務,如仔細傾聽《中花六板》《娛樂升平》等曲目,分析不同音樂曲目在音樂風格和情緒上的異同點,或者通過鑒賞《中花六板》《娛樂升平》這兩首曲子,分別闡述兩首曲子中所運用的樂器。在學生完成上述小組合作探究任務之后,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對這一章節的重難點知識進行系統歸納和整理,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感知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保證每名學生在音樂課堂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結語
對高中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變革與創新,是新時期高中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高中生審美能力與音樂素質穩步提高的關鍵舉措。高中音樂教師必須更新教學理念,綜合考慮班級學生的音樂基礎水平、興趣愛好等因素,通過創設多元教學情境、開展小組合作探究等多種方式,不斷增強高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以實現高中音樂課程以美育人的課程目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升。
(作者單位:濱州市惠民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