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玥銘
新課改要求小學英語教師通過英語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文化意識,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英語教學主要突出對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這意味著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
一、借助教材知識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一)詞匯部分,豐富學生的詞匯儲備
單詞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學習單詞的過程就是發展語言能力的過程。單詞是構成英語句子的基本單位,無論是英語語言表達還是英語閱讀理解都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單詞量,而借助課本知識引導學生積累單詞量能夠有效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借助教材單元內容的單詞部分,幫助學生積累單詞量,通過默寫和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單元單詞,加深學生對單元單詞的印象。同時,在單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理解能力、記憶能力與單詞背誦總量之間的平衡,避免學生因背誦過多單詞而導致學習壓力過大,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厭惡英語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教材單元內容的單詞部分,能夠有效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發展。例如,在教授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Going to Beijing”時,教師可以借助vocabulary部分,引導學生學習和記憶jump、sing、dance等單詞的含義,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幫助學生找到單詞之間的相互關系、記憶方法、應用技巧,以豐富學生的詞匯儲備,促進學生對教材知識的吸收。
(二)閱讀部分,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在閱讀教材文本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單詞,通過閱讀和學習他人的語言表達方式,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單元教學部分,教師要著重講解閱讀部分,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一般而言,單元的reading部分集語法知識、詞匯量、表達手法于一體,能夠使學生掌握豐富的英語表達方式,了解英語表達的多個維度。在教授教材閱讀部分時,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在課前通過查找單詞含義的方式,將文章翻譯出來,讓學生對閱讀文本有基本的了解。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標準的翻譯模板,幫助學生優化自己的翻譯內容,進而促進學生英語翻譯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講解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In Beijing”時,教師可以結合“People in Beijing”的內容展開閱讀教學,詢問學生“When do they arrive in Beijing? What do they see on their way to the hotel?”,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和閱讀能力,使其在無障礙閱讀的同時,能夠進行流暢的表達。
二、通過繪本閱讀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提高學生思維創造性
在閱讀繪本時,學生能夠產生許多奇妙的思想,發展創造性思維。在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閱讀引導,為學生解釋他們不理解的單詞,同時學生要主動向教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度解讀繪本內容,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在教授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時,教師可以結合繪本A New Years Reunion拓展新的知識,讓學生了解我國豐富多彩的春節習俗,并鼓勵學生模仿繪本句式,用英文說一說自己家鄉的春節活動。如有的學生說“We buy new clothes.”,有的學生說“We visit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Kids get lucky money.”等。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文本內容進行仿寫、續寫,引導學生學習優秀作者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性。
(二)提高學生思維靈活性
閱讀英語繪本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因為學生在閱讀英文繪本時,需要進行語序整理和單詞翻譯。通過閱讀跳躍性極強的英文繪本,學生能夠增強英語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提高自身的思維靈活性。同時,繪本中有很多色彩繽紛的插圖,能夠給予學生視覺系統刺激,而視覺系統和思維系統是緊密結合的,通過刺激學生的視覺系統,其思維也能得到發展。另外,繪本圖文并茂,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認識更加廣闊的世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例如,在講解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Writing Home”時,教師可以開展繪本閱讀的總結分享會,讓學生以英語口語的形式分享自己最近閱讀的繪本,概括繪本所描述的故事情節,并要求語言簡潔、內容完整。
三、補充課外知識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
(一)補充課外背景知識
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補充一些與教材文本相關的背景知識,如一些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社會習俗、語言技巧等,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在教授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Did You Have a Nice Trip?”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主人公旅行目的地的背景知識,如介紹北京的著名景點、中國的優美風景等,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Li Ming的旅行,加深其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二)補充課外文化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引導學生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和文明,使學生形成對祖國文化的認同感。教師要讓學生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信息資源,增加自身對文化知識的理解,豐富自身的文化知識儲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在教學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My Family”時,教師要注重對家庭文化的講解,以故事的形式呈現家庭文化,增進學生對中國式家庭文化的了解。除了教材文本,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國家和不同類型的文化,使學生進一步提升文化素養。
四、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組織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
在小學階段,教師通常通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但是,在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具備更多的綜合素質,如口語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思維創新能力等。基于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營造和諧的團隊氛圍,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協作能力和領導能力,更好地發揮集體智慧,共同解決問題。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小組合作的機會,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升他們的英語核心素養。
例如,在講解冀教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Shopping in the City”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需要選擇一個商品,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運用英語設計一個在線購物的廣告標語和簡短的推銷詞。這個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內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在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輪流展示自己的廣告語和推銷詞,同時其他小組可以提供反饋和建議。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可以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
(二)進行實踐探究,拓展學生的實踐觀察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實踐操作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實踐觀察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調研,以英語為工具,探究科學知識、社會現象、自然風光等,并讓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教師可組織不同的課外實踐活動,如游戲、音樂、舞蹈、繪畫等,以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使學生獲得更廣泛的實踐體驗。
在講解冀教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Animals at the Zoo”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探究項目,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寵物,如狗、貓等,并運用英語展示關于這些動物的基本知識。學生可以收集圖片、制作海報或制作簡單的幻燈片,包括動物的名稱、外貌特征、飼養習性等,以開展活動。在展示過程中,學生可以用英語介紹自己選擇的寵物,并與同學分享自己的養護經驗和與寵物之間的故事。通過這樣的實踐操作,學生不僅能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還能夠進一步鞏固英語知識,提高英語核心素養。
(三)通過課后總結,提高學生的學習總結能力
學習能力是學生必備的基礎能力之一。在小學階段,教師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能夠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方式、學習效果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處于較好的狀態。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很多行為,課后總結是其中一種。許多學生認為課后總結的作用不大,認為教師已經在課堂上對整個單元做了簡短的總結,自己沒有必要再次進行課后總結。實際上,課后總結是對整個單元的概括,學生自己進行課后總結,能夠提高自身的信息歸納能力,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為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例如,在教授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My Country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整理出整個單元知識點的思維導圖,并通過一個個小標題完善思維導圖。在學生制作完思維導圖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之前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改和完善,使其在強化學習技能的同時,鞏固所學知識。
(四)分層課后點評,提高學生的理論分析能力
在課后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度解讀,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一部分。教師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分析,能夠促使學生增強理論分析能力。英語語序與中文語序略有差別,進行課后分析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文章,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發展。養成課后分析的好習慣離不開堅持,所以教師要做好督促工作,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在講解冀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A Travel Plan”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寫一寫自己的旅行計劃,并在課程結束后結合課堂知識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分層點評。針對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用全英文的形式進行分析報告的寫作;針對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采取中英文結合的方式書寫分析報告。課后分析能夠增進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分析能力的發展,從而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核心素養培養滲透于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教師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要從這四個方面出發,將日常教學和核心素養培養相結合,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五佛鄉泰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