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佩
[摘 要]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是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課題。文章通過闡述1+X證書制度的概念、分析“1”與“X”之間的關系、解讀1+X證書制度的主體、對比X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以及區分1+X證書制度與雙證書制度5個方面來理解1+X證書制度的理論內涵,為高職院校后續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建設夯實理論基礎。
[關鍵詞]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試點建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2.072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2-0223-04
0 ? ? 引 言
2019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1],并將“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寫入《方案》第六條。為落實《方案》,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了《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簡稱《試點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文件為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建設,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成為高職院校的一個重要課題。
1+X證書制度是一種全新的制度設計,通過闡述1+X證書制度的概念、分析“1”與“X”之間的關系、解讀1+X證書制度的主體、對比X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以及區分1+X證書制度與雙證書制度,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其理論內涵,為高職院校后續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建設夯實理論基礎。
1 ? ? 1+X證書制度的概念
通過分析《方案》,可將1+X證書制度的概念簡單解讀如下:“1”為學歷證書,體現學校教育制度并全面反映人才培養質量;“X”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1]。具體而言,可將1+X拆分為3個要素分別理解(見表1)。
2 ? ? 1與X之間的關系
在1+X證書制度中,“1”(學歷證書)是基礎、根本、起點,而“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在“1”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效補充、強化、拓展,即從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和新要求等方面對“1”進行補充;從職業素養、職業知識、職業技能等方面對“1”進行強化;從職業領域、職業能力等方面對“1”進行拓展[2]。“1”和“X”并不是兩個平行的證書體系,也不是一個證書與另一個證書的簡單疊加,而是兩種證書的相互連接、相互融通,二者之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學習者(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同時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時,取得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可以通過“學分銀行”,將學習成果認定、積累、轉換成獲得學歷證書需要的學分,橫向上可以實現“1”與“X”中的相關課程學分互換;縱向上可以實現與本科甚至本科以上學歷教育階段課程的學分互換。同時,學歷教育過程中的專業教學標準、專業教學內容、專業教學過程可以分別對接X證書的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職業培訓內容、職業培訓過程,實現二者深度融合。
3 ? ? 1+X證書制度的主體
1+X證書制度的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政府、院校、企業和學生等多方參與主體。通過分析《方案》《試點方案》等文件,可總結歸納出4個主體,即統籌、實施、開發和學習主體,下面簡單概括4個主體的主要任務。
統籌主體——政府,包括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及省級相關職能部門等,主要任務是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制定相關政策并落地、監督指導實施過程以及引導多元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過程等[4]。
實施主體——院校,包括中高等職業學校、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應用型本科高校以及國家開放大學,主要任務是根據專業需求遴選高質量X證書并申報試點、與培訓評價組織協同實施培訓、建設并申報考核站點并配合培訓評價組織實施證書考核。通過試點統籌專業(群)資源,推進“1”與“X”有機銜接,探索“書證崗課”融通方式方法,深化“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加強校企合作[4]。
開發主體——培訓評價組織,包括具備獨立法人資質的企業、龍頭企業、行業協會等,主要任務是申請開發設置證書、制定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開發系統軟件教材和學習資源、開展證書師資培訓、建設考核站點、協助試點院校實施證書培訓、考核鑒定以及制證頒證等[4]。
學習主體——學習者,包括學生、社會成員等,作為受益主體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取得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得多項技能,為立足社會服務國家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奠定技術技能基礎[5]。
4 ? ? X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比
X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都能衡量技能發展水平。實行1+X證書制度之后,高職院校還需考慮是否繼續推行雙證書制度、如何處理X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的關系等問題,下面對兩個證書進行簡單對比(見表2)。職業資格證書發展多年,具備一定的優勢,是部分準入類職業的敲門磚,也是勞動者從事某一職業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水平的證明。X證書監管社會化、種類較多、鑒定形式多樣、主體之間權責清晰,較職業資格證書更具靈活性、針對性和發展性。但X證書體系尚處于初級建設階段,還有待完善,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可對開設面向準入類職業的專業繼續使用職業資格證書,同時考慮結合專業發展實際采用相關X證書;對于開設面向非準入類職業的專業,則可使用X證書,積極探索推進學歷證書與X證書相互融通的方法。
5 ? ? 1+X證書制度與雙證書制度的對比
1+X證書制度與雙證書制度產生于不同時代、不同發展需求、不同開發目的和不同教育制度,但無論是1+X證書制度,還是雙證書制度,都要求與學歷證書互通互融。雙證書制度是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并行的制度,二者的關系是平行的,且職業資格證書的開發較少關注其與學歷證書之間的關系,職業資格證書的很多內容難以有機融入學歷教育過程中。另外,還存在職業資格證書的開發不能與新的職業和崗位同頻共振、適用性不強等問題。而1+X證書制度吸取了雙證書制度的實施經驗,經過重構、創新、超越,克服了雙證書制度缺陷,對X證書的內涵定位、運行機制、管理模式和參與主體等方面進行了全新設計,使得X證書能與學歷證書相互融通,與雙證書制度有較大的區別。下面對二者進行簡單對比(見表3)。全面實施1+X證書制度勢在必行,面對是否繼續推行雙證書制度的問題,高職院校可采取對于開設面向準入類職業的專業繼續實施雙證書制度,同時推行1+X證書制度;對于開設面向非準入類職業的專業則向1+X證書制度轉型的方式。
6 ? ? 結束語
1+X證書制度是新時代國家職業教育基于實踐的頂層設計和制度創新,與雙證書制度相比,其順應了新時期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高職院校作為1+X證書制度試點的實施主體之一,應貫徹落實職業教育改革精神,將1+X證書制度作為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制度基礎,深刻理解其理論內涵,并通過試點建設實踐,探索推進書證融通的方法,提升學生技術技能水平,重塑教育教學新生態,奮力開創學校高質量、內涵式、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22-11-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王偉毅.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內涵、實施路徑與保障
[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21(4):29-32.
[3]馮勝清,季飛.1+X證書制度:內涵、問題及推進之策——兼談職業高中烹飪專業的1+X證書制度的落實[J].江蘇教育研究,2021(36):7-10.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10)[2022-1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5]李佳芮.高職院校“1+X”證書制度實施研究:基于四川長江職業學院的實地調查[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21:10-11.
[6]錢嫻.雙證書制度比較視角下“1+X”證書制度內涵研究
[J].成人教育,2020(4):50-54.
[7]高婷婷,沈勤.制度邏輯視域下雙證書制度和1+X證書制度的比較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7):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