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毅
【摘 ?要】 隨著工業機器人技術在我國的迅速發展,機器人視覺因可以通過識別、跟蹤目標實現對工件的定位而在工業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復雜環境下,傳統的目標識別方法,如基于特征提取的目標識別算法,難以解決目標遮擋、光照變化和背景干擾等問題,無法準確定位復雜環境中的物體,導致機器人在工作時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文章主要研究了復雜環境下機器人視覺的目標識別問題及改進方法,以期為復雜環境下機器人視覺目標識別技術的改進提供參考。
【關鍵詞】 復雜環境;機器人視覺;目標識別方法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技術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在機器人應用領域,機器視覺技術應用廣泛,如工業生產、醫療護理和軍事作戰等。機器視覺技術是指通過射線反射、圖像處理等方式,實現機器對事物的感知與理解的技術,其在機器人的自主控制和感知外界環境信息的關鍵環節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其中,通過機器視覺進行目標識別是實現機器人在環境中進行目標定位和識別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復雜的環境中,如室內或室外的人工、自然環境中,機器人的視覺感知面臨著許多挑戰,例如光照條件、物體形狀和遮擋等。因此如何在這些困難的條件下實現目標識別,已經成為機器人視覺領域的一個研究熱點。
一、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視覺基礎
(一)機器人視覺概述
機器人視覺是利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圖像處理、分析和理解的一個領域,其主要目標是讓計算機能夠自動化處理圖像,并通過分析和理解圖像實現更智能、精準和高效的決策。機器人視覺技術在很多領域有著很大的應用潛力,可以應用在物體識別、目標檢測、人臉識別、運動控制和自動駕駛等多個領域,可以為機器人提供高效、精準的環境感知能力,幫助機器人更好地滿足復雜環境下的工作需求。在機器人視覺中,圖像是信息處理的基本單元,因此圖像預處理是機器人視覺的重要基礎。圖像預處理包括去噪、增強、邊緣檢測和濾波等處理,能夠提高圖像的質量,為其他信息處理步驟奠定基礎。
(二)復雜環境的特點及其給機器人視覺任務帶來挑戰
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視覺任務是指機器人需要在不可控的復雜場景中使用視覺傳感器獲取關鍵信息,并用于目標檢測、識別、跟蹤和定位等任務。復雜環境通常指存在復雜的光照、陰影、背景噪聲、遮擋、動態場景和多物體互遮擋等情況的場景。這樣的環境特別具有挑戰性,對機器人視覺任務的完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戰。復雜環境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其背景隨時可能發生變化,并且很多因素難以預測和控制,這給視覺傳感器的數據處理和解釋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復雜環境下機器人視覺任務的實現,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因此需要完善的視覺算法、精準的目標檢測和跟蹤技術來實現相關任務。
(三)機器人視覺的處理流程和方法
在復雜環境下,機器人的視覺系統需要處理大量的信息,以識別和定位目標,并進行正確的決策。視覺處理的基本流程,可以分為圖像獲取、預處理、特征提取、分類和決策等幾個步驟:
第一步,圖像獲取。機器人需要通過攝像頭或其他傳感器獲取周圍環境的圖像信息。預處理步驟主要包括對圖像進行濾波、增強和去噪等操作,以減少噪聲和干擾,并提高圖像的質量。
第二步,特征提取。相關人員通過提取目標的幾何、顏色和紋理等特征,可以快速、準確地對目標進行分類和識別。在特征提取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邊緣檢測、角點檢測、二值化、模板匹配和直方圖均衡化等。
第三步,分類。通過分類提取的特征,可以將目標歸屬到不同的類別中。常用的分類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機、決策樹和人工神經網絡等。
第四步,決策。根據分類結果,相關人員對不同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比如追蹤目標和避開障礙物等。
總之,在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視覺處理中,工作人員需要綜合應用相關的方法和技術,不斷優化處理流程,以實現高效、準確的目標檢測和識別。
二、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目標識別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光照變化和遮擋
在復雜環境中,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機器人對目標的準確識別和定位,其中之一就是光照的變化和遮擋。首先,光照變化可能會導致目標的外觀在不同的光線條件下產生顯著的變化。例如在強烈的陽光或弱光條件下拍攝物體,它們的顏色和紋理可能會發生明顯的改變,這會使機器人難以識別目標。對此,一是可以通過光照補償技術調整圖像的亮度和對比度,以使目標變得更容易識別;二是使用多種光源照亮目標,以提高機器人的識別準確率。其次,遮擋也是機器人識別目標時常見的問題。當物體被其他物體遮擋時,機器人可能無法獲取完整的目標信息。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特定的遮擋校正算法預測遮擋部分目標的位置和形狀,以恢復完整的目標信息。例如可以使用深度學習算法檢測和填充目標的遮擋部分,以提高算法的精度和魯棒性。
(二)目標尺度變化
目標的尺度和大小,可能會隨著距離和角度的變化而變化,同一目標的不同尺度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這種尺度變化會導致機器人在目標識別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在復雜環境下,識別不同尺度的目標是機器人目標識別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針對目標尺度變化的問題,學界常用的一種解決方法是使用金字塔特征匹配,這種方法利用圖像金字塔來檢測具有不同尺度的目標。圖像金字塔是一組由同一幅圖像的縮放版本組成的圖像集合,這些縮放版本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創建,包括圖像變換、平滑和采樣等。通過使用圖像金字塔,機器人可以檢測和匹配不同尺度的目標。另一種解決目標尺度變化問題的方法是使用多尺度特征進行提取。這種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圖像尺度上提取目標的特征,并用這些特征進行目標檢測和識別。對于特征提取,可以使用傳統的特征提取方法,如SIFT、SURF和HOG等。SIFT作為一種高效、精確的特征點提取方法,對光照、噪聲和仿射具有一定的魯棒性,適用于許多圖像處理的場景,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此外,工作人員還可以采用自適應滑動窗口的方法解決目標尺度變化的問題。這種方法可以根據圖像中目標的大小自動調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從而提高目標檢測和識別的準確率。該方法結合了多尺度的特征提取和圖像金字塔技術,能夠有效地解決目標尺度變化問題。
(三)多目標同時檢測
在實際應用中,機器人往往需要同時監測多個目標。由于各種物體的形狀、紋理和顏色等存在差異,使得目標檢測識別的難度不斷提高。為了克服多目標的難題,機器人目標識別需要使用多種方法,包括傳統的計算機視覺方法和深度學習方法。傳統的計算機視覺方法包括特征提取、分類器設計和對象檢測等。在深度學習方面,卷積神經網絡(CNN)被廣泛應用于多目標的識別任務中,機器人通過學習模式識別多個目標,然后從中提取有用的特征信息,并加以分類,進而獲得最終的識別結果。機器人目標識別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盡管如今的機器人目標識別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改進,但要想在復雜環境下進行多目標的同時監測,仍需要研究人員不斷優化,并結合傳統的計算機視覺和深度學習等方法,以提高識別的準確性和實時性。
三、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目標識別算法改進及技術優化
(一)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目標識別算法改進
1. 基于特征提取的改進算法
基于特征提取的改進算法是視覺識別領域的重要算法之一。它通過從圖像中提取特定的信息,并使用這些信息幫助分析和判別圖像內容,從而提高了視覺識別的準確性和效率。盡管該算法已得到了有效的應用,但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例如光照變化、遮擋和噪聲等問題。在特征提取算法中,主要任務是從圖像中提取關鍵的特征。傳統的特征提取方法主要是相關人員憑借經驗進行設計,然而這種方法只能針對特定的場景,且很難擴展到其他場景中。近年來,基于深度學習的特征提取算法在視覺識別領域的應用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深度神經網絡可以掌握更加抽象、高級的特征。卷積神經網絡(CNN)雖然是一種深度學習的算法,但其內部的卷積層和池化層可以有效地提取圖像特征。使用卷積層和池化層可以逐漸減小特征圖的大小,從而提高特征的抽象級別和穩定性。此外,在訓練過程中使用數據增強技術,可以提高模型的魯棒性,從而增強了模型對光照變化和遮擋等情況的適應性。
另一種改進算法是基于稀疏編碼的特征提取算法。稀疏編碼是一種數據壓縮技術,它可以將數據轉換為稀疏表示,從而使數據具有更好的可解釋性和分類準確性。基于稀疏編碼的特征提取算法是通過先預訓練得到一個字典,然后使用該字典學習數據的稀疏表示。在測試階段,使用已經訓練好的字典提取樣本的特征。這種方法具有很強的魯棒性,能夠在噪聲、遮擋和光照變化等困難情況下,對信息進行有效的分類和識別。
綜上所述,基于特征提取的改進算法已經成為視覺識別領域的重要算法。深度學習和稀疏編碼等技術的發展,使這些算法的性能得以不斷提高,但仍需要研究人員針對特定的應用場景進行優化和改進,以更好地解決光照變化、遮擋等問題。
2. 基于深度學習的改進算法
深度學習算法在目標檢測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于卷積神經網絡(CNN)的目標檢測算法。Faster R-CNN作為在CNN的基礎上改進得到的算法,具有高準確率、高泛化能力和對大規模數據的適應性優勢。該算法使用了區域提議網絡(RPN)生成感興趣的區域(ROI),并通過ROI pooling操作實現特征映射,最終使用分類和回歸網絡得到了目標的類別和邊界框。
除了這些算法,還有很多其他的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例如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Mask R-CNN等。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通過訓練大規模數據集獲取語義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將圖像中的目標檢測問題轉換為一個監督學習問題,使得目標檢測技術有了顯著的進展。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速度和準確率平衡、小目標檢測以及在復雜場景中的性能穩定性等。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相關人員還需要不斷地深化和改進深度學習算法。
(二)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目標識別技術優化
在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目標識別技術優化策略包括數據增強、模型融合以及參數優化等。這些技術能夠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性能和穩定性。
數據增強是通過對原始數據進行一系列變換,增加訓練集的樣本數量,從而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數據增強技術包括但不限于隨機旋轉、平移、尺度變換和仿射變換等。數據增強既能增加數據量,又能提高數據的多樣性,為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
模型融合是將多個訓練好的模型進行整合,其提高了模型的整體性能。模型融合方法通常分為投票方法和融合方法。投票方法是指利用多個分類模型的分類結果投票決定最終的分類結果;融合方法是指將多個分類模型的特征進行組合,得到新的特征來進行分類。模型融合技術通常在競賽中應用較多,能夠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魯棒性。
參數優化是調整模型的參數,以達到提高模型性能的目的。常見的參數優化技術,包括梯度下降、最優化方法及正則化等。梯度下降是優化函數的一種方法,其通過對損失函數進行反向傳播來調整模型參數,以優化模型的性能。最優化方法通常根據不同的模型特點,選擇不同的算法進行優化,如牛頓法、共軛梯度等。正則化則是懲罰過度復雜的模型,以避免過擬合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在實踐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根據不同的問題和數據特點,采用不同的技術方法,靈活地運用這些技術優化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目標識別狀態。
四、結語
工業機器人視覺中的目標識別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也是實現工業自動化的關鍵技術之一。對于復雜環境下的機器人視覺而言,由于背景復雜、光照變化和目標遮擋等原因,導致目標識別存在很大的困難。本文針對復雜環境下機器人視覺的目標識別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了機器人視覺中目標識別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基于特征提取、深度學習的改進算法,希望可以進一步推動機器人視覺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孔翰博,王克強,蔡肯,等. 基于機器視覺的采摘機器人目標識別定位研究應用進展[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2(10):160-165.
[2] 吳峰華,楊哲海,張玉萍,等. 仿人足球機器人快速多目標識別方法[J]. 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19,31(12):2152-2165.
[3] 張建暢,馬建章,丁承君. 復雜環境下基于機器人視覺的目標識別[J]. 微計算機信息,2008(11):222-2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