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川
【摘 ?要】 隨著ChatGPT等AIGC工具的出現,人類開始逐步進入AI時代。文章通過文獻研究、案例分析及經驗總結,分析了AI時代人才需求的特點,得出了AI時代的人才,應該具備自主發現問題、清晰表達想法、辨別信息真偽及確定最終方案四大自主學習能力的結論,并在此基礎上建議教師應當轉變角色,成為學生的導師、AI的隊友及全局的監管者;學校應當通過加強師資培訓、推廣應用案例及引進專業人才,實現教師的角色轉換。以高職英語“Hello,廣西”的資源庫建設為例,建議開展AI“優”庫及AI“建”庫,旨在為AI時代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及實踐參考,解決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終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人才。
【關鍵詞】 人工智能;ChatGPT;人才培養模式
教育的目的是將受教育者培養成滿足一定社會需要的人。而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每當生產力發生變革的時候,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都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因此教育目的、教學手段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研究AI時代社會需要的人才類型,并通過AI解決以往教育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創新應用,利用智能技術支撐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教學方法的改革、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和終身化的教育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一、AI時代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
在AI時代,由于學習的邊際成本大幅降低,自主學習將成為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AI時代社會所需人才最重要的一項能力就是: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可以細分為以下四點:
(一)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
在AI時代,由于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信息的快速傳播,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經歷和需求不同,因此每個人每天可能都會面臨新的目標和任務,很難有一個“萬能模板”進行套用,學習者必須有能力拆解收到的目標任務,找出實現這些任務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自主學習最關鍵的一步。
(二)清晰表達想法的能力
AI是一個強有力的工具,能夠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幾千倍地放大個體的能力。但是與AI的溝通和與人的溝通一樣,學習者需要用簡單明了、準確清晰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及需求。
(三)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
從數字化時代開始,學習者就能夠很方便地通過各種渠道獲取信息,現在有了AI的賦能,學習者獲取信息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目前,比較成熟的AI模型,如ChatGPT等,都屬于西方國家,這很有可能使AI在提供某些方面的信息時會扭曲事實、故意誤導。這就需要學習者具有正確的思想政治意識,具備批判性的思維及辨別能力,能夠通過多方面的驗證和比較,準確地判斷信息的可信度和價值。
(四)確定最終方案的能力
AI能夠為學習者提供大量的數據,正如汽車上的儀表盤,能夠提供時速、溫度、油量和導航等數據,但所有的數據都只是起到參考作用,做出最終決定的還是學習者自己。如果學習者不能對這些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不能對AI提供的方案進行選擇、優化,沒有辦法根據具體的情況確定一個最終的可行方案,那么他仍然無法實現通過自主學習解決問題,這也不符合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二、AI時代英語教師的角色定位
基于上述AI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教師的角色也應當隨之發生變化,主要體現為以下三類角色:
(一)學生的導師
現代教育強調的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到的是引導作用。
第一,英語教師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對國際國內事件的是非判斷能力,明確學英語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更了解中國故事,更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具有更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重點不再是傳授具體的知識,而是通過設計各種教學活動逐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所學專業的就業崗位對外語能力有什么要求,然后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從而提高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各類英文介紹及演講等,從而提升學生清晰表達想法的能力;可以組織學生就某一熱點問題用英文進行辯論,從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進而提升了學生鑒別信息真偽的能力;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讓他們共同解決一個問題或完成一個任務,從而提高了學生在進行一系列準備后形成最終方案的統籌策劃能力。
第三,教師要對學生面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心態進行引導。任何一次生產力的變革,都會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沖擊,包括對個體心理造成巨大的影響。一方面,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接受AI、使用AI,努力讓AI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教師也應該讓學生明白,AI不會代替人類,只有會使用AI的人取代不會使用AI的人。
(二)AI的隊友
數字化時代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教學平臺和教學軟件。這些平臺和軟件都具有很強大的功能,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短板:使用者只能用機器語言與其進行交流。例如教師要想錄入一套試卷,可能必須整理成相應的格式才能上傳。雖然這也很便捷,但對使用者而言,還是存在著一定的門檻及學習成本。在AI時代,教師就無須具備太多相關的知識,只需要用日常的語言和AI進行溝通,AI就可以幫教師完成出卷、分析和提供報表。此時的AI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與教師是真正的促進者關系,也是思維、情感和能力對等的個體,兩者各自擅長不同的領域,可以互補。
(三)全局的監管者
教師一直是學生的監管者,不僅監管學生學習的全過程,還監管學生的身心健康及思想道德。但在AI時代,教師多了一個監管的對象:AI。教師要確保AI的應用符合教育、倫理和法律法規的規定,不能提供錯誤的知識,不能對人類造成危害。
三、對AI時代高職英語課程改革的思考
AI時代課程改革及建設的實質,不是推翻原有的基礎、一切從零開始,而是“角色轉換,AI賦能”。其中“角色轉換”是核心,“AI賦能”是基礎。
(一)轉變教師的角色
目前,大部分高校對AI技術的應用還停留在理論研究階段,而大部分教師雖然對AI持肯定意見,但普遍認為使用AI的門檻較高,有畏懼心理。為了加強教師對AI的理解,提高教師的AI使用技術水平,普及AI在教育領域的使用,本研究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強師資培訓
學校應當制訂詳細的培訓計劃,組織教師系統性的學習AI相關知識,提升教師的AI素養。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幾個方面:(1)如何利用AI進行材料的收集、清洗和整理,從而高效地建立教學資源庫,創建適合本課程的混合式教學環境;(2)如何利用AI為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內容及解決方案,實現因材施教,解決大班教學人數多、生源差異大等問題;(3)如何利用AI建立更精準的多維評價體系,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更精準的反饋。
2. 推廣應用案例
學校應當宣傳和推廣一些成功的AI技術應用案例,讓教師能夠更直觀地了解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優勢。鼓勵教師之間進行合作和交流,分享AI技術的應用心得和經驗,促進教師間的技術共享和互幫互助。
3. 引進專業人才
學校應當引進一些專業的AI人才,他們可以擔任AI技術指導、AI應用研究者和課程設計者等角色,為學校的AI教育和教學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支持。學校可以與企業或其他機構進行合作,共同探索AI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和創新。
(二)建設資源庫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分成兩個方面:AI“優”庫及AI“建”庫。
1. AI“優”庫
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經建設了自己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如“中國大學Mooc”“微助教”“智慧職教”等,但這些資源庫和平臺絕大部分都側重于提供資料及課堂教學活動的管理,并一直存在著一個弊端:數據不互通。不同平臺側重提供不同的功能,很多時候教師為了滿足教學需求,會同時使用幾個平臺。這導致一方面各平臺的切換給師生帶來不便,另一方面各平臺數據的錄入、導出和分析的格式都不同,教師需要掌握較多的信息化技術才能分析這些數據,使用的門檻不低,影響了實際的教學效果。如果能夠讓AI為這些資源庫和平臺賦能,讓教師能夠用人類的語言和它們進行交流,那么這些問題就能得到解決。
2. AI“建”庫
在AI的賦能下,建設資源庫的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下面以2023年在“智慧職教”上線的公開課“Hello,廣西”的資源庫建設為例,對此進行說明。“Hello,廣西”的資源庫主要包括兩個模塊:習題庫和語料庫。這兩個模塊都是在ChatGPT的輔助下完成的。
在建設習題庫的時候,教師需要把每一章節的視頻拍攝腳本及相關資料上傳至ChatGPT,然后給它指令,讓它生成需要的題目。例如生成選擇題的指令:“你現在的角色是一名高校英語教師,請根據提供給你的資料,生成20道選擇題。選擇題有四個選項,題干和選項都是英文,僅有一個是正確答案。提供答案的中英文詳解,并標明詳解的出處。”實踐證明,AI生成的題目質量非常高,雖然存在一些小瑕疵,但教師只需要花費很少的時間和精力去核對,就可以輕松建成有海量題目的習題庫。
在建設語料庫方面,AI同樣起到了顛覆性的作用。建設一個語料庫,主要包括語料的收集、清洗、分析和標注等步驟。同樣以“Hello,廣西”為例,教師列出某一課要求學生掌握的單詞,并上傳到ChatGPT,然后給它指令:“你現在的角色是一名高校英語教師,請給出下面單詞的音標、詞性及中英文例句。例句要求來自朗文、牛津等權威詞典或權威出版物。提供例句的時候,請標明來源。”此時ChatGPT就會列出教師需要的所有內容。同樣,教師只需要進行檢查、核對即可,無須到處查閱資料。此外,教師也無須對獲取到的語料進行標注和分析,因為AI時代的機器,能夠類似人類一樣讀懂這些數據,不需要事先進行標注。例如在以前,如果教師需要選出所有被動語態的句子,那么需要事先給所有被動語態的句子貼上“被動語態”的標簽,在查詢的時候,才能按照標簽進行搜索。在AI時代,教師不需要打標簽,只需要像和人類溝通一樣告訴AI,“請列出所有被動語態的句子”,AI就會自動找到教師需要的內容。有了文本材料后,教師還需要將一些文本材料變成圖片、語音和視頻等,這都可以讓AI進行輔助。如通過Midjourney將文字生成圖片,利用Microsoft Azure等TTS工具,將文字轉換成語音,用Runway自動生成視頻,等等。
(三)完善監控體系
一方面,教師需要監控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根據反饋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數字化時代的監控不同,在AI賦能下,教師不需要掌握很多的信息化技術,只要把需求告訴AI,就能獲取相應的數據。因此教師的工作重心就可以聚焦在如何根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學生的學情,設置好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相應的評價體系上。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具有賦能與顛覆的雙重屬性,教師及全社會都需要對AI進行監控。從近期來看,社會需要監控AI提供的內容是否正確、是否存在意識形態問題、是否涉及侵犯隱私或違反倫理道德等問題;從長遠來看,人們還需要時刻警惕AI的快速發展是否對人類本身構成了威脅。因此“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
四、結語
高校教師應該成為先進生產力的接受者、使用者和推廣者,及時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將AI應用于教學的全過程,將學生培養成AI時代社會所需的人才。AI也是一把“雙刃劍”,教師及全社會都應該在熱情擁抱AI的同時對其進行嚴格監控,確保AI成為人類文明的推進者而非終結者。
參考文獻:
[1] 周琴,文欣月. 智能化時代“AI+教師”協同教學的實踐形態[J]. 遠程教育雜志,2020,38(02):37-45.
[2] 謝佩軍. 人工智能賦能職業教育與高職教師[J]. 科技視界,2022(27):201-204.
[3] 班麗麗. 人工智能時代高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策略研究[J].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26(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