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
《思政教育實踐》一書以其豐富的內容和深刻的思考,為人們提供了一幅關于信息化時代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路徑的研究畫卷。這本書由作者幾十年來的文稿和講義組成,分為“農業筆記”和“思政教育札記”兩大編,內含多個專題欄目,對農業發展、科學哲學、思政教育以及歷史傳承等領域進行了深刻探討,從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化時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路徑。
該書作者通過對自然辯證法、信息論等問題的研究,探索了信息化時代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論。他用量子論創立中的方法論和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的啟示,引導人們在信息科技時代尋求新的方法和思考方式,以應對日益復雜的社會挑戰。
眾所周知,自然辯證法是一種哲學方法,強調事物的多面性和矛盾性,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作者從自然辯證法的角度出發,探討了信息化時代下事物相互聯系的方式。在信息化社會中,人與人、人與技術、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而自然辯證法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些復雜的關系。同時,作者對信息論展開了討論,探討信息化時代思維方式的變革。信息論教導人們如何從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內容,而這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尤為重要。因此,結合本人工作,在開展醫院思政工作過程中,需要運用信息論的原理,從海量信息中篩選出對問題解決有幫助的部分,從而順利解決思政開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量子理論創立時,科學家們不拘泥于傳統思維,而是開拓新的思路,采用不同的觀點和框架。這提醒人們在信息化時代,也需要突破傳統思維,采用更靈活、創新的方式解決問題。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律的經歷表明,在科學研究中,探索規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種漸進性的方法可以指導人們在信息化時代逐步理清事物之間的關系和規律。醫院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也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工作,需要突破傳統思維,采用更靈活、創新的方式來開展。
綜合來看,作者為人們展示了在信息化時代思維方式和方法論的重要性。他強調了創新、靈活性和漸進性的原則,以應對信息化社會帶來的復雜挑戰。這一部分內容為讀者提供了在信息化時代思考問題的新視角和方法,對于指導人們更好地理解和適應當今社會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因此,醫院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也需要從醫院員工的思想認識方面入手,通過強化員工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全面保障醫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的質量。
該書作者在思政工作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探討了大學生的困惑以及如何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價值和功能,作者為人們指明了如何將實踐與思想相結合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創新精神的人才。首先,作者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困惑,指出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大學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常常感到困惑和焦慮。在這個時代,知識更新迅速,社會變革頻繁,大學生對未來的職業選擇、人生規劃等方面存在很多疑惑。作者的深入分析有助于理解這些困惑的根源,為接下來如何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背景和依據。他強調了實踐與思想的有機結合。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者指出,將實踐與思想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實際行動中體驗到思想的力量,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踐行思想。同時通過參與社會實踐,大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所學應用于社會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實際操作能力。
另外,通過實例和深刻的分析,作者呼吁教育者要關注大學生的困惑,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思想引導和支持。同時,作者提醒人們,思政工作不應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而是要通過實際行動來引導學生。他的觀點強調了思政工作的實踐性,以及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重要性。因此,具體到醫院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也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踐行思想融入到平時思政工作中,通過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等活動,有效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關注歷史傳承、培養文化認同感和使命感。在著史育人方面,作者通過回顧所在學校的歷史,強調了歷史的傳承對于培養學生的身份認同感和使命感的重要性。這種對歷史文化的傳承有著深遠的影響,不僅可以讓學生在信息化時代保持文化自信,還有助于塑造他們的核心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作者通過回顧學校的歷史,表達了對于歷史傳承的重視。在講述學校的發展歷程、學術成就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等過程中,強調學校作為一個重要的歷史機構,具有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作用,而且指出這種歷史傳承不僅是對過去的回顧,更是對學校價值觀、精神傳統的延續。在信息化時代,歷史的傳承具有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在面對信息爆炸的時代,歷史的傳承可以為學生提供文化自信,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面對多元文化的沖擊。同時,歷史的積淀也可以為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提供堅實的基礎,引導他們在信息化時代保持穩定的心態和對社會的積極參與。綜合來看,作者在著史育人方面強調了歷史的傳承對于學生身份認同感和使命感的培養的重要性,這也為醫院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即培養員工的文化認同感和使命感。
綜上所述,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信息化時代下思政教育的多個重要議題,為人們提供了在信息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的路徑。書中對于信息科技與人文關懷的有機結合,以及歷史傳承與創新精神的共生,都為信息化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書評人簡介:
張 帥,女,經濟師,碩士,主要從事醫院黨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