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鄒存曉
一、剖析全員運動會的精神內涵
山東崔晴晴認為,全員運動會應該是每名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全員不僅是在參與層面上,還涉及過程中的全面,如,項目多種、形式多樣、組織有序、裁判規則、志愿服務等方面。同時,還包括除身體鍛煉外的其他收獲,如,學生的自主發展、社會參與、文化基礎等方面都應得以發展。全員基本的價值之一是檢驗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精神。全員運動會既是學校體育課程的一部分,又能檢驗課堂教學、大課間、興趣活動班等課程的活動效果。
江蘇歐園明認為,教師應更加關注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這類學生在全員運動會上能否獲得成功的體驗是檢驗全員運動會舉辦的是否成功的重要的指標。
江蘇朱永勝提出,“全員運動會”的精神內涵是發展學生的課程核心素養;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體驗運動的樂趣,正確面對輸贏;通過比賽增強體質,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
綜合研討教師觀點,認為全員運動會的精神內涵可總結如下:全員參與,全面發展,以每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獲得運動體驗為基礎,提倡人人參與。從運動能力的展現、裁判規則的執行、團隊配合的默契,以及自我主觀的體驗、參與過程的感受、勝敗正確的認識等方面,綜合體現學生的全方面發展。
二、探究全員運動會的比賽內容
福建姚燕菁提出,可從以下3個角度進行設置:從學生的特長優勢出發,設計個人項目,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從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出發,設計集體項目,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從家校合力出發,設計親子項目,促進家庭成員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加強親子關系。
山東張寶瑞提出,運動項目要多樣化,如,傳統的田徑類、球類,同時考慮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盡量難度適中,讓學生能夠順利完成比賽,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安徽張紀勝認為,可設置共性項目,尋求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讓全員參與;可設置特色項目,傳承學校特色。
遼寧王冰提出,內容選擇應遵循普適性原則,設置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通過一定的練習就能較快掌握的項目。此外,因全員參與,應設置一些多人同時參與的集體項目。
山東王曉娟認為,全員運動會的比賽內容應有:趣味比賽類,具有很高的參與度,讓每名學生參與更多的比賽;競技比賽類,與當地區市田徑比賽要求對接的項目,讓高水平運動員有一個展示的平臺。
綜合研討教師觀點,認為全員運動會的內容選擇應依據競技性原則設定內容:不丟失比賽的本質特征,因為有競爭,比賽的魅力才能充分凸顯,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才能激活,如,100米跑、跳高、跳遠、投擲等項目;應依據趣味性原則設定內容:從趣味性入手,不過分追求競技水平,讓每名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如,搶椅子、“車輪滾滾”“爬越火線”等趣味活動;應依據體現團隊的合作能力設定內容:從活動的時長、組織、場地、設施等多方因素考慮,團體項目可作為一類比賽內容,如,團體接力賽、團體橫叉接力賽、班級廣播操比賽等;應依據增強親子的協作能力設定內容:可考慮親子項目,幫助家長與子女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如,親子拔河、親子三人四足、親子滾輪胎等,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家校緊密聯系;應依據結合學校的特色活動設定內容:從學校的“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出發,設計特色項目,創設濃郁的學校特色活動氛圍,如,校園足球學??稍O計運球、傳球、顛球或11VS11比賽等項目,構建學校特色品牌。
三、凝練全員運動會的組織策略
針對組織策略,江蘇朱平林提出,賽前制訂詳細的比賽計劃,明確人員和比賽的安排,并讓所有參與人員確認;加強工作人員的培訓,針對各個比賽項目和職責,提前組織培訓和演練,以保證每名工作人員能勝任崗位,能迅速應對突發情況;做好場地的布置,依項目要求,做好場地的清理、標識、維護,保證比賽場地的干凈、安全,減少運動員受傷風險;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對全員進行安全培訓,包括比賽規則、正確使用器材等,增強所有人員的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賽中加強現場的管理,包括安全的監控、比賽秩序的維護、應急的處理等,保障比賽安全有序公正完成;做好醫療保障工作,全員運動會期間,要安排專業的醫療隊伍,準備好急救設備和藥品,以安全參與為首任。賽后要及時收集活動反饋意見,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比賽做好準備。
山東杜永剛提出,要合理安排各個單項的比賽場地;事先設計好比賽的組織流程圖,并張貼公示,讓學生充分了解;增加大會的志愿者;增加比賽檢查的裁判員,保證學生的秩序。
遼寧付英杰提出,教師的分工一定要明確,賽前進行培訓,發揮學生代表的帶頭作用;賽前排除一切安全隱患;安全提示充分做到位,賽前對學生進行安全培訓,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山東張英杰提出,要充分考慮器材、場地、裁判、項目等因素,遵循器材合理分配、場地充分利用、項目搭配合理原則。所有的器材、道具都必須是安全的、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如,高度、重量、寬度、長度等。
綜合研討教師觀點,認為全員運動會的組織策略主要包括賽前準備和賽中管理2個部分。賽前準備包括以下5點:制訂詳細的比賽計劃:充分考慮日程、器材、場地、裁判、項目、分組等因素,確保比賽各環節的有序銜接和分工,做到詳細、具體;全面檢查比賽器材:器材的破損和安全隱患,必須在賽前做好全面的摸排、清除,保證學生活動的安全性;做好場地器材的布置:根據參與人員多少以及項目之間的相互干擾因素,合理分配場地,使活動有序、安全、無干擾進行;加強工作人員培訓:裁判員的分工必須明確,賽前進行模擬彩排,每名工作人員都能熟悉崗位職責;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對學生進行安全培訓,包括做好賽前的準備活動、賽中不隨意橫穿比賽場地等。賽中管理包括以下2點:做好現場管理工作:賽間,做好場地器材的維護、安全的監控、比賽秩序的維護、應急情況的處理等方面,保障比賽安全、有序、公正地完成;做好醫療保障工作:安排專業的醫療保障隊伍,并準備好急救設備和藥品,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四、創新全員運動會的評價措施
內容選擇和組織策劃都已經設置成功后,最后的評價環節則是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重要手段。浙江王玲提出,不同的比賽內容評價的方法是不同的,每名學生的積分可算入班級總成績中進行評價。
山東董旻昊提出,可設置“罰分”處理,督促學生遵守規則、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山東趙軍提出,學生的個人積分與學校誠信獎勵結合,積分可到學校的誠信超市換取獎品。
貴州寇忠強提出,設置不同的獎項或獎品激勵辦法,以全員選票或點贊的方式,打造運動明星,進行宣傳。
重慶廖代山提出,獎與懲相結合的評價,打破紀錄的再計入總團體積分的評價方式。
綜合研討教師觀點,認為可從個人、團體兩個方面進行評價。個人評價方面包括以下2點:全員計分制:為鼓勵全員參與,讓每名參與學生都得分,然后根據班級總分值進行班級排名;分層設置獎項:根據學生個體表現進行不同獎勵,如,發放過關標志貼、最佳進步獎、最強全能獎等。團隊評價方面包括以下3點:設置“罰分”制度:對在全員運動會中出現的任何投機取巧、不遵守規則等表現進行“罰分”,分值在班級團體總分中進行扣除;設置多個獎項:從多角度、多方面設立獎項,如,精神文明班級、最佳合作獎、最佳團結獎等,達到最全面的評價激勵;創新團體積分:對于團隊參加的項目,如,跑類項目,在計算成績時可采用最好成績+最差成績=總積分,或用團體總成績/參賽人數=班級成績,激勵每名學生都為團隊榮譽而拼搏。
——劉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峰山小學,264400);鄒存曉(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葛家中學,264422)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