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摘要:本文從媒體融合視域出發,論述了媒體融合視域下新聞編輯能力提升的要求,并提出了提高新聞編輯能力的有效途徑,包括強化專業知識學習、強化新聞編輯的專業培訓,并創新媒體融合理念等途徑。
關鍵詞:媒體融合;新聞編輯;能力;提升
科技的進步推動著我國傳媒生態產業的變革,傳媒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在當今傳媒一體化的時代,對新聞編輯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媒融合的大環境下,新聞編輯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并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和實踐性。因此,本文從媒體融合視角出發,對新聞編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并對提升途徑作了相應的論述。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 編輯工作的新特點
網絡用戶大幅攀升,媒體轉型迫在眉睫
2023年3月2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較2021年12月增長3549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5.6%。其中,我國網絡新聞用戶規模達7.83億,同比增長1216萬,占網民整體的73.4%。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互聯網已經成為大眾生活、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媒體時代的傳播媒介以先進的因特網技術為依托,媒體信息的傳播速度也隨之加快,并呈現出“井噴”的趨勢。同時,人們獲取和傳播新聞的意識也在日益提高,新媒體的出現和發展使其在互聯網上的傳播由點到點,向分散式傳播轉變。在不斷增長的新聞資訊面前,新聞編輯不能再按照傳統的編輯方式來創造新聞作品。傳統媒體的新聞信息的獲得和處理效率已不能滿足當前龐大的信息量,而傳統的媒體在新媒體的技術信息處理能力上已經不能滿足新的發展需求。尤其是在這一時期,受新媒介的影響,新聞內容呈現出碎片化、輕量化的特點,因此,在面對大量的新聞資訊時,必須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提升其融合的效率。
開放的新聞媒體的傳播渠道
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資訊的傳播更加開放。除了傳統的電視、廣播、報紙之外,APP、微信等各種應用軟件也是傳播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新媒體的支持下,新聞資訊共享的能力得到了加強。例如,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可以使新聞資訊的內容多元化,既能即時傳播聲音、圖片和文字資訊,又能傳播過往的資訊,更能滿足讀者對資訊的需要。從這一角度看,新媒介環境下的新聞信息傳播本質上就是通過多種新型媒介終端進行點到點的信息傳遞,從而達到大規模、分散的信息傳播。為了適應日益增長的新聞傳播需求,我們需要對傳統的新聞編輯觀念進行轉變。
新聞編輯的角色轉換
在新媒體時代,各大網站、報刊、電視臺等單位的新聞編輯都要面對新的使命和角色轉換。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既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也推動著傳統媒體的轉型與發展,使整個傳媒行業呈現出一種新、傳統媒體的融合發展趨勢。在傳媒融合的大環境中,受眾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很多受眾不僅是新聞的接收者,同時也是新聞的創造者、傳播者和參與者。網站、報紙等新聞媒體的編輯作為新聞信息處理的主體,也要承擔起新聞產品的生產、發送、反饋等多個職能。
轉變新聞編輯方式
在新聞編輯過程中,要對當前的工作目標和要求有更深刻的認識。要確保新聞質量,必須做到以下兩點:一是確保社會公眾對新聞信息的知情權,并能根據受眾的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二是充分發揮網站和報刊的引導功能,確保新聞編輯發布的新聞資訊能夠正確地引導社會輿論。然而,隨著新媒介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網站和報刊的新聞傳播效率并不高,特別是在面對大量的信息時,編輯沒有能夠從受眾的角度快速、準確地找到有價值的信息。因此,要有效地解決新媒體時代對新聞編輯的影響,就需要不斷地轉變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
媒體融合視角下的新聞編輯的效應
傳統新聞報道模式的改變
傳統的新聞報道方法一般都是以單一的形式進行,以媒介的形式傳達給受眾,受眾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處于被動的位置。但是,在當今媒體變革的大環境下,傳統的單向傳播模式發生了變化,受眾與受眾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新聞傳播模式也從單向傳播轉變為雙向互動傳播。在某種意義上,新聞媒體的傳播模式也在影響著新聞編輯理念。
傳統新聞生產模式的變革
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傳統的新聞生產方式也發生變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新聞業的發展。如今,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共存于同一信息處理平臺,編輯會收集大量的新聞資料,將各種資料進行歸類,形成了不同的新聞產品,并將新聞資訊經由多種傳播途徑傳達給受眾。
媒體融合視野下新聞 編輯能力的提升要求
新聞價值的判斷能力
新聞發布過程中,編輯必須對稿件的選取有很高的判斷能力。在傳媒一體化的今天,我們已經掌握了海量的數據和資訊。新聞資訊的發布速度快,發布的門檻也相對較低。在眾多的新聞資訊中,既存在著真實的新聞,又存在著很多虛假的消息,其內容的真偽難辨,要求新聞編輯對新聞內容有更敏銳的反應。新聞編輯必須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念,以正確的價值取向來評判新聞的真實情況。
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在傳媒一體化的今天,新聞編輯既要服務于某個單一的媒介平臺,又要服務于多個平臺。因此,新聞編輯既要有傳統的策劃、組織、報道等基礎能力,又要有全面的溝通能力。例如:在制作全媒體產品如音頻、H5、短視頻等內容時,就需要熟練運用各種先進的技術,確保發布的新聞資訊更有吸引力。
提升新聞編輯的技巧
文字編輯是新聞工作的基本內容,寫作能力是記者職業素質的直接體現。無論在新媒體時代,還是在傳統媒體時代,編輯的基本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它直接關系到編輯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新媒體時代,文字編輯的能力主要表現在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上,要注重對網絡上熱門詞匯的全面理解和正確掌握,并把它們運用到新聞資訊和編輯工作中去。
卓越的創造力
創新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時代主題。在新媒體時代,傳媒行業的發展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新聞編輯要注重培養創新的能力,這主要表現在新聞報道的形式和表現方式上。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要勇于創新和改革工作思路和方法。新聞編輯在新媒體時代已不僅僅是單純的新聞創作,更要將新聞策劃等融入到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并在新聞報道中引入個性化的考慮,以增加新聞的吸引力。另外,運用更貼近于大眾審美標準的表達形式,把編輯好的新聞資訊傳達到大眾。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新媒體時代,最明顯的變化是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制造者和傳播者,這樣的變革導致了現在的互聯網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信息。“流量變現”是新媒體時代的又一特點,有些新聞媒體為了吸引公眾的注意力,會對新聞內容進行歪曲、虛構,從而對社會的輿論和價值觀產生負面的影響。作為主流媒體,新聞編輯要增強自己的新聞政治立場,充分發揮新聞輿論導向的積極作用。
新聞編輯在媒體融合 視野中所面對的問題
新聞編輯方式的轉變
新聞編輯的方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過去的傳統媒體中,文字是編輯工作的主體,而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編輯軟件、剪輯軟件等新型工具也得到了更多的應用。此外,傳統媒體新聞資訊的傳播途徑較為單一,以報紙、電臺、電視為主導,然而,新媒體傳播平臺的興起,使得各種編輯軟件、視頻軟件、娛樂軟件等在移動互聯網上迅速擴散,使得受眾的流失異常嚴重。這樣,新聞編輯的工作量就會大幅增加,不但要有文字和版面,還要有更多的專業技術,吸納更多受眾。從傳播途徑來看,從傳統的單向傳播向收發一體化的轉變,讀者獲取新聞的途徑、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這些都反映了新聞編輯方式的轉變。
新聞編輯的媒介生態環境的改變
新聞編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媒介生態環境的影響,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受眾的媒介接觸習慣產生一定的影響。新媒體的作用日益突出,對傳統媒體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受眾群體發生了變化。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利用新媒體來獲取和瀏覽新聞資訊,而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占領趨勢尤為顯著。在此背景下,傳統媒體將面臨許多制約,其生存環境也隨之發生變化,其發展必然受限,而這種變化,也給傳統媒體的編輯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必須要進行相應的調整。
改變新聞編輯的工作理念
新聞編輯的工作理念發生了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新聞編輯的工作流程發生了變化。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網絡報紙的整合優勢越來越突出,對圖片、內容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需要對受眾的品味做出合理的判斷,并充分考慮這些關鍵因素,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二是電視和廣播新聞編輯工作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過去的新聞編輯要決定報道的內容,選擇好的節目,形成完整的報道計劃,才能進行有效的傳播。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新聞信息以互聯網為主體,電視和電臺的新聞受眾被大量搶占,這對新聞編輯的信息收集、信息處理都有很大影響,對編輯創新方式等方面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
在媒體融合視域下提高新聞 編輯能力及素養的有效途徑
強化對專業職業技能的掌握
在媒體融合的大環境下,新聞編輯必須不斷地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
第一,要堅持學習政治理論知識。新聞媒體是黨的喉舌,是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紐帶和橋梁,這就需要新聞編輯不斷提升政治素質,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第二,要加強對文化領域涉及面的普及。由于新聞編輯工作的特殊性,新聞內容的覆蓋面比較廣,因此,只有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知識,才能使新聞作品更易被受眾接受。
第三,要加強對大數據分析研判的能力。新聞傳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就需要大量的數據和算法為依托。為了適應大數據時代,新聞編輯必須做好大數據挖掘、數據分析和研判等工作。
加強新聞實務訓練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新聞的認識和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為了使新聞編輯適應當今傳媒行業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強化職業培訓。一方面,經常組織新聞編輯進行新聞理論知識的學習和訓練,提高其理論素養;要充實新聞編輯的知識庫,不斷提高新聞編輯的實際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積極地鼓勵新聞編輯參加培訓或專題講座,以增強他們的專業技術能力。
媒體融合觀念的清晰化
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媒體形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傳統觀念把新媒體看作是對傳統媒體的一種繼承和發展,這就使得傳統媒體的優勢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使新聞編輯的溝通能力有所下降。因此,要提高新聞編輯的素質,就必須確立新聞編輯的媒體融合觀念。新媒體和傳統媒體融合,可以充分發揮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各自的優點和功能。同時,還可以對媒體市場動態進行有效的掌握,從而使所生產的新聞作品既能適應不同的受眾,又能體現出自己的特色。只有這樣,新聞編輯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足,更好地發展。
拓寬新聞的傳播領域
如今,新媒體傳播方式已經占據了主導地位,它的傳播途徑也越來越廣泛,在不同的領域里,都會對人們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新媒介的作用下,拓寬信息的傳播領域、豐富信息資源、提高信息品質的同時,也使信息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讓受眾群體可以更快、更便捷地獲取各類新聞資訊。新聞編輯要轉變自己的思維方式,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把大量的新聞資訊和各種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從大量的新聞資訊中提取出最重要的信息;利用新媒體進行有效的新聞傳播,加強傳播的重點,巧妙構思與編排,以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要,拓寬受眾的視野。
在傳媒一體化的環境下,新聞編輯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掌握自己的專業技能,打造更多有特點的新聞作品。媒體融合時代,新聞編輯必須把握機遇,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整合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傊襟w融合的時代已然到來,新聞編輯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在新聞編輯方式、新聞生態環境、新聞編輯流程等方面,都需要不斷地創新。新聞編輯要把握時代潮流,認清自己的責任,全面認識媒體融合的特征,順應受眾群體新的閱讀習慣,才能使新聞編輯事業得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蓉.新時期傳統新聞編輯的角色轉換及媒介素養的養成[J].記者搖籃,2018(7):126-127.
[2]臧曉.淺析報社新聞編輯工作如何應對媒體融合時代的挑戰[J].傳播力研究,2018,2(19):104.
[3]陳琴.基于融媒體背景的電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與融合能力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8,4(8):79-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