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納濱對蝦“正金陽1號”(審定編號GS-01-006-2017),入選廣東省2019-2020年漁業主導品種。
凡納濱對蝦“正金陽1號”是以3個引進的凡納濱對蝦群體和凡納濱對蝦“中科1號”種蝦為基礎群體,以耐低溫、耐低鹽、生長速度和成活率為目標性狀,采用家系選育和品系選育相結合的選擇育種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獲得的凡納濱對蝦選育品種。2017年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廣東金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凡納濱對蝦“正金陽1號”在水溫12~18℃養殖條件下,與凡納濱對蝦“中科1號”和SIS蝦苗相比,成活率分別平均提高16%和24%;生長速度分別平均提高10%和13%。在鹽度0.5和鹽度0的養殖條件下,與SIS蝦苗相比成活率平均提高20%;生長速度平均提高8%;耐低鹽能力和生長速度與凡納濱對蝦“中科1號”相當。
高位池養殖的面積以3~5畝為宜,面積宜小勿大,通常以地膜鋪底,配套中央排污系統、增氧機、抽水機及水處理設施。水深1.5~1.8m為宜。
依據養殖的池塘條件、養殖水溫和養殖周期而定。在養殖水溫20~33℃、養殖周期90天左右、預期收獲規格70~80尾/kg時,畝放養密度為10萬~12萬尾;而在養殖水溫12~33℃、養殖周期150天左右(期間需要經歷45~60天養殖水溫12~18℃的越冬期)、預期收獲規格35~40尾/kg時,畝放養密度為5萬~6萬尾。

凡納濱對蝦養殖全程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飼料要定時、定量投喂,投喂時要全池撒勻。通常采用餌料籃或手抄網拋網取樣,并觀測和統計蝦胃飽食的方式判斷投料的準確性,通常投喂飼料后1.5小時取樣觀測,飽胃率達到70%~75%,即為投喂準確適量。
養殖池水要求水質穩定、溶氧充足、宜瘦不宜肥。要特別注意水體氨氮、亞硝酸鹽不能超標。有條件的要配備足夠的凈化水源,用于應急換水。為滿足環保要求,應配備人工濕地或其他水處理設施,做到養殖尾水達標排放。
高位池養殖畝產量可達1500公斤以上。適合我國海水、咸淡水和淡水養殖區域養殖。

凡納濱對蝦“正金陽1號”是廣東金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下稱金陽生物)自主培育的對蝦品種,以耐低溫、耐低鹽、生長速度快和成活率高等目標性狀獲得市場認可。2022年,金陽生物入選農業農村部公布的首批“中國水產種業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名錄”。凡納濱“正金陽1號”多次被國家和廣東省納入年度主導水產品種進行推廣養殖,市場占有率逐漸提升,經濟效益越發明顯。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凡納濱對蝦養殖在我國形成了中國養殖體量最大的對蝦產業鏈。但由于種質退化和養殖環境等因素影響,病害成為了長期影響對蝦養殖行業健康發展的最大困擾,尤其是2010年前后,病害(如EMS)發生日益嚴重,不時爆發的病害讓整個行業措手不及,不少養殖戶甚至全軍覆沒,成為了凡納濱對蝦養殖無法繞過去的痛點。
多年來,圍繞凡納濱對蝦種質問題,行業自覺展開了一場種質提升的行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現了包括“正金陽1號”在內的多個新品種,這是近年來我國水產種業銳意進取的行業創舉,推動了我國凡納濱對蝦良種自主選育和良種國產化的進程。
從引種到自主選育,這個過程充滿挑戰,金陽生物總經理李活深切體會到突破核心選育技術迫在眉睫。“我們搞選育,除了引進的親蝦(如SIS母蝦)本身種質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就是卡脖子問題。最初我們從美國引種,引進SIS親蝦,在貿易上受到種種限制,主動權在對方,定價權和供貨時間等都由對方說了算,我們很被動。長期受制于這種卡脖子問題,不利于我們自己的發展。所以,我們從長遠發展考慮,嘗試在養殖過程中留大留種,開始收集和引進種質資源,培育家系,進行品系選育,選育新的品種。”
自2011年以來,在前期技術積累的基礎上,金陽生物瞄準行業種業痛點,主攻耐低溫耐低鹽兩大性狀,經過多代選育,于2017年成功選育出了新品種——正金陽1號,并通過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獲得水產新品種證書(GS-01-006-2017)。該品種在水溫12~18℃養殖條件下,與凡納濱對蝦“中科1號”和SIS(美國對蝦改良系統有限公司)蝦苗相比,成活率分別平均提高16%和24%;生長速度分別平均提高10%和13%。據了解,為推廣“正金陽1號”,金陽生物在廣東沿海和珠三角地區,廣西、福建和江浙一帶地區建立了養殖示范場,摸索出了一種高效環保養殖新模式。
“經過我們迭代選育出來的優質種苗,成活率、養殖成功率大大提高,解決了產業長期被卡脖子的發展問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親本的國產化。”李活告訴記者。
產學研高效合作為企業自主選育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持。據了解,2013年以來,金陽生物組建了多個省級平臺,包括廣東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揚帆計劃創新創業團隊、廣東省技術研究工程中心、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聚集了一批來自全省乃至全國行業內的高端技術創新人才,為企業的科研創新、生產發展等提供了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極大增強了研發實力。
在人才力量的支撐下,金陽生物聚焦凡納濱對蝦選育,早期進行了種質資源收集和儲備,建立了多個選育家系品系,建立了種質資源庫,為成功選育“正金陽1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據了解,目前廣東建立了6個水產遺傳育種中心,其中包括金陽生物在內的就有四個與凡納濱對蝦有關。可見在種業振興大勢之下,凡納濱對蝦的遺傳育種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同時也被賦予了振興我國對蝦種業的希望。
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綠色養殖,更加注重水產養殖的環保效益,設施化、工廠化、智能化已經成為了對蝦養殖的發展趨勢。記者了解到,作為(茂名電白)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主體之一,金陽生物已完成育種基地升級改造,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現代育苗裝備能力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在水產種業振興大勢下,金陽生物順勢而發,提升研發力量,擦亮自主選育的“正金陽1號”這塊金字招牌,推動凡納濱對蝦種業國產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