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何志超

李文衛
男,54歲,中共黨員,華南師范大學魚類研究室動物專業碩士研究生,現任廣州市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水產高級工程師,先后獲評“全國最美漁技員”“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廣東省職工經濟創新能手”“廣東省最美農技員”等榮譽稱號。自1996年參加工作以來,李文衛始終在水產技術推廣工作一線,解決漁農急難愁盼問題,為花都漁業的綠色健康發展做出貢獻。
7月14日,中華農業科教基金會公布了2023年度神內基金農技推廣獎獲獎人員名單,來自廣州市花都區農業技術管理中心的李文衛,獲得了農技推廣類水產方向的神內農技推廣獎。

“有事找小李哥,準沒錯?!薄靶±罡纭笔腔ǘ紳O農對李文衛的尊稱。多年來,李文衛“急漁農之所急、想漁農之所想”,熱忱提供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架起政府與漁農情感、科技溝通的橋梁。
“以前我們一畝魚塘產量只有兩三千斤,這些年在‘小李哥’的不斷幫助下,產量大幅提升,現在畝產量最少五六千斤、最高可達1萬斤,而且質量也提升了。魚不愁賣,今年又是個豐收年!”一位養殖基地負責人高興地說。
一次,鎮上漁農700多畝池塘的四大家魚岌岌可危,李文衛迅速趕往現場提出解決方案并開出治療處方,漁農根據處方投喂魚藥,5天后魚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聽到我的漁農們打電話時用輕松的語氣說‘小李哥,沒事了!’我就覺得特別有幸福感?!弊鳛檗r業技術人員,李文衛扎根基層水產業,經常深入到塘頭,幫助漁農解決實際問題,守護花都漁農穩產增收。
針對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李文衛每年牽頭舉辦“魚類病害防控和漁業綠色健康發展”專題培訓班3~5期,推廣水產新優品種、生態養殖技術和模式。如今,花都區的漁業實現了年產值逐年遞增,穩居廣州市第二位,2022年成功創建“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

作為淡水養殖方向的碩士研究生,李文衛一直把推動花都區漁業創新發展當作自己的一份事業,堅持為養殖戶提供綠色生態養殖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強化花都區漁業綠色健康發展的技術支撐。
洋源水產養殖場是花都區漁業養殖新技術推廣的示范點。2018年,李文衛向該養殖場負責人盧照輝介紹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系統。“漁農不理解新技術,只能耐心給他介紹技術的先進性、實用性、安全性,并與領導同事一起帶他去參觀,讓他親身感受新技術的作用?!?/p>
在李文衛的帶領下,洋源水產養殖場成為花都區首個引入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系統的養殖場,在該系統作用下,養殖場的生產質效得到顯著提高:魚的運動量提高讓魚肉更加美味;在三級沉淀過濾循環系統下,魚糞還可作為周邊花草樹木的養料。
像洋源水產養殖場這樣的魚塘,在花都區還有很多。李文衛積極投身花都區池塘養殖水生態治理和生態養殖模式推廣工作,為鎮級技術員和養殖戶傳授“池塘養殖水生態治理關鍵技術和工藝”。在李文衛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底花都區共計池塘養殖水治理面積11000畝,2021年本單位被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授予“全國星級水產推廣機構”。

2019年8月份,李文衛同志積極響應區委組織部號召,主動報名參加“東西聯動、扶貧攻堅”交流學習工作,被分配到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農業農村局任技術人員,從事產業振興幫扶工作?!白鳛楣伯a黨員,我也希望能夠扶貧濟困,為群眾干實事謀福祉?!眱蓚€月后,帶隊扶貧的干部退休,李文衛獨自承擔起兩個單位的技術工作。“從10月開始,我就再也沒有在周末或節假日休息過?!彼f。
2020年5月在農業農村局黨組和中心黨委關心及培養下,在區總工會支持下正式命名“李文衛勞模和工匠人才技術創新工作室”,李文衛同志擁有了自己的技術創新團隊。同年6月,“李文衛技術創新工作室”無償捐贈的50萬尾黃顙魚運往貴州省織金縣,促進當地稻田“魚稻共生”生態養殖,形成“造血”項目,實現“一水兩用、一水雙收”。
2022年7月,花都區農業農村局對口幫扶連南縣大坪鎮工作隊為壯大連南縣大坪鎮的稻魚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同時保護和開發本地“稻田魚”品種“金元鯉”種質資源,“李文衛技術創新工作室大坪工作站”在連南瑤族自治縣大坪鎮揭牌成立,捐贈1250斤“稻田魚”苗當地農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時工作站圍繞“金元鯉”人工繁育和開展養殖戶技術培訓工作,提高農民養殖水平,增加稻田魚產量。截止到2023年5月,已成功孵化魚花約50萬尾,有效促進當地群眾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27年如一日,年過半百的李文衛依然活躍在水產技術推廣第一線,他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以一腔熱血為花都區漁業綠色健康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