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雙印
(河北省塞罕壩機械林場 河北 圍場 06846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提高森林質量,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堅持數量和質量并重、質量優先。要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精準提升森林質量是增強森林生態功能的根本舉措,是培育木材戰略資源的重要抓手,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必然要求,是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戰略選擇。雖然我國的森林面積不斷增長,但是森林質量整體不高、功能脆弱,很難滿足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的發展和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需求,制約著我國林業多種功能的發揮。所以,提升森林質量對我國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主要途徑之一。
塞罕壩機械林場1962 年建場,是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直屬國有林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地處河北省圍場縣最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海拔1 010 ~1 940 米,屬半干旱半濕潤寒溫性大陸季風氣候區,最低氣溫-43.3 ℃,年均氣溫-1.3 ℃,無霜期64 天,是灤河、遼河兩大水系的發源地之一。林場總經營面積140 萬畝,有林地面積115 萬畝,林木蓄積量1 036 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2%。其中,以落葉松和樟子松為主的人工林面積81.5 萬畝,蓄積818.6 萬立方米;以樺樹為主的天然林面積30.7 萬畝,蓄積218.2 萬立方米,分別占27.4%和21.0%。

森林經營是林場的主業,是生態修復的重要措施。長期以來,塞罕壩按照“以育為主、育護造改相結合、多種經營、永續利用”的經營方針,積極探索并及時總結提煉,確定了以修枝、撫育間伐、定向培育為主的森林經營生產體系,總結出大密度初植、多次中間撫育利用和成熟林擇伐利用相結合的人工林可持續經營路線,創造出造林、幼撫、定株、修枝、疏伐、擇伐、恒續林經營等循環有序的森林培育作業流程。尤其是近年來,針對塞罕壩大面積同齡人工純林的物種單一、長勢下降、景觀單調、土壤酸化及病蟲危害嚴重等弊端,林場從自然保護、經營利用和觀賞游憩三大功能一體化經營出發,采取機械疏伐、低保留撫育間伐、定向目標伐、塊狀皆伐、引闊入針等作業方式,營造樟子松、云杉塊狀混交林和培育復層異齡混交林,在調整資源結構、低密度培育大徑材、實現林苗一體化經營的同時,促進林下灌、草生長和誘導異種進入,全面發揮人工林的經濟和生態雙重效能,提升森林質量。
3.1 以人工純林為主導的森林生態系統不穩定。林場多年來始終以落葉松、云杉、樟子松為三大造林樹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造林樹種單一、樹種結構不合理,落葉松占絕對優勢,其面積和蓄積分別占了全場有林地面積蓄積的51.1%和63.5%。導致林場大面積單層同齡人工純林集中連片,林分穩定性、抗逆能力和長勢越來越差,森林健康水平日趨降低,生態穩定性下降。
3.2 天然次生林分質量低亟待修復提高。塞罕壩機械林場擁有以樺樹為主的天然林2 萬hm2,總蓄積218.5萬m3,單位蓄積量僅為106.6 m3/hm2,主要是低質、低效天然次生林占較大比重,有培育前途的優質樹種缺乏,單位蓄積量低,生長速度慢,森林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功能下降,靠自然演替形成二代優質林的時間漫長,林地生產力浪費嚴重。
3.3 森林安全保護體系建設滯后。近年來,雖然塞罕壩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蟲害防控體系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森林火險等級高、防火期長,特別是林區道路不健全,防火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人工純林面積大、樹種單一,森林病蟲害發生幾率增大,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建設相對滯后。
4.1 扎實推進塞罕壩森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經營。針對不同的森林類型、區域、林分狀況、立地條件分區施策,開展不同的森林經營技術,最終搭建起生態上合理、經濟上可行、社會可接受的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技術體系。
4.2 強化現有林改造。塞罕壩現有林分主要以華北落葉松、樟子松和云杉等典型人工林為主,以白樺、櫟類等天然次生林為輔,樹種單一,加之屬于生態脆弱區,通過清理、機械疏伐、低保留撫育間伐、定向目標伐、塊狀皆伐、并結合補植、營造復層林等手段實施科學改造撫育,在豐富樹種多樣性的同時,也實現了林分密度的有效調整,改善林木生長環境,有助于生態功能的發揮。同時,有效提升了單位面積林業的經濟產值。
4.3 大力發展鄉土樹種,實施混交造林。由于塞罕壩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貧瘠的土壤,導致目前塞罕壩造林樹種仍然集中在落葉松、樟子松、云杉、白樺等幾個僅有的樹種,樹種單一。所以要實現樹種從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如針闊混交、喬灌混交、經濟樹種和美觀樹種混交等,構建科學合理的林相結構,有利于形成更加穩定的森林群落,改善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4.4 探索開展森林增匯,提升林業生態主體功能。著眼于綠色低碳發展,塞罕壩以森林碳匯為抓手,進一步完善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國有林場改革新途徑。
4.5 強化科技支撐。為實現森林質量的精準提升,必須大力實施科技興林戰略,強化科技支撐,引入科學的、系統的、有利于森林質量提升的實用技術。
總之,實現塞罕壩森林質量精準提升,需結合塞罕壩實際,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森林類型和不同培育目標,采用不同的森林經營手段及技術,探索符合各區域立地生境、樹種特性的森林經營全周期技術路線,創新森林經營理論、技術、規程,補齊現有短板,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推動塞罕壩森林質量精準提升,最終實現森林價值的提高,推動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