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梅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農業科學研究所 新疆 圖木舒克市 843900)
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選擇高產、優質、耐密、適應性強的大豆品種,要保證種子的發芽率。播種前種子一定要經過精選,麥收后要抓緊搶播,宜早不宜晚。底墑不足時要進行造墑播種。播種前用根瘤菌劑對大豆種子進行拌種,可大幅度提高根瘤菌的寄生率,要求每粒種子都能接種到根瘤菌。
小麥收獲后不整地直接搶墑播種,播種時間緊迫,越早播種越好。如果墑情不足要澆水造墑,保證足墑播種。夏大豆播種一般以6 月5 日~15 日為宜,最晚不超過6 月20 日,麥收后及時播種有利于產量增加和脂肪含量的增加,所以麥收播種大豆要盡量早播。播種時采取精量播種,每穴1 粒,一般栽培的行距為40 cm 等行距,播深為3 ~5 cm,株距根據品種不同一般為12 ~15 cm,每畝播種量4 ~5 kg,保證每畝留苗1.5 萬株左右。在播種時還要根據測土結果按每畝10 ~15 kg 的用量加入氮磷鉀15∶15∶15 的復合肥,隨播種施入,要求種子純度達到98%以上,發芽率不低于90%。
貼茬播種的夏播大豆往往雜草發生較為嚴重,可采用化學除草的方法避免雜草滋生。方法有2 種:一是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可選用乙草胺、廣滅靈、賽克津等進行化學除草;二是出苗后用高效蓋草能(禾本科雜草)、虎威(闊葉雜草)等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
因農時緊張,夏大豆追肥應以化肥為主。研究表明,一般在大豆初花期每畝追施尿素10 kg,鼓粒期進行葉面噴肥,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00 g、鉬酸銨225 g、硼砂150 g 溶于30 kg 水中,噴灑于大豆葉面。噴灑應選擇晴天無風時,在上午10:00 前或下午4:00 后進行追肥增產效果明顯。在大豆出現旺長的情況下,每畝采用15%多效唑40 g 兌水30 kg 進行噴霧,可以調節大豆的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可保花保果,促進千粒重增加。
大豆苗期較耐旱,但不能缺水,花莢期是需水較多的時期,此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不低于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5%。如果土壤墑情差,水分供應不足,就會造成花莢大量脫落,影響單株莢數和粒數,使粒重降低。因此,花莢期應保持適宜的土壤墑情,遇旱要及時澆水,保證水肥供應,減少花莢脫落,增加粒數和粒重。澆水以噴灌、滴灌等方式為主,另外在此期間遇澇,應及時將水排出。
麥茬夏大豆在不同時期不同品種不同地區發生的病蟲害也不同,我們應該做好豆稈黑潛蠅、蚜蟲、食心蟲、豆莢螟等蟲害,以及大豆根腐病、包囊線蟲病、霜霉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在大豆幼苗出苗的10 ~20 d 還要使用適當的藥物進行豆稈黑潛蠅防治。大豆在生長的中后期以及開花、結莢期要及時查看是否有病蟲害出現,并及時進行處理和防治。
大豆對收獲期要求比較嚴格,收獲過早、過晚對大豆產量和品質都會有影響。人工收獲應在黃熟末期進行,這時植株已全部成黃褐色,莖和莢全部變黃,呈現品種的固有色澤,莢中籽粒與莢壁脫離。機械收獲應在完熟期進行,當夏大豆莖葉變黃,豆莢變成褐色,葉子和葉柄逐漸脫落,籽粒成為橢圓形,便進入了完熟期,這時是最佳收獲期,應避免過熟期收獲造成減產。最好采用機械收割,提高工作效率,較早完成大豆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