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升



摘要 為篩選適合在皖西大別山生態區種植推廣的水稻品種,對來自不同地區的20個水稻新品種進行了引種試驗,研究其全生育期、主要經濟性狀、產量、農藝性狀、綜合抗性等,并對其進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等級A類品種有浙兩優272、荃優929、粘兩優1206、恒豐優金絲占、圳優6377、荃優鄂晶絲苗、華珍115、泰美占、勇兩優全贏占、玉晶臻絲、華兩優2171,這11個品種的綜合表現優異,宜作為2022年度引種品種推薦給安徽省農作物新品種測試中心。
關鍵詞 水稻;新品種;引種試驗;皖西大別山生態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3)14-0001-05
為了加速安徽省水稻品種的更新換代,引進篩選比較有優勢、科技含量高、有前瞻性的水稻新品種,安徽省農作物新品種測試中心主持、設立了包括5個生態區在內的7個引種試驗區(皖西大別山生態區是其中之一),對20個參試品種進行了生產試驗。本文對2022年度皖西大別山生態區水稻新品種引種適應性進行研究,為安徽省水稻科學引種提供理論依據[1]。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田設在六安市金安區孫崗鎮孤堰村,具備良好的灌溉條件,在皖西地區具有代表性(包括土壤質地、肥力、茬口等),肥力中上、排灌方便、形狀規正、大小合適、肥力均勻、地勢平坦[2],是常年種植水稻的熟地。
1.2 參試品種及來源
20個參試品種及其來源詳見表1,共設4組,另外設豐兩優四號為對照品種,各組內品種隨機排列。
1.3 試驗設計
參試品種分4組進行生產試驗,每組設5個品種、1個對照。各組內品種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個品種種植面積為333.5 m2。同一試驗組應在同一田塊進行,參試品種與同組對照進行比較。種植密度按本地的習慣密度操作。每個田塊四周設1 m左右或種植4~5行其他水稻品種作保護行;品種間、品種與保護行間設40 cm行走行。
1.4 試驗過程
1.4.1 播種? 根據本地生產季節,選擇在5月9日播種,且同一組試驗所有品種(包括對照)同期播種;種子催芽前應作消毒處理。秧田播種量:常規稻450 kg/hm2,雜交稻225 kg/hm2,秧齡30 d左右。
1.4.2 移栽? 本田栽插密度在21萬~24萬穴/hm2,株行距為20 cm×24 cm,常規稻每穴栽2~3粒種子苗,雜交稻每穴栽1~2粒種子苗[3];采用人工移栽方式,同一組試驗所有品種(包括對照)于6月9—10日移栽。
1.4.3 田間管理? 施15-15-15復合肥450 kg/hm2作底肥;移栽后7~8 d施尿素75 kg/hm2+15-15-15復合肥75 kg/hm2作分蘗肥,同時注意根據草情封閉除草;7月20日曬田,31日復水,施入15-15-15復合肥75 kg/hm2+氯化鉀75 kg/hm2作穗肥,同時防治二代二化螟、稻縱卷葉螟1次;劍葉葉枕與倒二葉葉枕相距3~5 cm時第2次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同時進行1次稻曲病、穗頸瘟防治,直到揚花結束采用深水管理;由于天氣干旱,試驗未進行第2次稻曲病及其他病害防治。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推薦使用高含量阿維菌素+氯蟲苯甲酰胺+高滲透助劑噴霧。應注意的是:噴霧操作時保持田水3~5 cm,對準水稻各部噴勻、噴透;配合高滲透的助劑,施藥保水5~7 d。防治稻曲病、穗頸瘟,推薦使用吡唑醚菌酯+三環唑+稻瘟靈或用35%咪鮮胺·乙蒜素+多菌靈噴霧。根據天氣預報,確定未來幾天無雨的情況下,進行病蟲害防治噴霧操作;遇雨要補噴1次。10月12日取樣帶回考種。
1.5 氣象情況
5月上中旬,氣溫維持在14~24 ℃,對水稻播后出苗不利;移栽后直到抽穗揚花時一直晴天無雨,有利于水稻生長發育,相對縮短了生育進程;6月15日至8月22日,最高氣溫基本在35 ℃以上,特別在7、8月份最高氣溫達到38~41 ℃,這個時期水稻正處于孕穗期、破口始穗期、齊穗期、灌漿期,但試驗點水源充足,抵消了惡劣天氣大部分的影響,對試驗影響不大。
2 結果與分析
2.1 全生育期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全生育期在123~132 d,其中旱優8200、荊香優72、華兩優2171最短(123 d),粘兩優1206最長(132 d),華湘油糯為124 d,荃優鄂晶絲苗、中兩優19為131 d,對照豐兩優四號為129 d。就全生育期而言,所有參試品種皆適宜在安徽省引種種植。
2.2 主要經濟性狀
2.2.1 分蘗率?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分蘗率在268.9%~354.3%,其中利豐占最高(354.3%),玉晶臻絲最低(268.9%)。分蘗率超過對照豐兩優四號的有浙兩優272、鄂晶絲苗、利豐占、荊占1號、粘兩優1206、恒豐優金絲占、福稻299、圳優6377、荃優鄂晶絲苗、旱優8200、華珍115、華湘油糯、荊香優72、勇兩優全贏占、華兩優2171。
2.2.2 成穗率?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成穗率在87.2%~98.9%,其中福稻299(98.9%)最高,旱優8200(87.2%)最低;超過對照豐兩優四號的有浙兩優272、鄂晶絲苗、荃優929、利豐占、粘兩優1206、恒豐優金絲占、潤珠絲苗、福稻299、圳優6377、荃優鄂晶絲苗、玉晶臻絲。
2.2.3 株高?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株高在108.4~134.2 cm,其中華珍115最矮(108.4 cm),中兩優19最高(134.2 cm);除中兩優19外,均比對照豐兩優四號矮,大多低于120.0 cm,屬矮稈型。
2.2.4 總粒數?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總粒數在141.1~219.4粒,其中中兩優19最少(141.1粒),浙兩優272最高(219.4粒);不及對照豐兩優四號的有利豐占、福稻299、圳優6377、華湘油糯、中兩優19。
2.2.5 結實率?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結實率在63.7%~87.0%,其中荊香優72(63.7%)最低,粘兩優1206(87.0%)最高;高于對照豐兩優四號的有利豐占、恒豐優金絲占、粘兩優1206、華珍115、旱優8200、荃優鄂晶絲苗。2022年度引種大多數參試品種結實率不高,可能與特殊的干旱氣候有關。
2.2.6 千粒重? 由表2可知,參試品種千粒重在19.0~28.2 g,其中荊占1號(19.0 g)最低,旱優8200(28.2 g)最高;除旱優8200外,其余參試品種千粒重均低于對照豐兩優四號。
2.3 產量及農藝性狀
2.3.1 產量? 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產量在
8 283.0~9 147.0 kg/hm2,其中福稻299、荊香優72、中兩優19最低均為8 283.0 kg/hm2;浙兩優272最高,為9 147.0 kg/hm2;超過對照豐兩優四號的有浙兩優272、荃優929、粘兩優1206、恒豐優金絲占、潤珠絲苗、圳優6377、荃優鄂晶絲苗、旱優8200、華珍115、華湘油糯、泰美占、勇兩優全贏占、玉晶臻絲、華兩優2171。
2.3.2 農藝性狀? 由表3可知,除鄂晶絲苗、華珍115、華湘油糯不整齊外,其他表現整齊;除勇兩優全贏占、中兩優19雜株率為1%外,其他無雜株;株型、葉姿、葉色、長勢、熟期轉色、落粒性等均表現良好。
2.4 綜合抗性
由表3可知,參試品種葉瘟、穗頸瘟、白葉枯病[4]、紋枯病均未發生,也未發生倒伏現象。
3 結論
鑒于2022年度氣候特點,通過對參試品種的產量、全生育期、主要經濟性狀、綜合抗性等進行研究分析,作出綜合評價(如表4所示),并將其分成A、B、C 3個等級,上報安徽省農作物新品種測試中心,作為引種的科學依據[5]。其中,等級A類品種有浙兩優272、荃優929、粘兩優1206、恒豐優金絲占、圳優6377、荃優鄂晶絲苗、華珍115、泰美占、勇兩優全贏占、玉晶臻絲、華兩優2171,這11個品種的綜合表現優異,宜作為2022年度安徽省引種品種推薦給省農作物新品種測試中心,供其參考。
參考文獻
[1] 項琪敏. 不同水稻品種在黃山市黃山區的引種試驗表現[J]. 鄉村科技,2021,12(8):54-55.
[2] 陳軍. 2021年皖西地區水稻新品種引種適應性研究[J]. 園藝與種苗,2023,43(4):76-78,110.
[3] 陳軍. 三系雜交水稻Ⅱ優7954高產優質制種技術[J]. 園藝與種苗,2021,41(4):71-72,76.
[4] 司麗,繆偉,陳軍. 六安市金安區再生稻栽培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 園藝與種苗,2022,42(7):74-76.
[5] 馬曉春,章忠貴,張俊江,等. 高產優質雜交水稻新組合安兩優989[J]. 雜交水稻,2021,36(2):124-126.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