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
精彩的課堂教學很重要,但是這僅僅完成了教育的第一步,更重要的還有課后的跟蹤和檢測,而布置作業,通過作業來檢測課堂教學的成果就顯得極其重要和不可替代了,作業布置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對于教師而言,作業的布置既體現教師的責任又反映教師的智慧,一份好作業的標準是都既能及時鞏固和提高所學的知識,又能吸引學生參與,同時又能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作業的布置是教學流程的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環節。對于學生個體來說,作業的多與少,好與壞,也會在他們的心目中留下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每個學生都希望用最短的時間來完成最多的作業,而且還完全正確。學生作業質量的好壞也直接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如何設計作業, 既有利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掌握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反饋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呢? 這就要求老師設計的作業,要智慧性和有效性兼備。結合多年來的工作經驗,我對中學數學智慧作業設計進行了大膽嘗試與研究, 具體如下:
一、“智慧作業”的優勢
數字化資源的內核優勢和傳統作業形式相結合,就有了“智慧作業”。“智慧作業”在原有的作業基礎之上,融合線上優勢教育資源,借助信息化平臺,創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既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也注重學生主體性地位的改變。作業是課堂教學內容延伸出來的一部分,學生可以通過作業的完成情況和完成時間,找到自己目前掌握不好的知識點, 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及時的調整教學方向, 調整教學節奏。時代呼喚作業更加的“智慧化”。作業智慧化作用優勢明顯:1.寬廣:借助互聯網資源的廣泛性,“智慧作業”擁有海量的教學資源和海量的題庫, 并且可以做到及時更新,也就是說學生可以接觸到與時俱進的新題型;2.有效:題目比較全面,可以匹配各種學生的各種需求,做到以人為本,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自主選擇;3.及時:學習進度實時跟蹤;4.簡單:減少教師批改的工作量,對于學生的完成情況通過大數據及時的分析出來等等。智慧作業的獨特優勢更好的契合了“雙減”政策背景下的相關要求,以其獨特的優越性減輕了家長的負擔,達到了減負提質的目的。
二、中學生作業的現狀
通過對所在高中各學科作業設置現狀分析和研究,總結了當今高中布置作業的現狀:第一。從整體分析來看。學科作業設計比較適度。第二,部分學科作業設計不合理。第三,各學科作業扎堆。第四,學生作業質量不高,起到應有的作用價值,不能大幅提升學科教學效果。第五,分層作業設置沒有落到實處。基于當前各學科作業設計不合理, 無法完全起到鞏固課堂知識的效果的作用,文章嘗試將互聯網應用到作業設計中去,在智慧作業科學、合理的設計下推動學生有效學習,提升高中作業的及時和有效性。
三、利用智慧作業改善中學生學習的基本策略
1、設計針對性的課堂練習
課堂的作業練習,其實也是作業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對學生當堂所學的知識的一個及時反饋。
最能直接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根據教學的目標,設計有針對性的、有時效性的題目。最好能根據本班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設計一些具有層次性針對性的題目。
2、選擇有用的課后作業
課后的作業是課堂知識的延續和補充,它是教師通過一定數量的習題,讓學生鞏固當日所學的知識,并轉化成學生的一項技能,同時也是教師了解學生知識缺漏的一個有效途徑, 所以教師在選擇設計課后的作業時,也要講究一個方式和方法。首先,教師要認清布置的課后作業,不需要搞題海戰術,而是要嚴格控制作業量,設計一些有針對性、有操作性的作業,要使學生能有質量、有效率的完成。例如:本學期的統計單元,要求學生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求出相關的平均數。因此,在布置課后作業時,我就把本班學生的作業分成兩大類。基礎的學生就根據我給的統計表數據直接求出平均數即可。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我就要求學生統計出他們小組的單元成績分數,制作出統計表,并求出他們小組的單元平均分。通過兩個不同要求的作業設計,讓學生在課后作業中,學會了有關統計中的平均數這個知識點,同時又鍛煉了部分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3、發揮網絡大數據資源的優勢,拓寬學生的視野范圍
在知識不斷更新的今天,只有抓住時代的脈搏,與時俱進,才能汲取最前沿的知識。為了學生的作業形式和要求更加豐富,教師要立足互聯網,挖掘有效的信息為學生布置研究型作業,并鼓勵學生利用自身的所學對學科知識開展提取、處理和加工,進而從根本上提升高中生的學科技能。
4、利用互聯網+,構建開放性的實驗學習
在高考試題中實驗一直都是重點,相關的研究性學習也是學科知識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設計研究性作業是必須且必要的。設計研究性作業必須以學生的基礎、興趣為前提,并善于加強學科知識和現實生活的練習。設計研究性作業可以強化學生經驗,也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科技能。研究性作業體現了合作的精神,可以通過網絡相互交流自己的報告,并按照提出問題———立足自身基礎———開展實際研究———做出最終結論的流程,交流互動更好地理解學科知識。這種合作交流的作業形式充滿了趣味性,生活性,無疑是可以提升學生作業及時有效性的特別方式。
5、作業的反饋與落實
作業的設計再好,也需要跟蹤。畢竟孩子的執行能力欠佳,所以老師作業設計完,布置完,要做好及時的跟蹤,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教師在每次作業反饋中,發現學生的知識缺漏, 讓教師合理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而后的作業訂正,則能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矯正。應該說作業的設計,如何做到有效性,既要教師課前的周密設計,也需要教師課后的追蹤反饋。但不管怎么樣,能設計有實效性的作業,能讓學生在最有限的時間里學會最有用的知識,那是每個老師都需要努力地目標,而智慧化作業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當今時代方興未艾的新教法學法, 歷史會證明它的科學性,及時性,有效性,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