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雅
當前我國義務教育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推行真正的素質教育,有效減輕學生作業負擔過重是一項重要的舉措。我國中小學生作業負擔過重已經引起國家的關注和重視。2021年,國家《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出臺,要求“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 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又要求義務教育階段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作業布置更加科學合理”。教育部門大力推行實施“雙減”政策,這是中國教育改革的新起點,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農村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的不良傾向
當前,我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普遍受到重視,并且有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以下問題:學生英語學習氛圍缺乏,規范學習英語的時間和空間不足;農村學生的英語聽說培養相對不足,學生發音不夠標準;中式英語教學影響依然存在,學生英語思維的培養形成滯后;農村學生多為留守兒童,父母及監護人對其英語學習重視和關注不夠。我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師資隊伍素質近年來有了大的提升,但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加上鄉村環境所限,農村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農村初中英語作業的設計。農村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存在以下不良傾向:
(一)單純追求作業形式數量,對其功用認識模糊
英語作業的設計與布置應充分考慮不同作業的功能與類型。長期以來,英語教學在作業設計上大多集中在抄寫、背誦、做閱讀題與寫作文,作業設計過于單一,且過度追求作業的“量”,忽視了“質”。這種做法與教師對作業功用的認識偏差有關。在應試教育影響下,作業被不少教師看成是純粹的知識重復磨煉,是一種熟能生巧的過程。英語作業的目標被局限定位于單純的復習應試,作業的形式往往仿照考試題型,從機械地抄寫到語言知識的學習,從單項選擇的練習到語篇閱讀的運用都以考試分數的提高為目標。在實際操作上,傳統的作業布置往往借助現成的配套練習冊,學生完成后,教師再集中講評。這種理念指導下的英語作業,更多注重的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很少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需求,無疑加重了學生的身心負擔,也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厭煩,不利于真正實現育人目標。
“雙減”政策出臺后,要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就需要教師真正沉下來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重新正確認識作業的功用。綜合現代研究來看,作業的根本目的在于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并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應該是“學生在課堂教學時間之外完成的一種自主性、探究性、有意義的智力或技能活動”。
(二)作業設計缺乏系統觀,形式內容單一,忽視設計的人性化
由于日常課堂教學工作繁忙,部分農村英語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英語作業設計問題,往往寄希望于通過機械式的、記憶性的讀背寫等作業形式來提高英語成績。這樣一來,英語作業設計往往不能體現個性化和分層次,教師隨心所欲地布置,未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實踐上造成大量占據學生的課余時間,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農村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存在不良傾向的原因,主要是未能形成正確的新時代“作業觀”。
這與教育管理部門引導和管理不到位,教師對學情了解不夠,對作業功用認識不全,作業功利化嚴重,極少數教師自身水平和課堂教學能力有限,多以占用學生課余時間來彌補, 把作業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等有關,深層次原因在于教師頭腦中現代教育理念的缺失。
二、優化農村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基本策略
(一)強化作業質量,充分發揮作業在促進學生發展并形成英語核心素養的獨特價值
英語作業設計要充分考慮英語學科特點,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上,綜合考慮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的達成,根據不同章節內容的側重來科學設計作業,既要有書面作業,也要有聽力作業和口語作業,還要有實踐類作業。
(二)重視作業個性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學習需求整齊劃一的作業設計與布置,未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認知能力不同,往往造成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吃不飽,成績差的學生完不成現象。依據現代多元認知理論,英語作業設計需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針對學生學習接受能力高低,布置分層次作業,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
(三)構建作業精品資源庫,拓展個別化和差異化的教學載體
在國家“雙減”政策指導下,要做到農村初中英語日常作業設計的科學合理有效,絕非教師一人之力所能勝任, 這就需要英語學科教研組教師之間的共商共建共享。經常組織教師之間就作業設計的研討交流很有必要,通過群策群力,集全體英語教師智慧,共同積累日常作業設計資源,才能較好地構建英語作業庫,需要時從作業庫中抽取即可。當然,還要及時對英語作業庫中的作業進行質量評估,及時更新,這樣才能真正達成學生英語學習的個別化和差異化培養目標。
(四)做好作業的及時批改反饋,不斷提高作業設計水平
學生作業完成狀況是課堂教學效果好壞評價的重要參考。設計作業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實際教學需要,同時也要思考如何把學生作業的結果作為設計新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發展的出發點,通過日常英語作業的批改,診斷分析學生掌握的情況,及時反饋到課堂教學中,并基于此設計合理的作業目標和內容。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時感受到課后作業與課堂作業的關系, 要讓作業真正成為促進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參與。教師對作業的批改、評價和反饋的方式和使用時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以及下次的作業態度。作業不應只是課堂內容的簡單重復,而是鞏固發展和提高。
“雙減”背景下,農村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教師需要深入研究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理念與方法,秉持“減負提質增效”的原則,綜合考慮,要保證作業設計的理念科學性、模式多樣性,同時還要保證數量得當性、難度適中性。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初中英語作業的鞏固與強化作用,從而推動農村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構建和延伸,讓“雙減”政策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