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基于全球價值鏈重塑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論》作者:魯旭,張豐河出版社:經濟科學出版社ISBN:978-7-5218-3489-5出版時間:2022 年3 月定價:79 元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這一全新的經濟模式打破了傳統全球價值鏈運作形式,構建起全新的國際貿易往來機制,革命性地推進全球經濟業態創新發展。基于此,筆者從理論和實踐雙重視角對跨境電商的全球價值鏈重塑進行系統分析,以為中國跨境電商的科學發展提供有效支撐。由魯旭、張豐河著,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基于全球價值鏈重塑的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論》一書,通過分析跨境電商的業務形態和運作機理,清晰揭示跨境電商對全球價值鏈重塑的重要作用,探索構建涵蓋宏中微觀三方面的價值鏈重塑策略,具有良好的參考意義和借鑒價值。
該書共九個章節。第一章主要介紹研究背景、研究意義、主要內容、基本觀點等。第二章詳細闡述了其提出背景、形成機理及相關社會運動。第三章系統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運作的總體歷程以及中國外貿經濟的發展情況。第四章對跨境電商這一新的外貿模式進行了系統論述。第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圍繞跨境電商對全球價值鏈重塑的推動作用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依據介紹中國跨境電商的戰略布局。第七章到第九章介紹了中國在跨境電商領域取得的發展成效,然后針對跨境電商存在的監管問題,從國家、區域及企業三大層面提出了科學的解決策略。
全球化背景下,由于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傳統的全球價值鏈結構發生了轉變。首先,跨境電子商務為全球價值鏈的重塑提供了更高效、更靈活的方式。在傳統的全球價值鏈中,產品經過多個環節的制造、物流和銷售,涉及多個國家和企業,而跨境電子商務通過數字化平臺和互聯網技術,實現供應鏈的直接連接和信息的實時共享,提高了供應鏈效率和靈活性。其次,跨境電子商務能夠有效降低貿易壁壘,使得全球價值鏈重塑效率更高。傳統的全球價值鏈模式面臨國際貿易的各種障礙,如關稅、證書和法規等,而跨境電子商務可借助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降低貿易壁壘,增加自由貿易的機會。再次,跨境電子商務全球價值鏈重塑能夠實現個性化定制和增值服務。傳統的全球價值鏈模式通常以大規模生產為主,產品比較標準化,難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而跨境電子商務允許消費者通過在線平臺直接定制產品,可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增值服務。最后,跨境電子商務全球價值鏈重塑有助于發展新興經濟體和中小企業。基于互聯網平臺和數字化技術,新興經濟體和中小企業可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實現全球市場的參與和產品的全球銷售。
基于上述分析,跨境電子商務全球價值鏈重塑是應對全球化和數字化發展趨勢的必要舉措,有著重要現實意義,以下是三個方面的實踐舉措。
第一,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跨境電子商務全球價值鏈的重塑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互聯網技術為企業提供了跨境貿易和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平臺,實現了全球范圍內的商務合作和交流。比如,通過建設跨境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可在線展示產品、與全球買家進行交流和交易,實現國際貿易的無縫連接;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實現供應鏈各環節的數據共享和整合,加強供應鏈的透明度、響應速度和效率;實施便捷的全球支付和結算系統,如電子支付、數字貨幣等,提供便利的支付方式和風控體系,降低跨境交易的支付成本和風險。
第二,跨境物流與倉儲網絡。跨境電子商務的全球化特征要求建立靈活高效的跨境物流與倉儲網絡。為此,可發展多式聯運和集裝箱運輸,實現跨境物流的協同配送和多個國家之間的無縫銜接,提高物流效率;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智能物流技術,在供應鏈中實現實時監控、路徑規劃和數據分析,提高物流的可視化程度和運作效率;建設跨境倉儲和分銷中心,便于訂單處理、商品分揀和全球配送,滿足快速響應和定制化需求。
第三,跨國合作與規范制定。跨境電子商務全球價值鏈重塑需各國間的合作和共同制定規范。首先,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和法規,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鼓勵創新和合作,提供便利的貿易和投資環境。其次,國際組織和機構應加強合作,制定和更新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的貿易規則,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可預測的交易環境。最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有效的糾紛解決機制,保護知識產權權益;同時,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強對虛假廣告、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的打擊。通過以上實踐舉措,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全球價值鏈的重塑,實現更高效、更靈活和更可持續的全球化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