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鐸
2022年1月,一篇新聞報道震動濟南官場,也讓時任山東省濟南市市長孫述濤的仕途面臨拐點。
當年1月13日,某報刊刊發調查報道《多年拆違巋然不動!數千棟“堅挺別墅”野蠻侵蝕濟南泉域保護區》,濟南違建別墅事件由此發酵。此文發布數月后,孫述濤離任。
當地官場因此有人調侃,孫述濤的仕途總與“拆”脫不了干系。任職威海十年,他曾大力推動新區建設,以“拆了”聞名。擔任濟南市市長后,他又因為“拆不動”違法建筑,退居二線。
直到今年1月,在山東省兩會上,孫述濤當選省政協副主席,外界議論稍微平息。然而兩個月后,局勢再度逆轉。3月25日,孫述濤在濟南一座火車站被相關部門的人員帶走。數天后,有關他接受調查的消息正式發布。
孫述濤1965年1月出生于山東高密。1983年,孫述濤考入山東農業大學林學專業進行學習。4年本科畢業后,他留校擔任輔導員。1991年,26歲的孫述濤考入南京林業大學,經過6年學習,完成碩博學業。此后,孫述濤回到山東農業大學任教,并很快升任林學院院長。
一名當地人士介紹,孫述濤完成博士學位后,回到山東農大僅幾個月時間就成為林學院院長,除了他個人努力與機緣巧合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孫述濤得到了一名領導的賞識與舉薦。此后,孫述濤幾次仕途的重大跨越,都得到過這名領導的點撥。
擔任山東農大林學院院長兩年多以后,孫述濤又迎來一系列仕途躍升。2001年,36歲的他調任菏澤市副市長。任副市長僅一個月,孫述濤就被調回省城,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
36歲的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自然引人注目。
2008年,在擔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7年后,43歲的孫述濤離開省委大院,調任威海市市長。在威海,孫述濤工作了10年,其中任市長3年,任市委書記7年。
一名威海官場人士直言,孫述濤前期仕途太順遂,基層經驗很缺乏,所以給人感覺書卷氣有余,魄力不足,甚至在實際工作中有些瞻前顧后。當時有一名和孫述濤搭班子的威海當地干部,從基層調上來,經常和群眾打成一片。孫述濤這個博士市長,與其對比反差很大。孫述濤下基層調研時,不喜歡吃鄉鎮食堂,一般安排在縣城里用餐。
另一名與孫述濤有過交集的人士回憶,孫述濤履新市長不久,被聘為當地一所大學的兼職教授。站上講臺,回歸教師老本行的孫述濤,可謂風度翩翩。盡管一學期講不了幾堂課,但他會認真準備,課上旁征博引,很受學生喜歡。
不過,當他面對上訪群眾時,口才頓時掉幾個檔次,對某些政策也不熟,有時被對方逼問得很尷尬。孫述濤大概知道這些缺陷,到后期很少出面與群眾交流。
在威海擔任市長3年,孫述濤被評價為“低調且謹守本分的‘二把手”,2011年底晉升市委書記后,也沒有立刻推出任何重大舉措。有人認為,他就是一個混日子的“太平官”。
當時一度有傳言,孫述濤會在換屆之年再進一步。盡管他任市委書記的時間只有一年多,但畢竟擁有博士官員的光環,況且以他這些年在仕途順風順水的勢頭,似乎一切都有可能。
在一番人事調整后,孫述濤最終沒能如愿晉升,他意識到,看來自己得在威海多待一陣子了。此后不久,威海推出東部濱海新城建設規劃,孫述濤也要端出自己的政績。
根據公開資料,威海東部濱海新城總體規劃面積191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73平方公里,以泊于鎮為主體,包括崮山鎮、橋頭鎮部分轄區。新城建設用地規模為45平方公里,規劃容納40萬至45萬人。
新城建設離不開土地,圍繞拆遷與補償的矛盾就此爆發。一時間,當地爆發了多起拆遷事件,還有人將孫述濤稱為“拆了書記”。時至今日,仍有一些拆遷戶上訪,聲稱遭遇各種不公平對待。
然而,“拆了書記”孫述濤在另一些人眼中,卻又顯得優柔寡斷。一名當地房地產商深度參與了新城開發,在孫述濤離開威海后,他公開抱怨孫述濤膽子太小,一見到有人鬧事或在網上發帖,就生怕出什么大事,要企業花錢擺平。
除了強拆爭議,新城建設也一度面臨進度遲緩的指責。孫述濤或許聽到了外界聲音,在一次專訪中表示,新城建設是按計劃推進,前些年建設的主要是一些基礎設施,“多數都是在地下,地上看不到”。
一名威海當地人士表示,孫述濤的解釋是掩耳盜鈴,地下的基礎設施當然要建,可好幾年過去,地上聚不攏人氣,那也是失敗。“在關鍵問題上,孫述濤缺乏魄力”。當時有人提議,搬幾個政府重要部門過去,起到示范帶動作用。孫述濤起初同意,可后來看反對聲音不小,許多辦公人員不愿意過去,他便退縮了。花了好幾年,就搬了一所醫院、一所學校過去。
上述人士還提到,東部新城的一些基礎設施,前期因為入住率不高,存在虧本現象。當初相關部門商議過一套方案,由政府、地產商與相關基礎設施配套企業共同出資補貼,保障基礎設施正常使用。后來經濟形勢嚴峻,地產商拿不出錢。
有人向孫述濤建議,要保障相關基礎設施正常使用,地產商確有困難的話,政府可以多補貼一些。可孫述濤不敢擔責,此事無法推進,一些區域的基礎設施遲遲無法正常使用。
2018年,53歲的孫述濤獲得提拔,升任山東省副省長。幾個月后,因為濟南領導班子變動,他離開省政府,擔任濟南這座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市長。
“學歷高卻并不務實”是濟南官場對孫述濤的評價。孫述濤曾在一次論壇上表示,再有一年時間,濟南的芯片產業能做到全國第四。此言一出,令許多人震驚。然而事實證明,一切并未如孫述濤預計的那樣樂觀。
2020年,濟南市委書記調整,孫述濤并未接棒,此后他似乎更加消沉。在濟南違建別墅事件中,孫述濤的懶政展露無遺。據媒體報道,濟南市南部山區的別墅幾乎“漫山遍野”,不僅“進村掠地”,更是突破山東省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大舉搶占南部山區生態資源。
在中央環保督察組持續督辦下,濟南南部山區從2017年起就掀起“拆違風暴”,但幾年來不僅依然有數千棟違建別墅巋然不動,甚至在已拆除的別墅旁邊,新的別墅又在大張旗鼓地建設。
孫述濤身為市長,是拆違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近年來,孫述濤主持召開了多次拆違工作會議,口號喊了許多。然而,據相關人士回憶,孫述濤部署拆違僅限于會場,他本人甚至沒有去過南部山區拆遷現場一次。“孫述濤如果太忙,哪怕派身邊工作人員去一趟,拍幾張照片,就什么都清楚了。也許,他根本不想碰這些矛盾”。
孫述濤不想碰矛盾,矛盾卻找上了他。濟南違建別墅事件曝光兩個月后,孫述濤卸任濟南市市長,轉任省政協黨組成員,此時,他并未到退居二線的年齡。據一名知情人士介紹,孫述濤心態似乎還行,多次對人說自己早想退下來。
孫述濤的話是否出自真心,外人不得而知,但他想安穩退休,卻不那么容易。就在孫述濤去職濟南市市長前后,他主政多年的威海爆出腐敗窩案。數年間,威海多個市領導落馬。
據知情人士介紹,這些落馬的威海官員,均與當地一家著名企業存在利益糾葛。孫述濤與這家企業的負責人同樣過從甚密。孫述濤任濟南市市長后,該企業負責人帶著一幫威海“老朋友”,專程到濟南設宴慶賀。孫述濤赴濟南任職后,還有一批當初深度參與威海東部濱海新城開發的建筑企業進入濟南市場,在市政工程項目上屢有斬獲。
孫述濤熱衷于奔赴企業主的飯局,而且不止一次在飯局上對上市公司負責人說:“有什么消息跟我透露一下。”接著又說是“玩笑話”。這玩笑是否當真?在孫述濤落馬后似乎得到了證實。
孫述濤曾說,高考時未被醫學院錄取,是其人生的遺憾。假如他當年如愿做了醫生,又會是怎樣一番人生?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