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軍
摘 要:技工院校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是技工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本研究闡述了技工院校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性,提出應圍繞學校層面、專業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和教學資源五個維度著力,并以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為例進行了論述,以期為技工院校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提供有益啟示。
關鍵詞:技工院校? ? 智能網聯? ? 專業數字化轉型
課? ?題:本文系浙江公路技師學院院級課題“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應用專業建設研究”(課題編號:202102)的研究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技工教育發展,各項重磅利好政策頻出,技工教育現代化的內涵更加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技工教育現代化之路正在形成。深入思考如何實施技工院校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重塑技工教育數字化新生態,以數字化技術賦能技工院校高質量發展,成為當前技工教育發展的關鍵。
一、技工院校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性
(一)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十四五”期間,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迅猛發展,深刻影響著社會經濟轉型發展和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技能人才的知識結構、技能要求和職業素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嫻熟的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養,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數字化技能與素養。因此,技工院校要適時對專業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技工教育的數字化轉型需要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技工教育肩負著為支撐中國制造、實現中國創造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在提升勞動者就業質量、增強創業能力和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在數字化轉型發展階段,技工院校應聚焦實體經濟變革和勞動就業創業需求,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大力推進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進程,培養具備適應數字化社會經濟發展的高技能人才,在服務中國式技工教育現代化的同時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發展。
(三)專業數字化人才的培養需要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技工教育數字化歸根結底是專業數字化,專業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標是實現數字化人才的培養。以專業建設的數字化升級,對接區域數字經濟、智能經濟等經濟新形態,實現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交叉融合,實現數字化技術服務新職業、新崗位,進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技工教育數字化轉型發展。
二、技工院校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主要內容
對于技工院校而言,推進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應圍繞學校層面、專業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教學資源5個方面進行。
(一)學校層面的數字化轉型
學校是技工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施者,也是學校內部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決策者和頂層設計者。因此,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關鍵是實現學校層面的數字化轉型,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一是推動領導層數字化理念的轉變;二是制定學校層面的數字化轉型發展規劃;三是加大數字化平臺建設;四是加大人財物資源的優化配置等。可以說,學校層面的數字化轉型是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前提,唯有得到學校層面的大力支持,專業數字化轉型方能真正得以落實。
(二)專業層面的數字化轉型
專業是實施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專業數字化變革是實現人才培養模式變革的關鍵。因此,需要通過數字化技術促進專業層面的轉型升級,從而契合數字化經濟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
專業層面的數字化轉型包括:一是結合數字化轉型發展要求,科學開設專業,體現專業設置的科學性、前瞻性;二是根據企業崗位對數字技能的需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三是結合企業真實生產場景,優化實訓室功能布局。
(三)教師層面的數字化轉型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數字化時代要求教師主動適應新技術的變革,從如下層面轉型。
一是具備先進的數字化教學理念,認同信息化技術對教育的促進作用,主動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進行結合;二是提高信息化教學的能力,包括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的能力、借助信息化技術設計開發教學資源的能力、應用信息化技術開展信息化教學的能力;三是應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學生評價,從而滿足數字化教育對教師素質的需求。
(四)學生層面的數字化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發展背景下,企業對高技能人才的數字化技能需求日益迫切。這就要求技工院校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必備的職業素養,還應具備基本的數字化應用技能,可以運用數字技術進行交流合作,通過數字化學習實現自身素質的提升,具體包括如下內容。
一是將學習內容與具體的產業鏈和崗位鏈對接,熟練掌握崗位必需的專業知識和數字技能;二是運用數字化技術和必備的學習設施,開展線上、線下學習,及時了解各種先進技術。
(五)教學資源的數字化轉型
教學資源是人才培養實施的載體,是人才培養的最終落腳點,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數字化教材等是學生習得相應知識、技能和素養的重要途徑。
一是要一體化推進技工院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為開展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搭建基礎平臺;二是推進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建設、教學與管理平臺建設,以數字化賦能教育教學及管理各項工作,讓個性化教育成為現實,使學生獲得更多優質教學資源。
三、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數字化轉型的具體實踐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汽車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汽車正由傳統的電子產品演變為智能化、網絡化的高科技產品,智能網聯汽車成為國際汽車產業發展的方向,對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更高的要求。巨大的市場需求量,為技工院校開設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基于此背景,推動智能網聯汽車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成為技工院校專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一)數字化賦能技工院校管理與資源配置
學校頂層設計是專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對于技工院校而言,學校管理的理念、決策和資源配置是影響專業建設的關鍵要素。
當前國內汽車保有量逐年遞增,傳統的汽車維修人才已經無法適應市場需求。唯有適應數字化發展帶來的潛在變化,制定相應的措施,升級傳統的汽車維修專業或新能源汽車專業,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專業,統籌各項資源配置,方能有效推動專業轉型發展,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二)數字化賦能智能網聯汽車專業建設
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滲透,要求技工院校培養具備數字化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促使其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內容、實訓室建設等融入數字化技術,實現專業的數字化變革。
一是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智能網聯汽車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在傳統課程體系基礎上增加新技術、新工藝的教學內容;二是優化實訓室功能,購置智能網聯汽車相關的儀器設備和檢測工具等,根據企業真實工作場景布局實訓設施,提煉企業典型工作任務等。
(三)數字化賦能教師團隊建設
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團隊,是專業教學的根本保障。
一是提升“雙師型”教師運用先進儀器設備的能力,如具備新能源車輛的拆檢能力,對智能網聯汽車進行測試、線控技術檢測等;二是提升“雙師型”教師的數字化教學能力,要求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設備開展混合式教學,利用數字化技術開展教學資源開發、教學模式改革、學生考核評價等工作。
(四)數字化賦能學生學習過程
支持學生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學習、實踐和創業環境的改善,是專業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的。
一是學校層面要搭建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為學生借助數字化技術開展混合式學習提供條件,如學校應創設免費的WiFi、提供足夠的數字化教學資源、提供相應的交互學習設備等,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學習需求;二是“雙師型”教師要將企業所需的數字技能傳授給學生,完善學生適應智能網聯汽車技術企業所需要的數字化思維,使其具備借助數字化技術實施檢測、拆裝、維修等作業的能力。
四、小結
專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不是一般的策略問題,而是影響甚至決定未來技工教育如何發展的戰略性問題。可以說,技工教育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際上是教育領域的改革實踐,既涉及教學主體、軟硬件客體,還涉及治理媒介等。
技工院校應主動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專業轉型發展,彰顯自身所具有的高技能人才培養特色,不斷提升辦學品質、重塑辦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挖掘教學資源、優化評價手段,以數字化技術賦能技工教育現代化,以技工教育現代化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為技能強國建設賦能。
參考文獻:
[1]秦程現,任永波,喬勇,等.建設技能型社會背景下技工教育的發展定位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22(11).
[2]劉仁有.職業院校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驅動機理、實踐路徑與成效表征[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30).
(作者單位:浙江公路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