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崇柏
(廣西岑溪市水汶華僑中學,廣西 岑溪 543204)
精準教學指結合學生認識、學習規律以及現有的學習實際,實施針對性教學活動[1].其中針對性強、教學效率高是精準教學的重要特點.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做好精準教學理論知識學習,把握精準教學內涵.同時,加強網絡教學平臺自主學習,充分了解并熟練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功能,為精準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教學目標的高效達成奠定堅實基礎.
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學內容設計質量直接影響著精準教學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因此,教師應依托網絡教學平臺做好學生基本信息的收集分析,提高教學內容設計的精準性.
“運動的快慢”是初中物理非常重要的一節內容,授課之前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認真分析學情數據,包括課堂表現、作業正確率以及以往自身教學經驗,得出學生學習該部分內容存在的問題有:對速度計算公式理解不深入;不會計算平均速度;閱讀相關圖像能力較差.為保證學生更好地克服上述學習中的不足,對教學內容進行如下設計.
其一,圍繞速度計算公式,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篩選判斷題目,使學生理解計算公式各字母表示的含義以及彼此之間的邏輯關系.
其二,為澄清學生認識,使其理解、掌握計算平均速度的計算思路,在網絡教學平臺篩選以下習題,在課堂上進行講解.
小剛同學在跑步訓練活動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為4 m/s,后半段路程的速度為6 m/s,則其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 m/s.若其前半段時間的速度為4 m/s,后半段時間的速度為6 m/s,則其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 m/s.
其三,為鍛煉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積累分析圖像類問題的經驗,教師可設計相關圖像題,并在課堂上作為例題認真講解.
甲、乙兩車從同一地點出發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兩者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如圖1所示,則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

圖1 甲、乙兩車路程時間圖像
A.8~20 s內乙車靜止
B.第15 s時兩車相距80 m
C.0~20 s內甲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D.在前15 s兩車的平均速度相等
設計的上述三道習題涵蓋“運動的快慢”中的重點,針對性較強.
為將課堂互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教師應注重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及時掌握互動過程中各個學生答案,發現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在課堂上及時進行糾正.
“壓強”是初中物理的重難點,包括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等,三種壓強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學實踐中,教師為使學生深層次的理解三種壓強,能熟練應用,應依托網絡教學平臺進行精準的課堂互動,拋出問題后,要求學生結合自身理解,將答案提交到網絡教學平臺.
講解固體壓強內容時,教師可圍繞以下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加深學生對壓強公式的理解,使其在應用的過程中能正確代入相關參數進行分析.
①固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②壓強計算公式中的壓力、面積分別表示什么?③將一重力為G的正方體放在甲、乙、丙三個斜面上(三個斜面的傾斜角度關系為:甲>乙>丙),則正方體對三個斜面的壓強大小的關系為____.
液體壓強授課中,將以下互動問題推送都網絡教學平臺終端,要求學生學生回答,提交答案.①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②液體壓強計算公式中各字母表示的含義是什么?③請分析以下問題的答案,如圖2甲、乙為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A、B兩點距離底部的高度均為h,受到的液體壓強PA=PB,則兩容器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力F甲、F乙,兩容器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的大小關系如何?

圖2 A、B兩點在容器中的情境
大氣壓強教學中,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圍繞以下問題,與學生進行互動:①列舉生活中大氣壓強存在的案例;②大氣壓強的數值是多少?相當于多少厘米汞柱產生的壓強?③自制氣壓記,分別放在平原和高山上,細玻璃管中的液體上端距離瓶中液面的高度哪個高,哪個低,為什么?
總之,教師依托網絡教學平臺與學生進行互動,不僅激發了學生思考、回答問題的熱情,而且互動的精準性得到有效提升,深化了學生的認知與理解,保證了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
課堂檢測在初中物理授課中占有重要地位.精準實施課堂檢測可達到夯實學生所學、鍛煉學生能力、幫助學生發現與擊破學習難點的目標[3].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應用網絡教學平臺實施課堂檢測活動.
“浮力”是初中物理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點.為使學生深入理解所學,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物理現象,解答物理問題,教師對網絡教學平臺上的習題進行認真篩選,按照容易、中等、較難三個等級設計課堂檢測習題.為提高課堂檢測精準度以及課堂檢測效率,針對每一等級習題,嚴把質量關,保證習題代表性的同時,針對性地鍛煉學生的能力.
在容易等級,教師可向學生所在的平臺終端推送下面題目:小虎的媽媽洗菜時發現,如圖3所示情境,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圖3 茄子和西紅柿在水中的狀態
A.茄子密度較西紅柿的小
B.茄子受到的重力較自身重力大
C.西紅柿受到的浮力較自身的重力大
D.西紅柿排開水的重力和其自身重力相等
在中等等級,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向學生推送以下習題,以檢驗學生對浮力知識的理解程度:海水斷崖指海水上層密度大,下層密度小的狀態.若潛艇遇到海水斷崖時操作不當極易沉毀海底.當潛艇遇到海水斷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潛艇所受浮力會突然變小
B.潛艇下降受到的壓強急劇增大
C.應立即啟動排水系統
D.應立即啟動注水系統
在較難等級,教師要求學生作答網絡教學終端上顯示的以下習題:如圖4所示,在盛放水的容器中使用細線拴住一個木球,并固定在容器底部.其中容器底的面積為S,細線受到的拉力為F,水的深度為h,水的密度為ρ水,木球的體積為V,則( ).

圖4 細繩將木球系在容器底部圖示
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力為ρ水ghS
B.木球的重力為ρ水gV-F
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實施精準課堂檢測,可及時掌握學生的做題情況.同時,學生登錄到后臺可看到做題的正確率,明確哪些題目做錯了以及做錯原因.另外,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做錯的題目積極與其他學生溝通,交流想法,學習他人的解題思路,可不斷提升自身的解題水平.
基于大數據下的網絡平臺可從多個維度對學生的學習成效進行評價,包括學生課前預習、課堂檢測、單元檢測、作業情況,甚至教師可將學生的表現數據輸入到平臺上,生成更為系統的評價結論,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成效評價的精準性,因此,教師應提高運用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學習成效評價的意識,借助大數據,保障學習成效評價的科學性.
“電學”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構成部分.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制定明確的網絡平臺應用計劃,實現網絡教學平臺與各教學環節的深度融合.如將“電學”劃分成電荷、電路、電學元件、歐姆定律等模塊,在網絡教學平臺上進行授課.待該部分內容將要結束時,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生成學生的學習報告,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成效報告,認真回顧、審視自身的教學活動,總結經驗,反思不足.針對教學中的不足,教師既要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想法,又要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2].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學中,基于大數據技術的網絡教學平臺展開教學,教師可方便地完成“精準”教學目標.教師應養成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教學活動的良好習慣,充分挖掘網絡教學平臺的潛力,做好網絡教學平臺應用研究,總結與推廣成功應用經驗,不斷提高精準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