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洋 上海銀保監局
我國是世界豬肉生產和消費大國,保障豬肉供應、穩定豬肉價格關系國計民生。受飼料價格上漲、生豬供給階段性過剩和市場消費乏力等因素共同影響,生豬養殖行業收入預期不穩定。上海地區的保險公司推出上海市創新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產品,以提高養殖主體抗風險能力,助力調控生豬產能。目前,該產品已在上海全市范圍內完成首批承保工作,承保生豬約114萬頭,提供風險保障超9億元。
生豬養殖產業不僅滿足國內居民對豬肉消費的需求,而且出口至其他國家和地區,為我國帶來了經濟效益。但是近年來,受非洲豬瘟、“豬周期”波動等影響,豬肉價格出現“過山車”式的變化,不僅加大了養殖戶及養殖企業生產、經營的不確定性,也對豬肉消費造成不利影響。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受非洲豬瘟影響,2019年,我國豬肉產量4255萬噸,同比下降21.3%;生豬出欄量為54419 萬頭,同比下降21.6%;生豬存欄量為31041 萬頭,同比下降27.5%。生豬出欄量的大幅度下降,造成2019年的豬肉價格上漲42.5%。隨著非洲豬瘟的沖擊被緩解,生豬出欄量逐漸增加,至2021年,生豬出欄量及豬肉產量均已恢復至接近2018 年同期水平,全年總出欄量67128萬頭,比2020 年增長27.4%;全年豬肉產量5296 萬噸,同比增長28.8%。生豬市場供應量增加,豬肉價格出現波動,養殖戶承受市場風險。同時,疊加疫情影響,生豬市場價格波動性進一步增加,維持價格平穩、保障豬肉市場供應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農業農村部關于印發〈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暫行)〉的通知》(農牧發〔2021〕27號)指出,要“細化‘三抓兩?!ㄗギa銷大省、養殖大縣、養殖大場,保能繁母豬存欄量底線、保規模豬場數量底線)任務,分級建立生豬產能調控基地,構建上下聯動、響應及時的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提升豬肉供應安全保障能力”?!掇r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商務部銀保監會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農牧發〔2021〕24 號)指出,要“完善生豬政策性保險。深入推進生豬養殖保險,穩定能繁母豬、育肥豬保險保額,根據生產成本變動對保額進行動態調整,增強保險產品吸引力,實現養殖場(戶)愿保盡保。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并擴大生豬收入保險,進一步提升保障水平、降低經營風險”。開展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可以降低廣大養殖戶的經營風險,助力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支持生豬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升養殖戶的養豬積極性,進而穩定豬肉市場供應。
在此背景下,上海地區的保險公司推出上海市創新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產品。目前,該產品已在上海全市范圍內完成首批承保工作,提供風險保障超9億元,在提高養殖主體抗風險能力、調控生豬產能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表1 國家統計局2018—2022年生豬生產數據表
上海市創新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創新推出“雙向補償機制”,可以對價格的不同變動方向進行保障,進一步提升養殖主體的抗風險能力,穩定生豬養殖行業收入預期。當生豬價格下跌時,保險公司提供生豬出欄的市場價格損失賠償。如2023年3月,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公布的上月生豬平均市場價格為14.90元/公斤,低于首年約定保險價格,觸發價格下跌補償保險責任。當生豬價格上漲時,保險公司創新提供生豬死亡后傳統養殖險無法覆蓋部分的收益損失補償。如2023 年1 月,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公布的上月生豬平均市場價格為20.93 元/公斤,市場價格漲幅高于保險合同約定漲幅,觸發收益損失補償保險責任,保險公司根據生豬死亡數量和體長提供損失補償。
一是保險方案聯動產業調控政策。將達成《上海市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中調控目標的養殖主體納入保障范圍,即被保險人的能繁母豬養殖數量達到正常保有量的95%及以上,支持、引導養殖主體按照調控政策要求均衡養殖、均衡上市。二是精準跟蹤價格變化。保險公司及時跟蹤生豬現貨價格,并據此核定理賠責任。相較于傳統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采用的“豬糧比”或者期貨價格,能更為精準地捕捉生豬市場價格變動趨勢。三是提升理賠時效。該產品的理賠周期設定為1 個月,相較于傳統生豬養殖保險按照無害化處理批次進行理賠的做法,可以在養殖主體發生虧損后及時提供補償。
2023 年2 月起,上海市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平臺在上海市松江地區試點。保險公司在該平臺嵌入保險審核模塊,對豬只死亡照片進行線上審核。審核通過后,該平臺出具電子定損單推送給養殖戶進行電子簽名確認,并將所有理賠數據(包括影像、定損單、獸醫審核簽字)等推送到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自動生成理賠信息。目前,上海市創新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產品已對接該平臺,在松江地區承保約16 萬頭生豬,提供超過1億元的風險保障。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該產品已承保全市范圍內生豬約114萬頭,提供風險保障超9億元,已理賠生豬約11萬頭。
一是與傳統生豬養殖保險有效聯動。創新性生豬價格指數保險通過約定保險價格及漲幅,對生豬死亡后傳統養殖保險保額與市場價格的差額部分再次進行補償,緩解了豬價高企時傳統險種保障程度偏低、收入補償不足的問題,有效擴展了對市場風險的覆蓋面。二是與飼料價格指數保險、涉農信貸保證保險等保險產品互補。提供涵蓋市場價格波動、生產成本波動、融資風險等多方面的風險保障,滿足養殖主體多元化的保障需求,構建更加完善的生豬養殖產業鏈保障體系。
通過發展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將達成調控目標的養殖主體納入保障范圍,助力建立生豬生產逆周期調控機制,有效穩固上海生豬產業基礎產能,落實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的指示精神。上海市農業農村委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上海市能繁母豬存欄量同比上升6.23%,實現保有量目標。
轄內保險公司積極對接上海市畜禽無害化處理監管信息平臺。養殖戶在該平臺報告生豬無害化處理時即可同步完成理賠信息的線上報送,保險公司在第一時間對案件進行線上審核,預期運行成熟后,理賠周期將從傳統模式的月余縮短至一周以內,可以極大地提高理賠效率,提升農戶滿意度。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出了總體要求?!吨袊y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通知》指出,要聚焦農業強國建設重點領域,全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給。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重點領域,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服務上海地區農業高質量發展,上海銀保監局將指導轄內保險公司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形成合力統籌推進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協同推動都市型農業保險產品創新,引導農戶按照調控方案均衡養殖、均衡上市,優化重要農產品產銷結構,進一步推動上海農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積極探索智慧養殖管理模式。聚焦科技賦能,在線上化理賠模式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研究搭建生豬產業“數智化”服務平臺,建立在線養殖場生產經營檔案,幫助參保養殖場實現生產、銷售全流程節點信息的可追溯,提升生豬養殖產業鏈數字化水平。三是持續研究優化創新產品方案。不斷優化承保理賠服務,努力做到“愿保盡?!薄皯r盡賠”“快賠早賠”,并探索推廣試點成功的農險產品和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