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科苑小學 王 燕 吳 悅
《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對藝術學科素養進行了明確規劃,指出培育學生創新與實際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創新意識是當前教育的重點任務。小學美術作為藝術課程中的重點科目,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廣大教師所關心的焦點話題。
單元教學以整合的方式聯系課時內容,將其組合為完整的整體開展教學活動,整合性、全面性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構建更完善的知識體系,落實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成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應充分解讀新課標中的改革要求,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為目的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和諧、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藝術素養的生成與發展。
不日新者必日退,創新能力是促進社會發展和繁榮的必備品格。從宏觀角度分析,創新能力是技術和各種實踐活動領域中不斷提供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生態價值的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發明的能力。具備良好創新能力的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更具有主動性和創造性。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落實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幫助其在創作中感受藝術的價值,在藝術的滋養下逐漸形成健全人格,對其學習與發展大有裨益。
大單元主題教學是新課標下大力倡導的全新教學模式,注重單元內容的整合,對教學內容進行宏觀認知,將其串聯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單元教學內容,可以突破傳統單課時教學的局限性,以更系統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在組建單元期間,教師可以根據教材中的教學模塊或自然單位成立教學單元,也可以以教材內容中的某一課時為出發點,補充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構建教學單元。將其落實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
第一,能夠喚醒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興趣,形成創新能力發展的基點。傳統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通常只是根據教學內容向學生傳授繪畫技巧,并指導學生根據教材中所提供的圖畫進行臨摹與效仿。此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掌握繪畫技巧,但也會嚴重限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大單元教學視角下,教師基于單元教學內容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整合統籌單元內的知識,設計更豐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單元主題的導向下發揮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設計出更優秀的藝術作品。
第二,落實新課標中各項改革要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生成與發展。新課標指出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培養想象力和創新思維等的重要課程。在大單元教學的引領下,教師應以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為目標設計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利用好美術學科的實踐性和創造性,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參與作品設計。在長期實踐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將會得到顯著發展,在美育的作用下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
如何通過大單元教學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廣大小學美術教師所關心的焦點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實踐教學經驗,以人美版教材為例,總結了大單元教學實施的具體策略。
單元規劃對單元整體教學而言尤為重要,是形成單元教學主旨、引領單元教學方向的總體綱領。為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教師應在課前準備階段深入解讀美術教材內容,根據單元要素聚焦主題,合理規劃單元,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以人美版三年級下冊《畫中的線條》與《會動的線條》教學為例,基于造型元素與形式原理整合教學單元,教師可以將兩課內容整合為一個教學單元開展教學活動。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設計“美術作品的基本組成要素”這一單元主題,帶領學生走進線條繪畫,使學生在作品的賞析中感受表現客觀物象力度和韻律的線條之美。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分享以下圖片(如圖1 和圖2 所示),引導學生觀察,以對比的方式找出其中的異同。

圖1

圖2
基于對作品的觀察,學生可能會提出:在兩幅畫面中作者都采用了線條的方式表現,但圖1 中的線條較為硬朗,而圖2 中的線條較為柔順,仿佛使人置身于真實情境中。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引入“線條”這一造型語言的學習,幫助學生體會并感受千變萬化的線條表達不同形象以及情感的方法,為其后續創作奠定良好基礎。
通過單元主題的設計,學生能夠及時掌握本單元的重點學習內容,并通過教師提供的作品,在對比、觀察中深入體會線條表現技巧,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做好鋪墊。
真實的情境可以豐富學生的創作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因此,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在大單元教學中,教師應遴選開發各種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的資源,并利用多媒體技術或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以培養學生的創意表達能力,鼓勵學生結合畫面內容進行交流與探索,進而幫助學生感受創造之美。
以人美版四年級上冊《四季的色彩》教學為例,課程開始前,教師首先為學生呈現《早春之路》《樺樹林》《全秋》及《冬獵》四幅作品,讓學生從畫面顏色、表現手法以及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觀察與考量,總結不同作品中所反映的景象,借助“四季”這一話題開展后續教學活動。其次,教師利用多媒體與學生分享自己拍攝的校園內四季景觀圖片,以真實的情境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并引導學生回憶校園生活,分享四季的感受以及變化,以交流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其在表達中進一步深化對四季差異的理解。最后,為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其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以“我心目中的( )季”為主題開展交流活動,分享自己在不同季節的感受、所看到的景象以及對季節的情感,由此為后續創造活動奠定良好基礎。
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不僅能夠在導入階段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也能幫助學生在表達中通過生動的色彩描寫加深對季節的感受與印象,進一步提高作品創作的真實性,實現理想的教育目標。
對小學生而言,刻板的教學形式難以激發其想象力與創新能力,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教師在大單元教學中可以以教材為參考,設計形式豐富的趣味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能夠幫助學生在協作、創新、實踐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助力其核心素養全面發展。
以人美版五年級下冊《奇思妙想》教學為例,本單元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以超越常規的方式進行構思,將生活中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夢幻般地組織在同一畫面中,進而豐富藝術作品的表現力,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畫作,如圖3 所示。

圖3
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畫作將常規的快餐食物以擬人化的方式呈現,既增強了圖畫的趣味性,新奇的畫面內容也能充分吸引觀者的注意力,提高了藝術作品的表現力。借助此幅圖畫,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展“繪畫接力”游戲活動,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分組,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臨時調換座位。然后教師可以為各組成員設定不同的主題,如服裝、家具、樂器等,各組成員以接力的方式參與作品創作,由第一位同學根據主題勾勒輪廓、第二位同學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畫面內容進行補充,以此類推,共同完成作品設計,并在班級內進行展示與分享。
此類活動的設計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也能幫助學生在創作的過程中汲取經驗,在提高自身創新能力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協作意識,與同伴在交流、創作的過程中感受美術的藝術價值與魅力。
結合教材中的某一課時或多個相關課時的內容,補充與之相關的多個視聽或閱讀材料,從而構建教學單元,是大單元教學的宗旨。人美版教材中所提供的學習內容較為有限,難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因此,為實現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目的,教師應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補充與拓展,為學生分享世界各地名家的著名畫作、美術資源等,帶領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進一步體味畫面之美,積累豐富的創作經驗,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創新能力的提升與發展。
以人美版五年級下冊《雕塑之美》教學為例,在本課教學中,教師為學生介紹了我國河南洛陽龍門石窟、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等雕塑,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進一步感受雕塑物形體、空間、色彩、質地等外在形式的審美處理以及風格體現。在完成課內教學任務后,為了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雕塑特定的內涵賦予以及人文情懷的表達,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再次向學生展示我國不同地區的知名雕塑,如石家莊的勝利之城、甘肅蘭州的黃河母親、廣州越秀的五羊石雕等,帶領學生觀察圖畫內容,從絢麗、輝煌的畫面中感受精湛的雕塑藝術及其獨具魅力的神韻。結合教師分享的資源,學生從中汲取經驗,將色彩、形狀等特征運用于自己的創作中,呈現出更完整的雕塑藝術作品。
在大單元教學中結合單元主題拓展教學資源,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文化視野,達到提高其創新能力的目的,也能夠幫助學生在了解、觀賞中感受中華傳統古典文化的魅力,樹立文化自強與文化自信,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在大單元教學的引領下,學生會通過課堂的學習構建更完善的知識體系。藝術來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為幫助學生實現創新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在完成階段性教學任務后,教師可以結合單元主題為學生布置課后練習,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美術資源,可以尋求父母的協助,前往大自然感受現實之美,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與鑒賞能力,開闊藝術文化視野,在參與創意實踐的過程中提高藝術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以人美版四年級下冊《植物寫生》教學為例,在完成單元教學任務后,教師以“植物”“戶外”“觀察”為重點,為學生布置課后實踐任務,讓學生觀察家養植物或室外植物,根據植物的顏色、形狀、姿態等進行創作。在課后實踐環節,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與指導,細心觀察生活中的植物,在形成良好觀察意識的同時,形成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的正確價值觀念。當學生完成創作任務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開展成果分享交流活動,邀請學生在班級內分享自己創作的作品,在良好的交互氛圍中積累經驗,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通過任務的設計,可以有效實現教學的延伸,使學生在參與課后實踐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實現創新能力的不斷發展。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小學階段美術教學的重點任務,采取大單元教學手段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幫助其在和諧、開放的學習環境中感受美術的價值,滋養心靈、健全人格。因此,廣大教師要充分關注大單元教學實踐的優勢,結合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設計,構建完整的單元教學整體,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助力其核心素養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