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美術學院教授/ 喻建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由橫山大觀和竹內棲鳳掀起的革新日本水墨畫運動,著實促進了水墨畫的發展,其功不可沒。但是令先驅們始料不及的是,作為水墨畫革新成果之一的新型日本畫的出現,卻最終導致了原有水墨畫的衰微。
日本戰敗后,西方文化藝術形態繼明治維新后再次以巨大的勢頭沖擊著日本,迅疾的社會變革也使得人們失去了許多閑散怡然的心態,無暇再過多地將目光停留在水墨暈章的世界,他們需要的是更為直觀和使心理產生震蕩的作品,這些構成了水墨畫不振的外在原因。同時,革新后的水墨畫盡管較前已有了很大的突破,但除去幾位具有創新精神的大師巨匠的作品仍能為時代所接受之外,絕大部分作品在語匯表達上逐漸落后于吸收了大量西方繪畫養分的日本畫畫家的作品,這又造成水墨畫衰退的內在原因。
于是,歷代水墨畫大師的作品呈現出變為博物館藝術的趨向,對水墨畫的研習也日漸成為人們業余的消遣游戲。如何提高水墨畫的學術地位,如何使水墨畫適應新時代的審美要求,這樣的問題便被一些具有敏銳眼光的藝術家們所注視,并著手于創新的探尋,橫山操就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橫山操,1920年生于新潟縣吉田町一位有名的醫師家中。富裕的家境并未給他帶來多少童年的歡樂,相反,側室庶子的苦澀體驗為他的內心世界添上一層悲愴。這種意緒隨著他人生的波瀾跌宕而變得愈發充滿力度和深度。他17歲立志學畫,離開家鄉只身上京,19歲進近代日本畫大師川端龍子開設的美術學校,轉年被征兵,作為侵華日軍的一分子來到中國大陸,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作為戰俘在蘇聯西伯利亞的煤礦當了5年的苦力,待他返回日本京城重操畫筆已是10年以后的事情了。30年的坎坷人生,使他對物象觀察顯出一種特有的悲烈厚重的情懷,這種情懷貫穿于他此后二十幾年的畫業中。他46歲時被東京藝術大學時期的同學摯友加山又造強拉硬拽為多摩美術大學日本畫學科教授,這時的他已是為世人所矚目的日本畫壇新生代中心。遺憾的是本該在畫壇和教壇上大顯身手的橫山操,卻在51歲時因患腦出血導致半身不遂,后雖略有好轉,但是右手已無法握筆,視畫業為生命的橫山操倔強地以左手繼續作畫。兩年后的一天他終于手握畫筆再度倒下,給后人留下一張未完成的水墨畫小品《絕筆》,這一年他才53歲。
在呵氣成冰的寒冬里,陰霾的天空下,一條靜靜的小溪已覆蓋上光滑如鏡的薄冰,在天穹的映照下反射著蒼白的寒光,小溪兩側低矮的土堤上散亂生長著茂密的叢林,雖然樹還沒有粗到難以合抱,也還沒有筆直參天,但是,光禿纖細的枝條依然奮力地向天空伸展,顯示著自身的存在感,并不粗壯的主干則相互依偎錯綜交互,構成一堵堅實的屏障。雖說在這貌似無序和外在的羸弱之中,展現出了雜木林的頑強生命力,但是畫面中顯示出的逼人寒氣,還是讓人從肌膚到內心感到一股刺骨的冰冷。
這或許正是作者在生命之燭即將燃盡之前的傾訴衷腸吧。
面對這一絕筆之作,人們不禁慨嘆萬分,上蒼何以如此過早地將一位現代水墨畫的領袖人物勾圈下去!
一顆正在發出炫眼光輝的藝術之星隕落了,但是他所率先進行的水墨畫的現代性藝術實踐卻被后人不斷地發揚光大。公允地說,他在水墨畫方面所做出探究的學術價值遠遠超過其在日本畫方面的貢獻。所以,美術史家認為:
水墨的現代化是自橫山操始,他是用毛筆文明挑戰的最初的畫家。……若沒有橫山操的存在,水墨的創新便無從談起。
然而,如果翻開橫山操的作品集便會發現,他早中期作品不但是地道的以色彩為主的新日本畫,而且很有洋味兒,不少作品中可以看到西方表現主義繪畫影響的痕跡。就在人們注視著他這匹黑馬在日本畫的世界里馳騁的時候,過了不惑之年的他卻如夢初醒,掉轉馬頭,在水墨畫的黑白世界里找到了自己的最終位置。
“水墨是今日繪畫再生的旗手,但要想廣布于世界,則有必要使其具有時代性。”橫山操以他過人的藝術感受力和判斷力給水墨畫下了這樣一個很具有指導意義的結論。
《雪原》就是作者在這樣一種心態下創作的一幅近兩米半高,約六米長的杰作。在作品中,他以現代人的意識,深刻地探討了水墨在表現裝飾性和現實性上可能拓展的空間問題。放眼望去,廣袤平原被皚皚的白雪覆蓋成一派無際的、聚散有致的冬木寒林以及凍皺的池塘河灣,地平線盡頭處更有一抹狹長厚重的赭墨,暗示著綿亙的林海雪原。透過單純的色彩,簡練的構圖和凌厲的筆法,使我們體味到了一種靜謐而稍感壓抑的意境。或許他在創作此幅畫時回想起北國隆冬季節里的童年往事,抑或追憶到在大雪漫天中西伯利亞做苦力的蹣跚背影。

2.橫山操 飛雪
雖然畫中荒寒寂寥的意境極具悲憫情懷,利用墨色變化形成的黑白關系調控方式也是水墨畫的自家面貌,但是,橫山操在這里巧妙地利用了平面構成中的聚散原理,借助一排排一簇簇樹木的間隔形成了黑白色彩與空間節奏,又正是這種節奏舒緩而悠長的變化方式與空間透視,將寥廓的寒原推延至遙遠的天際。而作者正是旨在誘導觀者追隨著這個視線完成了一次心靈修煉之旅。自古多情悲寂寥,這種隱含在畫中的悲天憫人意求在向人們訴說著作者豪放與纖細的矛盾情懷,同時也成為橫山操安靜地傾吐內心世界的獨白。
橫山操半路出家,卻能如此嫻熟地操縱水墨語言表達深邃意境,不能不令人嘆服。不過,他對水墨畫所做出的創新實踐與橫山大觀等前人有所不同,橫山大觀是舊瓶裝新酒,古曲新唱,而橫山操則是將傳統僅視為一個參照系,尋求建立一套新的藝術語言。為此,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里專心于水墨畫的創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3.橫山操 雪原

1.橫山操 絕筆

2.橫山操 信濃路

3.橫山操 立山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