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鳳 王瑞華 劉小麗
(河南省項城市中醫院 項城 4662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和氣道高反應性為特征的異質性疾病,常由宿主因素和環境因素所導致[1~2]。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喘息、胸悶、氣急、咳嗽等癥狀,嚴重者短時間內會出現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3]。糖皮質激素、抗生素、支氣管舒張劑是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的常用手段,雖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藥效作用時間短,仍有部分患者經充分治療后未達到預期效果,亟待進一步改進治療方案。中藥治療能針對具體病因、證候辨證施治,且相比西藥,中藥毒副作用小,不良反應少,患者治愈后復發率低。中藥方劑往往具有多有效成分、多治療靶點和多種作用,治療效果突出。傳統的麻黃附子細辛湯能助陽解表。本研究探討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輔助治療老年寒哮證支氣管哮喘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20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期間就診于醫院的129 例老年寒哮證支氣管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4 例和實驗組65 例。對照組男38 例,女26 例;年齡60~76 歲,平均(69.71±4.80)歲;病程1~6 年,平均(3.52±0.78)年。實驗組男37 例,女28 例;年齡61~77 歲,平均(70.25±5.10)歲;病程1~6 年,平均(3.43±0.85)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20201015)。
1.2 診斷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4]參考《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2016 年版)》有關內容。(1)反復發作哮鳴、喘鳴,或可能伴有胸部脹悶感或咳嗽,早晚常有加重的情況;(2)發作時雙肺可聞及散在或彌漫性高調的哮鳴音,呼氣時間延長;(3)支氣管舒張試驗或激發試驗陽性。符合(1)、(2)中的任意一條,且符合(3)即可確診。
1.2.2 中醫辨證標準 參考《中醫內科學》[5]中寒哮證有關內容。(1)主癥:咳嗽、咯痰、喘息、哮鳴、氣短;(2)次癥:胸悶憋氣、形寒肢冷、渴喜熱飲;(3)舌脈:舌苔白滑,脈弦緊或浮緊。符合主癥3 條、次癥2 條,并結合舌脈即可確診。
1.3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及寒哮證辨證標準;年齡≥60 歲;處于疾病穩定期;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類疾病患者;對本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反應的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惡性腫瘤患者;合并肝、腎等臟器嚴重衰竭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止咳平喘、解痙、吸氧、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30987),霧化吸入,2掀/次,0.1 mg/次。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方劑組成:麻黃6 g、附子9 g、細辛3 g、干姜5 g、桂枝5 g、半夏5 g、紫蘇子10 g、桔梗10 g、五味子10 g、款冬花10 g、甘草5 g。1 劑/d,水煎2 次,取濃煎汁300 ml,分2 次服用。兩組均治療8 周。
1.5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根據《老年人支氣管哮喘診斷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6]擬定。治愈:患者的雙肺哮鳴音和喘促完全消失,未顯現伴隨癥狀和體征,中醫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改善≥90%;顯效:患者的相關癥狀雙肺哮鳴音和喘促基本消失,但仍存在部分伴隨癥狀和體征,60%≤中醫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改善<90%;有效:患者的雙肺哮鳴音部分消除,喘促及伴隨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30%≤中醫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改善<60%;無效:患者的雙肺哮鳴音明顯、喘促無明顯改善,伴隨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中醫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改善<30%。(2)中醫癥狀積分。治療前1 d、治療8 周后,對兩組患者中醫癥狀進行評估,包括咳嗽、咯痰、喘息、哮鳴、氣短。無癥狀為0 分,輕度為1 分,中度為2分,重度為3 分。(3)哮喘發作次數。記錄兩組白天、夜間哮喘發作次數。(4)肺功能指標。治療前1 d、治療8 周后,采用肺功能儀(德國格萊特,型號:Bodystik)檢測患者第1 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中段平均流速(MMEF)水平,計算第1 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心悸、嘔吐、頭暈等。
1.6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哮喘發作次數、肺功能指標等)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中治愈3 例,顯效15 例,有效24 例,無效22 例,總有效42 例。實驗組中,治愈10 例,顯效23 例,有效27 例,無效5 例,總有效60 例。實驗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2.31%(60/65),高于對照組的65.63%(42/64)(χ2=12.308,P=0.000)。
2.2 兩組哮喘發作次數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白天、夜間哮喘發作次數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哮喘發作次數對比(次,±s)

表1 兩組哮喘發作次數對比(次,±s)
夜間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白天治療前 治療后64 65 t P 6.24±1.36 6.21±1.35 0.126 0.900 3.02±1.02 1.01±0.58 13.785 0.000 3.88±1.22 3.84±1.24 0.185 0.854 1.86±0.82 0.46±0.22 13.288 0.000
2.3 兩組中醫癥狀評分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咳嗽、咯痰、喘息、哮鳴、氣短積分及總積分分值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中醫癥狀評分對比(分,±s)

表2 兩組中醫癥狀評分對比(分,±s)
喘息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咳嗽治療前 治療后咯痰治療前 治療后64 65 t P 2.23±1.04 2.21±1.02 0.110 0.912 1.28±0.56 0.66±0.34 7.614 0.000 2.44±1.22 2.42±1.20 0.094 0.925 1.36±0.62 0.69±0.41 7.250 0.000 2.46±1.25 2.44±1.23 0.092 0.927 1.42±0.59 0.52±0.40 10.155 0.000總積分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哮鳴治療前 治療后氣短治療前 治療后64 65 t P 2.28±1.14 2.29±1.15 0.050 0.961 1.33±0.57 0.56±0.34 9.335 0.000 2.15±1.25 2.21±1.24 0.274 0.785 1.32±0.42 0.47±0.34 12.643 0.000 13.66±2.88 13.64±2.86 0.040 0.969 7.69±1.02 3.06±0.88 27.617 0.000
2.4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FEV1、FEV1/FVC、MMEF、FV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s)
FVC(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實驗組組別 n FEV1(L)治療前 治療后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MMEF(L/s)治療前 治療后64 65 t P 1.22±0.54 1.20±0.52 0.214 0.831 2.18±1.40 3.58±1.68 5.138 0.000 51.98±2.04 52.04±2.08 0.164 0.869 62.16±10.12 78.02±12.45 7.932 0.000 1.42±0.32 1.44±0.30 0.366 0.715 1.61±0.41 1.99±0.68 3.836 0.000 2.33±0.45 2.25±0.47 0.987 0.325 2.90±0.69 3.38±0.73 3.837 0.000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中出現心悸2 例,嘔吐2 例,頭暈2 例,共計6 例。實驗組中出現心悸3 例,嘔吐1 例,頭暈3 例,共計7 例。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69,P=0.793)。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疾病,主要特征為氣道出現慢性炎癥。引起支氣管哮喘的因素有遺傳因素、藥物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外界環境強烈刺激等[7]。支氣管哮喘可導致老年人呼吸能力下降,久而久之呼吸道異物累積,影響呼吸功能,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造成極大不便[8~9]?,F臨床治療該病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抗生素、支氣管舒張劑等藥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進展,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但考慮該病發病機制復雜,部分老年患者往往經充分治療后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有待進一步改進治療方案。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人?、咯痰、喘息、哮鳴、氣短積分及總積分分值均低于對照組,白天、夜間哮喘發作次數均低于對照組。提示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聯合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能夠有效減輕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哮喘發作次數,提高治療效果。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是一種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激素,能夠提高平滑肌細胞和溶酶體膜的穩定性,抑制抗體合成,阻斷組胺等過敏活性介質的釋放,減輕使支氣管產生收縮的物質生成,從而改善支氣管平滑肌收縮情況,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發揮治療效果,降低哮喘發作次數[10],但單純應用該藥作用較為局限,療效欠佳。
支氣管哮喘屬中醫學“咳喘、哮喘”范疇,如《金匱要略》曰:“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該病多因患者過食肥膩、憂思過度、偏食偏嗜、過度勞累等引起,加以患者年老,機體正氣虛弱,對抗外邪能力下降,邪之所湊,其氣必虛[11];此時遭受風、寒、濕邪侵襲,侵犯肺衛,引動伏痰,痰氣膠結,阻于肺絡,發為呼吸困難、氣促、咳嗽咳痰等。綜其病機,應以助陽解表、祛濕散寒、潤肺化痰為治法。附子溫經助陽,以鼓邪外出,輔以細辛,外解太陽之表,內散雙陰之寒,既能助麻黃發汗解表,又助附子溫經散寒,共起祛濕散寒、溫經助陽之效,為君藥。干姜辛熱燥烈,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桂枝辛甘溫煦,能發汗解肌,外散風寒,二藥相配,散寒之力尤甚;紫蘇子擅長降氣化痰,氣降則痰消,配以半夏,增強鎮咳祛痰之效,共為臣藥。桔梗能宣利肺氣,有引藥上浮入肺的作用,又有升提肺氣的作用;款冬花降氣化痰而偏于止咳,五味子止咳喘而功在斂肺氣,相配能降氣斂肺止咳,共為佐藥。以甘草為使藥,即可祛痰止咳,又可和中緩急、調和諸藥。諸藥相配,共起祛濕散寒、鎮咳祛痰、助陽解表之效,使痰濕得以祛除,肺氣得以宣發肅降,協同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治療,可有效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降低哮喘發作次數。
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發病后可導致呼吸道黏膜上皮完整性被破壞,刺激物引起呼吸道內炎癥反應,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導致通氣道狹窄加重,嚴重損害呼吸系統,導致肺功能降低,臨床可表現為FEV1、FEV1/FVC、MMEF、FVC 水平降低[12]。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實驗組患者FEV1、FEV1/FVC、MMEF、FVC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聯合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能夠有效提高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能夠通過提高支氣管平滑肌和炎癥細胞對β2激動劑的敏感性,減輕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從而提高肺通氣,幫助患者恢復肺功能,但單純應用該藥作用局限,效果欠佳。麻黃附子細辛湯中,麻黃有效成分麻黃堿能夠通過作用于支氣管平滑肌β 受體、支氣管黏膜血管平滑肌α 受體,發揮松弛平滑肌,收縮血管,降低血管壁通透性的作用,進而有效提高患者肺通氣功能[13];細辛揮發油成分能夠通過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 表達,降低鈣黏蛋白水平,改善肺部膠原蛋白沉積情況,進而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14];半夏有效成分能夠抑制炎癥信號通路,發揮抗炎活性,減輕炎癥反應,改善因炎癥反應造成的肺組織損傷,進而改善患者肺功能[15];桔梗水提取物能夠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量,促使支氣管痰液排除,減輕氣管堵塞情況,進而有效改善肺通氣功能[16]。本研究中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癥狀輕微,對患者及治療過程均無影響,提示聯合用藥安全性高。綜上所述,麻黃附子細辛湯加減聯合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能夠有效減輕老年支氣管哮喘患者臨床癥狀,降低哮喘發作次數,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性高。本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在于:未進行長期隨訪跟蹤調查,有待后期研究加以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