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王永晴 任曉霏
(江蘇大學文學院,江蘇鎮江 21200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國家最重要的軟實力之一。長久以來我國大力支持優秀文化的海外傳播工作,鼓勵中華文化走出去。在以往的文化傳播模式中,主流媒體占據核心地位,但其傳播主題較為宏大、政治色彩較濃[1],由于價值觀的不同和文化差異的存在,海外受眾有時很難產生共鳴,甚至會造成誤解,加深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加之新冠疫情的影響,我國很多線下文化傳播工作無法順利開展。新時代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社交平臺逐步崛起,使得信息的傳播方式以及主體發生較大變化,自媒體的地位逐步上升,個體擁有了更多的發聲機會,信息傳播的受眾面也越來越廣泛。短視頻作為最熱門的自媒體形式之一,憑借其新奇的主題、豐富的內容以及吸睛的封面,得到了大批網民的追捧,大眾的注意力由主流媒體更多地轉向了自媒體[2]。
一方面,一部分自媒體博主,利用新媒體發展的優勢,憑借高質量的視頻創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效海外傳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以“李子柒”為例,她采用平民化視角記錄詩情畫意的鄉村生活,向觀眾展示了中國特色的“古食古香”以及海外網民了解甚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了極大的認可[3]。另一方面,一些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游玩、創業,積極融入中國社會,利用自媒體短視頻記錄他們的所見所聞,他們以“在華外國人”的角度看待中外文化差異,能夠激發海外觀眾的好奇,更清晰地在視頻里展現東方特色,幫助他們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改變對中國的刻板印象。以自媒體博主“我是郭杰瑞”為例,他以探店、街頭采訪的形式記錄日常生活,展現中國特色美食美景和習俗,內容新穎,吸引了大批外國網民觀看。與主流媒體的“高冷”不同,自媒體博主以平民化視角、新奇的內容形式以及有趣的表達方式向海外傳播中國文化,更容易被海外網民接納、產生共鳴。
國際中文教育需要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相結合,不僅要教外國人學會漢語,更要向外傳播中華文化,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形象,提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自媒體短視頻的成功經驗對于當前國際中文教育的文化傳播具有較好的借鑒意義。
自媒體的興起使越來越多的個體可以在社交平臺分享生活、表達自己的觀點。當下最熱門的創作類型為短視頻,時常較短,加之其豐富有趣的內容、高互動性以及平民化視角,很好地滿足了當前快節奏社會生活背景下觀看者的碎片化式娛樂。
2021年2月2日,李子柒刷新了“YouTube中文頻道最多訂閱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4],她受到了千萬海外網民的稱贊,并被譽為“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作為極具東方特色的古風美食自媒體創作者、中國非遺文化的傳承者,李子柒用短視頻向海內外觀眾呈現了中國特色美食美景美物,共享一場富有詩意的文化盛宴。李子柒短視頻的顯著特點就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東方古典美。首先是人美,李子柒有著標志溫婉的東方面孔,飄逸的黑色長發,身著古風衣裳,自己本身就是一道風景。其短視頻都是記錄自己專注做事,無論是美食的烹飪還是手工藝品的打造,都展現了智慧、勤勞、樂觀的中國傳統女性魅力。李子柒和奶奶日常生活的畫面流露出濃濃的祖孫情,展現了中國人孝順恭謙、善良溫婉之美[4]。其次是景美,視頻的拍攝場景分為庭院居住環境和鄉村自然環境。李子柒的農家小居是經典的中式建筑,古樸的平房、被藤蔓纏繞的涼亭、種著豐富花果蔬菜的庭院以及由綠竹做成的圍欄,有著能夠安撫人心的煙火氣息。在住宅外,有李子柒親手種下的桃林和她辛勤耕作的農田,這些場景在拍攝手法和濾鏡的加持下,突顯出濃濃的中國風,如同世外桃源一般。李子柒短視頻帶領海外觀眾走進中式田園生活的情境,使其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并表達了高度的贊美。由此可見,李子柒短視頻在文化海外傳播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美國猶太人Jerry Kowal在多個海內外多個社交媒體平臺創建了名為“我是郭杰瑞”個人自媒體賬號。郭杰瑞來到中國臺灣學習,自身經歷了跨文化適應的過程,很好地接受并喜愛上了中國美食及中國文化,他對自己的定義為“文化博主”,希望發揮橋梁作用,向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讓西方世界了解真實的、全面的中國。初期他的視頻選題多為中國美食以及向觀眾介紹真實的美國為主,后期他將注意力轉向中國文化和社會民生并將中美的差異之處進行對比,通過街頭采訪等互動場景展現中國普通民眾的思想觀念、精神風貌,給海外觀眾樹立了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國形象,視頻氛圍輕松幽默,讓受眾樂于了解真實的中國社會現狀以及中華文化,打破西方不良媒體給海外觀眾造成的對中國的刻板印象[5]。其視頻主題涉獵范圍較大,內容客觀真實,形式新穎且有一定科普性。在新冠疫情初期,郭杰瑞利用短視頻以街頭采訪、實地探訪的方式展現美國疫情現狀。2019年至2021年,郭杰瑞均入選成為“嗶哩嗶哩”年度百大UP主。與此同時,央視頻道多次邀請他進行遠洋視頻直播、與中國主持人對話,并以“全球抗議第一線”進行推薦,郭杰瑞在海內外的人氣與流量進一步擴大。郭杰瑞憑借其幽默風趣的視頻風格、嚴謹客觀的視角以及尊重各國文化的態度在眾多“在華外國人”自媒體博主中脫穎而出[6]。
自媒體短視頻是當下最時興的傳播信息的方式之一,因其主題內容的多樣性和趣味性有效吸引著全球觀眾了解中國的美食美景和傳統文化。自媒體博主用鏡頭客觀真實地展現了現代中國景象,短視頻在傳統文化海外傳播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7]
當前,我國主要以剛性方式對外傳播傳統文化,剛性傳播有較強的公開性和功利性,有確切的目標、嚴密的組織和規范的傳播準則,主流媒體通過剛硬的態度和方式力推國家主流文化,在傳播信息上占有較高地位[8],使向海外傳播的文化主題宏大且具有權威性,較難引起海外民眾的共鳴。這種方式在后疫情時期下傳播效果也受到較大的影響,而新興的自媒體短視頻是對主流媒體對外傳播的一種有益補充。柔性傳播注重挖掘隱藏在文化下的某些特質的傳播邊際內容,以含蓄的方式傳播文化,拉近與海外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獲得其認同,使中國文化真正走進受眾內心[9]。李子柒短視頻以柔性傳播方式宣傳中國文化,讓海外受眾在觀看內容的同時感受到視頻言外之意,對中華文化產生更多想象,給予受眾對中國文化的豐富體驗,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10]。李子柒、“我是郭杰瑞”憑借自媒體的社交屬性使短視頻產生較大的影響力,滿足大眾輕松迅速獲取資訊的需求,幫助海外網民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文化的信息。
李子柒短視頻著眼于鄉村田園,采用平民化視角記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將文化與生活點滴糅合在一起,自然地展示了璀璨的華夏文明[11],李子柒短視頻沒有直接對田園生活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贊頌,而是在一個個平凡有煙火氣的故事中向觀眾娓娓道來,這更能打動海外網民,更好地實現文化海外傳播[12]。在視頻《西瓜和葡萄的一生》中,畫面從生機勃勃的春天開始記錄,李子柒在菜園里種下西瓜種子,在鄉間小道兩旁栽下葡萄苗,在立夏時節搭好葡萄架,終于在盛夏收獲了西瓜和葡萄,她用傳統釀酒工藝將葡萄制成葡萄酒,用西瓜皮入菜烹飪做成了精美的食物,和奶奶、鄰居一起分享瓜果菜肴和佳釀,畫面溫馨。不同于高調且帶有強目的性的傳統傳播模式,李子柒視頻沒有直白地贊美中國傳統文化,視頻運用柔性傳播的方式含蓄地在細節里展現了中國的仁愛孝悌、謙和好禮的傳統美德,也展現了勤勞、智慧、善良的中國傳統女性形象,生活在現代化城市的許多外國網友在李子柒的視頻里得到了心靈的慰藉,滿足了對如詩一般田園生活的向往,讓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多的參與感[13]。
李子柒短視頻在拍攝手法方面也有考究,從聽覺方面看,視頻大量收錄了鳥叫蟲鳴、溪水潺潺等大自然之聲,配以古風背景音樂,讓海外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中國田園生活的閑適悠然,視頻里沒有過多的語言或文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海外網民的理解難度。從視覺方面看,視頻采用延時攝影以及蒙太奇等拍攝技巧,利用鏡頭語言讓海外網友直觀感受東方風情,在視頻《黃豆醬油》中,李子柒用11分鐘的短視頻高效地為觀眾呈現了為期一年的中國田園農耕生活,通過延時攝影記錄黃豆的發芽、結果等重要時刻,運用視頻剪輯技術將黃豆的生長、人工采摘和烹飪的畫面進行組合,近景拍攝李子柒勞作的神情和動作、和奶奶的溫情互動,將遠景拍攝的藍天白云、花草樹木穿插在黃豆的生長過程中,有一種淡然悠遠的意境。充分展現了中華美食歷史的悠遠、中國女性溫婉賢淑和勤勞智慧的形象,海外受眾通過李子柒短視頻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及鄉村田園生活的美好,促進其了解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李子柒懂得拿捏分寸,抓住了受眾在“快節奏”生活方式下向往自然田園生活的內心需求,拉近與觀眾的心理距離,真正走進其內心,實現了中國文化的對海外受眾的精準傳播[14]。
以他者視角傳播中華文化能夠使海外受眾在其認知情景中進行多元的交流與互動,提升海外受眾對中國文化的接受程度。郭杰瑞通過拍攝線下探店、街頭采訪等形式的短視頻展現了在華外國人視角下的中國現代風貌以及文化差異帶來的思想碰撞和新奇體驗。在風格內容方面,郭杰瑞的視頻幽默風趣,以中外文化不同點為主題,他通過夸張的表情、動作增加視頻趣味性,拉近了大眾和文化的距離。除了分享自己在中國的新奇體驗外,郭杰瑞還會拍攝真實的中國社會現狀,以客觀的角度澄清西方媒體對中國的不實言論,讓海外觀眾進一步了解真正的現代中國[15]。在視頻《實拍中美防疫區別》中,郭杰瑞記錄了從嚴格的入境要求到落地酒店隔離再到真實場景中中國人的自覺防疫意識與行動,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商場、大街小巷的人流量已經恢復到常態化,這對西方不良媒體造謠中國疫情嚴重進行了澄清,有效地將中國人舉國同心、命運與共的傳統精神進行了海外傳播。在傳播時效方面,與以往主流媒體傳播文化的流程不同,通過新興的互聯網社交平臺發布短視頻更加便捷迅速,視頻時長較短,滿足了當下快節奏社會生活背景下觀眾的碎片化娛樂。郭杰瑞以華外國人的身份真實客觀地反映中國社會環境和問題,用“他者”視角更容易打破思維定式,符合海外受眾的期待,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對中國的偏見。中國傳媒大學孫英春認為,互聯網讓平民大眾擁有更多發聲的機會,以前是精英階層的人擁有更多機會表達觀點,現在各個國家的平民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流互動,多種聲音融合在一起才能構成真正的包容萬象的中國景象。
近年來,我國文化海外傳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傳統的文化海外傳播途徑受到較大阻礙;隨著互聯網社交平臺的崛起,作為傳統傳播途徑的一種有益補充,自媒體短視頻在文化傳播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功,通過分析李子柒和郭杰瑞短視頻在海外傳播概況,總結出利用“他者”視角和柔性傳播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平臺的啟示,提升我國傳統文化對外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