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綱要》強調,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本規劃綱要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國家水網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規劃期為2021年至2035年。
《規劃綱要》指出,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貫徹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統籌發展和安全,系統謀劃、整體協同,精準補短板、強弱項,優化水利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發展模式,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為目標,以完善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水生態保護治理體系為重點,統籌存量和增量,加強互聯互通,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黑龍江省堅持多渠道增加投入,分類督導項目建設、嚴守工程質量監管,持續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2022年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1123.57萬畝,任務完成率102.1%,全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0265萬畝。堅持農機農藝結合,探索建立以秸稈翻埋、碎混、少免耕秸稈覆蓋還田為核心,配套應用米豆輪作、深松整地、糞肥還田等措施的黑土地保護利用綜合技術體系,增加土壤有機質,創建肥沃耕作層。2021年度,秸稈還田利用率70%以上;2022年,實施保護性耕作2553萬畝。通過嚴把源頭治理、推行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和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科學有效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推廣應用種肥同播、水稻側深施肥、微生物肥料等新技術和新肥料,全省農村新增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4000萬畝次,全省主要農作物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全省農作物病蟲疫情監測點達4000個,建成了全國唯一的農田全覆蓋的農作物病蟲疫情在線監測預警體系。
近年來,青海省農業農村系統緊緊圍繞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積極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強鎮,推進農牧業園區化、集群化發展,現代示范引領步伐不斷加快,呈現出科技引領作用強、綠色發展優勢明、主體培育帶動強、特色優勢品牌亮的特點。據統計,目前全省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已成立農牧民專業合作社822家,帶動農牧民20.76萬人。
目前,全省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7個。全省60%的市州級以上龍頭企業都融入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中,以“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公司+家庭農場”等形式,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做大做強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各產業園與6家高等院校、12家重點科研院所合作,獲得4項國家級科技成果、9項省級重大科技成果,教育培訓高素質農民5200余人次。
全省已建成的3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扶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省級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等各類經營主體達到71家,建設各類加工生產線74條,新培育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帶動農牧民累計達到3.05萬戶;已建成的15個產業強鎮,農業總產值達到46.52億元,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7.2億元,從業農牧民達10.7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