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珍 古田縣人民政府城東街道辦事處
在財政部門的推行下,一體化系統在2021 年上線,這一項舉措就基層事業單位來講,有著很大的現實意義,讓預算管理合理化水平得以提升,有利于優化治理體系。但系統在運行中,還有著一定的操作問題,唯有持續更新升級,方可持續改善系統使用人員的體驗,更好發揮系統的運用效果。對于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來講,它是按照財政制度要求,以“業務規劃+技術保障”的形式,構建財政信息化管理平臺。此平臺產生了業務銜接、反饋的閉環架構,進而達到對財政資金進行動態監管的目的。
管理一體化融入了若干業務系統,項目庫是源頭,健全預算安排體系,優化預算管理模式。系統構建是頗具前瞻性的預算機制,有助于強化財政資源統籌,產生大統籌局面。
1.全面性
系統內容有著廣泛的特征,通過該系統,能夠掌握預算單位的數量和類型。比如離休人員、單位職責、立項依據等。基于信息查詢能全方位體現財政收入及支出,掌握預算資金利用情況,能全程監控預算指標執行。
2.規范性
在使用流程上,需要填報項目庫內容并列入預算,完成所有階段的審批流程產生指標之后,方可安排支出[1]。沒有預算不能支出,彰顯了剛性約束原則。同時,流程規則的設置也彰顯了預算管理體系,規范預算實施的流程。此外,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除了考慮所需資金投入,也重視所需投資,可以強化對年度預算的約束,確保預算平衡。
3.信息化特點
在該系統中,能夠使用查詢功能,全方位把握財務信息,比如資產、支出及預算實施狀況。利用報表平臺,能夠掌握預算批復及實施信息,也能基于系統查詢獲取公開信息。提升預算公開的精準性,降低工作量。并且,上級部門能夠借助該系統,第一時間了解下屬部門財務狀況。
1.促進互通,達到資源匯聚及共享
長期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均存在獨立業務系統,比如會計核算系統。即便已經自成體系,但一些未設計開放端口,雖然設有端口,也不能和其他系統兼容。政府部門出臺預算管理一體化規范,對業務系統進行整合,避免出現信息孤島,進而達到數據信息共享。
2.節約人力、物力,提升工效
由于經濟及財政收支差異,各地區信息化建設有著一定的差異,系統所供需的信息存在重疊部分,但業務需求不一樣,對精度要求有所不同,造成重復錄入,這除了會增加工作量,也可能會導致數據遺漏。系統把財務和業務環節嵌入其中,達到充分融合,在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也能確保數據信息質量。
3.強化預算項目和管理的銜接
從本質上來看,該系統屬于內控思想、信息技術等的融合,屬于一項創新管理。在入庫之前需進行審核,未入庫項目,不能預算;已經入庫的,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測算明細表,審核滿足要求之后才能編制預算,避免了虛報行為。并且,預算調整也需要基于模塊操作,強化了項目和管理的銜接,也達到了剛性和彈性的融合[2]。
4.鞏固廉政建設成果
在系統中,基于對預算編制、實施全程開展監控、定位,保證資金全程清晰可查。通過制定監控規則,有助于發現且糾正違規行為,降低了運行風險,也利于加強廉政建設成果。
其一,預算管理意識不強,還保持傳統預算觀念。預算管理比較煩瑣,涵蓋很多方面。一些單位領導還保持傳統思想,沒有深入認識到預算管理的價值,錯誤認為編制預算,便是為獲得有關經費,進而造成財務人員應付了事,工效不高。
其二,預算編制方式較為滯后。編制方式和預算編制質量有關,如今一些單位還使用增量預算法,針對一些長期性項目,若僅使用傳統模式開展編制,即便易于操作,便于產生剛性支出,但難以推動調整和改善,可能造成項目預算提高,有礙于創造節約型社會[3]。
其三,預算指標和目標值設置不準。因為各單位涉及的行業不一樣,工作內容較為復雜,項目有著顯著的差異性,支出也有所區別。一些單位在編制運轉類項目期間,針對目標值設置較為隨意。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鑒于利益,將指標設得比較簡單以及目標值設低,造成指標和目標值失準。
其四,預算績效自評較為隨意。如今對于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一般是制定目標之后,通過一年的推進,在第二年開展預算績效自評,之后再審核。因為有著重收入、輕支出等情況,一些單位隨意自評,影響了資金運行有效性。
其一,融入正確的預算管理思想。單位領導對該項工作的態度能決定預算管理執行效果,唯有深入認識到預算管理的價值,才會對該項工作加大投入。所以,單位領導要主動參與且安排相關人員學習有關法規,且在組織與人力方面,為預算編制及實施提供保障,推動該項工作更好開展。
其二,采用先進的預算編制手段。為了加強管理質量,就應該改進編制方法,比如選擇零基預算,此方法不受限于歷史數據,但需要一定的操作成本,特別對預測分析把握要求嚴格。所以,要根據項目的實況,有效開展可行性研究及風險預測,且實施可行的預算管理措施,讓預算編制更加合理[4]。
其三,設置合理的預算支出標準及指標。應該根據行業及類別差異依次構建清單,通過該系統,預設標準及模塊,幫助單位選擇支出標準及績效指標,且結合實況對指標和設定值進行調整,讓績效填報更科學。
其四,健全績效考核體系,加大監控力度。在預算編制方面,應該嚴肅有關紀律,健全績效考核體系,穩步促進項目實施。評價沒有達到標準時,扣減預算資金。并且,應該強化監控預算單位,防止其突擊用款。另外,預算評價結果應該和崗位晉升、績效等聯系,進而促使領導加強重視,提高職工參與預算管理的積極性。
系統數據是重大信息,其出現丟失或者被泄露,均容易造成較大損失。強化系統建設和運行,應該強化網絡安全建設。具體而言:制定數據安全防護體系,落實好終端保護;健全網絡安全管理機制,保證預警系統運行穩定;重視信息運用和保存安全的管控,落實好備份;認真開展培訓,保證一體化系統正常運行。
系統建設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系統主體架構雖然已經構建,但很多功能開發還存在不足。比如核算模塊,即便能夠智能生成憑證,不過若針對報賬單,需支付兩筆,便會產生兩張憑證,但系統難以進行合并。換句話來講,將對應一張付款單,同時需通過人工來調整序號。針對此類的運用問題,唯有結合業務需要,及時設置及健全每一項功能,方可更好體現系統價值。
如今,國內很多地方已達到一體化系統的運行,但具體運用時,常常發生界面響應慢、信息儲存不暢、信息導出異常等。伴隨系統進一步推行,模塊功能持續健全,更多的人使用一體化系統,運行數據將成倍增長。若系統擴容速度不能滿足發展要求,可能會造成服務器崩潰。所以,應該提高資金投入,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制定長效保障機制,確保系統正常穩定運行。
運用該系統時,一般配備三個U 盾,依次用來制單、審核及簽章。比如資金支付,使用1 號盾進入系統,錄入支付數據,上交審核,再使用2 號U 盾進入系統,開展審核,并且通過3號盾簽章,這樣才算這一項業務完成。系統運用的是金財網,一般僅配備一臺專用電腦。所以,應該基于此電腦分別應用各種U盾來回登錄,特別是推行集中核算的單位,U 盾使用率較大,造成電腦損壞率明顯提高,可采取指紋或者刷臉模式開展審核。
近年來,信息化系統操作更加規范,要求財務工作者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及較高的業務水平。相關部門要安排統一培訓,為系統講解一體化知識,增強預算管理能力。財務工作者應該強化知識及系統學習,積極提高個人的專業水平及綜合素養[5]。
如今,該系統和銀行系統對接不是很流暢。例如,在錄入支付信息之后,若未及時審核,資金可能難以通過銀行支付,需都刪除后,再次錄入,明顯降低了工效。系統對接不通暢,也給審核者帶來很大的壓力。所以,應該加強和銀行的溝通及協商,基于分享數據庫消除對接障礙,提高金融機構對系統的資金支付效率。
古田縣城東街道桃溪村食用菌標準化示范基地工程項目,項目實施期目標:在桃溪村新建8 個標準菇棚,主體鋼結構,彩鋼夾芯板搭建,單棚寬30 米,高5.065 米,長49.59 米,1 個;單棚寬30 米,高5.065 米,長60.35 米,1 個;單棚寬30 米,高5.065 米,長71.15 米,1 個;單棚寬30 米,高5.065 米,長72.1 米,2 個;單棚寬17.7 米,高5.065 米,長45.1 米,1 個;單棚寬32.9 米,高5.065 米,長79.8 米,1 個;單棚寬34.8 米,高5.065 米,長45.1 米,1 個;地面硬化2158.478 平方米,排水溝1063.80 米,菇棚內置菇架為鍍鋅方管及結水、配電、消防等級設施。根據差異構建清單,運用一體化系統,擬設通用支出標準及績效模板,引導事業單位從中選擇支出標準及績效指標(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及滿意度指標等),且結合工程實況來完善指標,讓績效填報更為規范,項目績效目標表更加合理。基于調試及試運行,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在項目中正式運行,已開通多個業務模塊,如預算編制及績效,實現了動態記錄,資金分配、使用實現了全程實時反映,并且也初步明確了資金監控機制。一體化系統在該項目中的推廣運行,獲得了以下良好的實踐成果。
(1)系統閉環管理全面提升財務工作效率。從系統運行來分析,將核算系統、采購系統、管理系統嵌入一體化系統,實現了組合融通。以前這些系統均是獨立運行,供應商系統沒有關聯,對運行環境有著很高要求,還需借助硬件裝置,當開展業務處理時,煩瑣的流程造成工作量大、信息化水平較低、精準率不高。從該項目中預算一體化系統的運行狀況來分析,通過系統聯通達到了閉環管控,避免了上述問題,借鑒試點經驗,根據項目實際管理需求,實現了業務活動整合,保持系統銜接暢通,實現了閉環管理。如今,預算編制、核算、采購等環節已在事業單位穩定運行,除了彰顯了內控管理需求,也保證了信息共享,實時預警業務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全面提升了財務工作效率。
(2)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達到預算規范化。項目管理是預算管理的關鍵階段,所有預算支出實施集中管理。人員類及運轉類項目,通過設置程序、數據規則自動生成,目標類項目,根據入庫、編制等列入項目庫管理。系統通過集中規則,對核算進行記錄、管控,針對預算資金指標,實現全生命周期管控,包含批復、支付、追加等的實時反映,不受限于單項指標記錄,全程自動記錄。由于系統間缺少聯通而無法進行追蹤,則要根據當下運行狀況來分析,強化了集中性要求,體現了制度剛性要求,讓每項政策通過系統設計全面落實,系統使財政預算更透明,達到了預算指標可控、可塑的全方位管理。
(3)提高指標設計的科學性。結合指標的重要性等級,強化系統指標設計的要求,例如在產生項目預算指標前,針對支出細目指標,把其設成必錄項,能防止支付不成功被退回。強化指標設計靈活性,根據本項目實況,把已設入的可選項,若后來根據實際,的確不應該有的,可立即刪除。
(4)績效監控和評價。預算績效包含多個模塊,如績效監控及自評。實施中系統智能獲取資金利用狀況、智能收集指標完成狀況。單位下發通知,確定實施填報要求,根據要求準備有關材料,填寫環節結束之后,研究分類項目圖表及判斷風險,達到過程監控、整改。根據指標庫選取指標,按照評分規則獲得指標得分與項目得分。系統基于識別項目名稱、內容等,借助評價報告模板,自動形成績效報告,達到了模板與字體統一、智能形成底稿、智能生成報告和基礎表的作用。
總而言之,一體化系統是加快財政管理機制建設、增強國家治理能力及完善治理結構的有效手段。在系統的實施運行中,在預算、考核等上還有著不足,應該持續健全系統功能、改進流程,更新版本,并且應該強化財政審核及監督、提升相關人員業務水平,方可推動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實施每一項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