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磊 云南省水文水資源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事業單位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作為公共服務機構,事業單位承擔著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領域的重要任務,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著重要作用。然而,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問題。特別是在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方面,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因此,加強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提高其效率和透明度,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價值。
1.公益性服務為主要目的
事業單位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公益性服務,如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科技等服務。其所提供的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
2.獨立法人資格
事業單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可以依法享有和承擔民事權利和義務。同時,其管理結構也具有較高的自主權,如事業單位可以自行制定規章制度、人事制度等,實現較高程度的自治。
3.資產歸屬于國家或社會團體
事業單位的資產歸屬于國家或社會團體,不以營利為目的,無私有化的傾向。這也是事業單位不具有分紅、分配利潤等特征的原因之一。
4.依賴政府財政支持
事業單位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的財政撥款,也可以通過社會捐贈等方式獲得資金支持。因此,其經費狀況與政府的財政預算密切相關,且相對較為穩定。
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以提供高等教育為主要任務的事業單位,不以營利為目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資產歸屬于國家,依賴政府財政支持。同時,中國人民大學的管理結構也具有較高的自主權,如自行制定規章制度、人事制度等。
1.性質
第一,具有專用性。財政專項資金是為特定用途而設立的,其使用范圍和用途都被限定在特定的領域或項目中,不能隨意挪用或改變用途。
第二,具有穩定性。財政專項資金通常以年度為單位撥付,資金量相對固定,穩定性較高。這也使得資金使用者可以在一定范圍內進行長期規劃和投資。
第三,具有集中性。財政專項資金通常是政府為了促進某一特定行業或項目的發展而集中投入的,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和針對性,能夠有效地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2.作用
第一,支持經濟發展。政府通過向特定行業或項目投入財政專項資金,可以促進其發展和壯大,推動經濟發展。
第二,促進社會進步。政府通過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可以支持一些社會公益事業,如教育、文化、環保等,促進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
第三,引導投資方向。政府通過財政專項資金的投入,可以引導投資方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以中國政府近年來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財政專項資金投入為例,政府通過向新能源汽車行業投入大量的財政專項資金,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推動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和壯大,引導了投資方向,促進了經濟的轉型升級。同時,這種投入也有利于推動環保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
1.資金使用效率低
事業單位在使用財政專項資金時,可能存在過度保守、審批流程煩瑣、資金使用效率低等問題。例如,一些事業單位存在對于財政專項資金使用過度保守的傾向,寧愿讓資金閑置,也不愿冒險使用,導致資金效益低下。
2.財務管理不規范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不規范也是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一個難點。例如,有些事業單位可能存在財務管理體制不完善、財務人員素質不高、財務制度不規范等問題,導致資金管理不嚴謹、賬務不清晰。
3.預算編制不科學
一些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時可能存在不科學、不合理的問題,導致資金使用不到位。例如,有些事業單位在編制預算時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實際需求,或者沒有充分評估項目的效益和成本,導致資金的使用效果低下。
4.監督機制不健全
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的監督機制不健全也是一個難點。例如,一些事業單位可能缺乏獨立的監督機構,或者監督機構的監管能力不足,導致資金管理存在漏洞或者腐敗現象。
1.工作背景
事業單位作為國家和地方政府在社會服務領域的重要承擔者,一直是財政專項資金的主要使用者。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存在種種問題,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和使用存在一些不規范、不透明、不公正等情況,嚴重影響了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和社會效益。
2.工作內容
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工作內容主要包括財務管理、預算編制和執行、資金申請和審批、項目管理、監督和評估等方面。具體來說,需要制定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強對資金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完善財務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的審批和監督機制,以及定期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評估和監督等等。
例如,某事業單位,由于缺乏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導致財務管理不規范、預算編制不科學、項目管理混亂、審批流程煩瑣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該單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制定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對資金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建立健全的審批和監督機制等等。通過這些措施的落實,該單位成功地提高了財政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和社會效益,實現了財政專項資金的規范管理。
現階段,事業單位正在逐步對財政專項資金的有效管理和使用。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現狀在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一般來說,大型的事業單位或者是在經濟發達地區的事業單位,其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相對規范,具有一定的制度化和科學化,小型的或者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事業單位,其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則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
比如,某地的某個文化事業單位在管理財政專項資金時存在一些問題。該單位雖然有財務管理人員和財務管理制度,但是因為在預算編制和執行、項目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規范、不透明、不公正等情況,導致資金使用效果不佳,甚至存在揮霍浪費的現象。該單位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強對資金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建立嚴格的項目管理制度、實行審批流程公開透明等,以促進財政專項資金的規范化管理。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該單位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資金使用效果得到了改善,同時也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好評。
1.建立制度體系
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各種管理制度、流程、工作規范、職責分工、監督評估等。在制度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不同事業單位之間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以確保管理制度的針對性和可行性。
2.加強預算編制和執行
預算編制和執行是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重要環節,必須建立起規范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制度。具體而言,應當建立起制定預算的標準、程序、時間表和監督機制,并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考核[1]。
3.加強審計監督
加強審計監督是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防止資金濫用、浪費和腐敗。要加強審計監督,需要建立起健全的審計制度,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此外,還要加強對審計結果的跟蹤、整改和落實情況的監督[2]。
4.推進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可以為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管理風險。具體而言,可以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資金流動監控系統、績效評價信息系統等,提高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和信息化水平。
比如,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體系,包括各種管理制度、流程、工作規范、職責分工、監督評估等。針對預算編制和執行,可以建立起制定預算的標準、程序、時間表和監督機制,加強對預算執行情況的評估和考核。針對審計監督,可以建立起健全的審計制度,確保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加強對審計結果的跟蹤、整改和落實情況的監督。針對信息化建設,可以建立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資金流動監控系統、績效評價信息系統等,提高資金管理的透明度和信息化水平[3]。
1.建立預算編制和執行制度
建立預算編制和執行制度,明確預算編制的程序、方法、原則和要求,包括收集預算信息、編制預算草案、初步審批、公示、修改、最終審批、執行等流程[4]。
2.加強預算編制的管理和監督
加強預算編制的管理和監督,確保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合理性。應當嚴格按照程序制定預算,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預算計劃,確定預算的使用范圍、方式、期限和限額等。同時,應當建立預算執行的跟蹤和監督機制,及時掌握預算執行情況[5]。
3.建立預算控制機制
建立預算控制機制,對支出進行嚴格控制,避免資金的浪費和濫用。具體而言,應當建立預算調整機制、預算審批機制、預算執行監督機制和預算執行評估機制等[6]。
4.加強預算信息公開
加強預算信息公開,增強財務透明度和公開度。應當建立財務公開制度,公布預算的編制、執行、審批、監督和評估等信息,接受各方的監督和評價。
比如,可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預算編制和執行制度,明確預算編制的程序、方法、原則和要求。加強預算編制的管理和監督,確保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建立預算控制機制,嚴格控制支出,避免資金的浪費和濫用。加強預算信息公開,公布預算的編制、執行、審批、監督和評估等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制定年度預算計劃、定期開展預算執行情況的評估和考核等方式,不斷完善預算編制和執行工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7]。
1.建立監督和評估制度
建立監督和評估制度,明確監督和評估的程序、方法、內容和要求,包括監督和評估的對象、方式、時機和標準等[8]。
2.加強內部控制和審計
加強內部控制和審計,通過制定財務管理制度、完善會計核算制度、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等方式,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督和審計。內部審計機構應當對財務專項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提出整改建議[9]。
3.強化外部監督
強化外部監督,包括政府監管、媒體監督、社會監督等。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對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加強對資金的審計和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媒體應當加強對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報道,公開曝光財務違規行為,推動事業單位加強自身管理。社會各界應當積極參與到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監督中來,通過舉報和投訴等方式發現問題,推動問題得到解決[10]。
4.建立評估機制
建立評估機制,對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各項工作進行評估和考核。評估內容應當包括預算編制、資金使用、財務公開等方面,評估結果應當作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依據。
比如,可以建立醫院財務管理內部審計機構,對醫院財務專項資金的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提出整改建議。同時,加強政府監管,政府監管部門應當對醫院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加強媒體監督,通過報道公開曝光醫院財務違規行為,推動醫院加強自身管理。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到醫院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監督中來,通過舉報和投訴等方式發現問題,推動問題得到解決。建立評估機制,對醫院財務專項資金管理的各項工作進行評估和考核[11]。
通過對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研究,本文發現了財政專項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對策。其中,建立規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強預算編制和執行、加強監督和評估等措施,都能夠有效提高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水平,促進其在國民經濟中的發展和進步。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數據來源的局限性、樣本數量的不足等,這些都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加以改進和完善。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形式和內容也將面臨新的變化和挑戰,因此,未來的研究也需要進一步關注這些新的問題和現象,以促進事業單位財政專項資金管理的不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