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艷紅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立德樹人的思想觀念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與深遠的影響。“成才先成人,立人先樹德”這一思想觀念,引導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既要傳遞學科知識,又要重視德育培養,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成果。道德與法治作為一門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與道德素養的重要課程。基于此,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當深入理解立德樹人目標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必要性,并且運用科學策略,探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踐路徑。
一、立德樹人目標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必要性
(一)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大量的多元化信息與觀點涌現在了學生的眼前,部分學生由于缺乏明確的是非觀念,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蠱惑,走入思想的“歧途”。為防止這一問題的出現,以立德樹人為導向開展道德與法治教學就顯得重要且必要。首先,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容,并且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其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目標,不斷開拓教師的視野,讓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圍繞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充分利用不同時代、不同領域的德育資源,在豐富課程內容的同時,又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特點相切適,讓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念,指引學生走上正確的成長道路。
(二)適應課標發展需求
在新課程與新課標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學應當順應時代發展的腳步,符合當前的人才需求趨勢,培養出真正有利于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思想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運用與落實,在極大程度上滿足并適應了現代道德與法治課程發展的需要,強調了德育對學生成長的重要價值,致力于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可以說,立德樹人已經成為德育工作的核心理念,也為道德與法治的教學設計指明方向。
二、立德樹人視閾下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實踐路徑探究
(一)建構立德樹人的教學體系
在立德樹人視閾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當在革新教育觀念的同時,充分挖掘、分析教材與教學內容的特點,通過創新與科學的設計讓立德樹人思想恰切、合理地融入課堂。
首先,為保證教學實踐的效率與成果,推動立德樹人思想觀念的貫徹落實,教師就應當確立課程教學目標,并圍繞著這一目標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將教材中的知識要點串聯在一起,幫助學生搭建起思想網絡。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確定每一節課學生所要學到的知識、培養的能力、收獲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并且運用科學的策略進行展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地滲透德育思想,使這一思想意識貫徹在課程系統之中,并且在課程系統的發展下得到落實與推進。其次,立德樹人的思想觀念只靠單一的理論式說教是難以深入人心的,因此,教師應當豐富教學的形式與內容,通過科學合理的策略來推動教學成果的發展。在道德與法治的教材中,我們不難發現每單元、每課都有生動的圖片以及大量的事實案例來輔助學生的理解,教師就可以在這一基礎上進行補充,增設實例探究、課堂討論等環節,并且運用信息技術豐富課程內容。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革新教學形式,通過線上教學、生活實務等方式推進課程延伸。
(二)創設真實情境,增強教學成果
想要讓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切實的落實與推進,教師就應當在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的同時,將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能夠從現實生活中增強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又能夠從德育視角出發品評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物,讓正確的道德觀念真正深入學生的心中,指導學生的成長與生活。基于此,教師就應當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創設出真實的教育情境,讓教學活動更具備實踐指導的意義與價值,從而增強教學的效率與成果。
(三)做好課后延伸,培養應用能力
優秀的教學設計不能夠僅局限于課堂,如果學生的學習活動只拘泥于課堂,而缺乏應用的機會與能力,那么這樣的教育便是“失敗”的教育,更無法促進立德樹人思想的貫徹落實。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社會即學校”,基于此,教師就應當將開拓視野,放眼于教育工作的課后延伸,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深入理解道德教育。
以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做聰明的消費者》的教學為例。在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保護自己。當學生購買到假冒偽劣產品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運用正確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利。當家庭成員作為消費者的權益被侵害時,學生也可以建議他們拿起法律的武器,避免沖動行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應用類作業。
(四)注重多元評價,促進全面發展
在傳統的評價模式中,教師經常將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果上,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態度,這一評價模式不符合當前立德樹人的思想導向。基于此,作為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讓教學評價能夠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為學生思想觀念的發展指明方向。
首先,教師應當在課堂上采用激勵式話語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分析與思考,在優化教學效果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信心。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作出長期性整體評價,比起每一課的學習成果,教師更應當關注學生的階段性成長,幫助學生及時調整狀態,揚長避短。再次,教師應當深入把握、重點關注學生在生活中的具體表現,當學生做出遵守班級紀律、積極幫助他人、主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與義務等行為時,教師應當及時予以夸贊,讓學生意識到應當用所學知識指導生活。最后,構建一套科學化的評估模型,要求師生之間進行良性的交互。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建立多元化的評估體系,建立健全的評估制度,使學生的品德素質得到更好地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立德樹人在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意義與積極的影響,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其重要的意義與價值,樹立創新意識,運用科學的策略,通過構建立德樹人教學體系、創設真實教學情境、做好課后延伸以及注重多元評價等方式,讓立德樹人真正發揮實效,讓道德教育的成果真正深入每一個學生心中。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