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鮮容
大單元學歷案注重“教學評”一致性,具有鮮明的情境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符合新課標對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要求。本文以“英雄花開英雄城”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學歷案為例,詳細說明緊扣地域特色來創設大單元學習情境的優勢,為語文學科單元學歷案的構建和實施提供案例參考。
一、結合地域特色創設大單元情境
1.挖掘地域特色
木棉花為廣州的市花,歷來被視為英雄的象征,木棉又叫做英雄樹,深受當地人喜愛,象征著廣州發展的蓬勃生機,激勵著人們報效祖國的豪情。廣州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深厚紅色基因的英雄城市,結合單元主題來創設相關情境,設立相關任務驅動,引導學生傳承弘揚紅色文化,賞英雄花、游英雄城、傳英雄志氣、弘英雄氣,是語文教學教研的任務。
2.梳理教材內容
通過研讀新課程標準和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材內容,我們發現第四單元圍繞“理想和信念”的單元主題來組織,教材通過4篇課文、綜合性學習和語文園地三個板塊呈現了英雄的氣節和民族精神,最終通過習作“抒心愿”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同時,在教學中,要求落實“關注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習作時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三個語文要素。在教研過程中,我們展開了對教材的橫向分析和縱向分析,關注到“革命文化”這一人文主題在小學教材中的螺旋發展,意識到教材的編排意圖是旨在促進學生在一個個革命文化主題學習中展開對話和思辨,并不斷自我構建,最終實現真正的文化理解和認同。
3.構建大單元情境
基于以上分析,我們嘗試構建了“英雄花開英雄城”大單元學歷案,確定本單元學習主題為“英雄花開英雄城——抓細節學先賢之志,展成果抒吾輩之愿”,將本單元的大情境創設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對生與死的思考與抉擇,從古至今,從未斷絕。“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無數仁人志士向我們發出了時代的號角。
結合單元大任務——開展“英雄花開英雄城”主題紀念活動,細化出四個子任務——頌人物之志、演革命故事、講理想信念、寫少年心愿。此單元情境緊扣廣州這座英雄城的地域特色,從一朵朵木棉花,提煉出一座英雄城的精神內核,使“廣州人談廣州,英雄城居民論英雄”,讓語文走進孩子真實的生活,這樣的大單元情境創設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避免了牽強附會的情境創設,更避免了“高大上、假虛空”。
二、結合地域特色創設單元大情境的優勢
1.情境真實,激發學習興趣
大單元學歷案強調科學合理地創設大單元學習情境,在單元大任務統領下串聯整個單元的學習內容,所以,創設合適的大單元學習情境是開展單元學歷案學習的第一步。“英雄花開英雄城”主題紀念活動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校園內紅棉似火,課室圖書角的紅色系列書籍如精神火炬,將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習視野
本單元聚焦“紅棉精神”,開展一場“英雄路紅棉爭章”活動,活動形式多樣,配合各項子任務而創設的作業豐富多彩,引入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其中,“我看小紅書”閱讀類作業引導學生進行紅色系列專題閱讀,“我做小編輯”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編寫紅色詩集;“我是小英雄”實踐性作業引導學生開展課本劇表演等,各項子任務逐步推進,形成豐富的英雄榜和作品合集,為最后的“巧娃談英雄”分享會做充分準備。
3.融合校內外資源,實現跨學科學習
大單元學歷案的設計理念要求教學要基于教材,用好教材,把學科知識單元轉化為學科實踐或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單元,引導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發展面向未來、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和信心,這也符合新課標中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要求。由此可見,構建主題明確、可行性強的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單元是我們語文教學教研的思考方向。因此,融合校內外資源,將社會資源有選擇性地、有指引地引入課程教學中,深入挖掘單元主旨,豐富單元學習的內涵,各種豐富的社會資源可以促進跨學科學習的落實。
廣州有豐富多彩的各類紅色旅游資源。近期圍繞“紅棉”這張鮮活的城市名片,廣州開展了12個板塊活動,如以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農講所紀念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10個重點紅色場館作為主陣地,帶動廣州全城各紅色文化景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在不同場館全面開展。在此系列活動中,廣州把觀賞紅棉與游覽紅色史跡、聆聽紅色故事有序串聯起來,推出了紅棉紅色史跡精品旅游線路,開展紅棉研學、紅色劇本等創新活動,將活動融入生活場景,打造了“木棉文化節”品牌。
這一社會活動的主旨恰好與部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理想與信念”主題學習相吻合,我們通過充分的調研和思考,做出大膽創新,明確了結合此真實的社會活動背景,以“英雄花開英雄城”主題紀念活動來構建并冠名本單元學習大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廣州市舉辦的“紅棉文化節”活動,大大提高了綜合性學習的效能。其中,編寫“我的紅色詩集”、舉辦少年詩會、開展“巧娃談英雄”分享會等紅色研學活動緊扣單元主旨,體現了跨學科學習理念,讓學生的語文學科學習真正走向生活,在跨學科學習過程中,逐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人際溝通能力,指向文化自信等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總結與反思
綜上所述,結合地域特色來創設單元大情境,能很好地融合校內外各項資源,實現跨學科學習,體現地域文化特色,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學習視野。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需注意基于學歷案“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來開展過程性評價。如,在“英雄花開英雄城”單元學歷案的構建過程中,我們設計了《英雄路紅棉爭章卡》《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巧娃學業發展評價表》等,引導學生通過豐富有趣的爭章打卡活動開展各項子任務的學習,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對各項子任務的學習有清晰的目標指引,使學習效果得到及時的反饋。
此外,各地區的地域特色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為語文課程的開發帶來廣闊的天地,但需要任課老師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素養、廣博的知識儲備和強烈的社會參與責任感,才能很好地將地域特色融入到單元教學過程中來,這對一線教師提出了較高的專業要求。在未來的教學生活中,我們將繼續深入思考、不斷探索結合地域特色構建單元學歷案大情境的可行性。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