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雙減”背景之下,如何提高作業質量是教師要思考和關注的重要問題。筆者在“雙減”政策頒布之前,就已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對作業形式、作業內容進行大膽改革,對作業進行校本化,減少機械性重復作業,進行文本拓展和生活嘗試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過剪葉“嫁”新綠的方式,達到了減負增效,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一、剪葉不缺肥
如果課外作業注重書面練習,布置大量機械的抄寫,不僅減少了學生課外實踐的機會,更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因此,我們應該“剪”去機械無效的作業,致力于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上的改革,讓作業不再是反復抄幾遍寫生字或課文片段。通過覆蓋生活的沃土,讓作業之地不再貧瘠,讓文本的學習不缺“肥料”。
二、“嫁”新再添綠
精減巧加,植上新綠,盡量使內容體現生活化、社會化,在形式上追求多樣活潑。鼓勵學生細心觀察,積極動腦,用心體會,動手創造,使其樂于積極地完成各項作業。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是一本教科書,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的天地。大自然中會有許多有趣現象,日常生活中也會有很多令人感興趣的事物或話題,讓課外作業的設計與社會生活“嫁接”,可以把學生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引向生活,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營養,促使學生在家庭生活、社會實踐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言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從而為語文學習添綠。
(一)興趣當前,植綠生活
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教師在課外作業上的精心設計,能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完成作業的熱情,而作業獨到的評價方式,又能使讓學生喜歡上做作業,并期待下一次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學生們特別喜歡欣賞廣告,有不少精練優美的廣告詞成了學生的口頭禪。我便讓他們去收集廣告詞,開展研究,然后為家鄉的特產設計廣告,為美化校園環境寫一些廣告語,在植樹節時,為校園的樹木設計“明信片”。結果學生的廣告語有的寓意深刻,有的詩情畫意,有的詼諧幽默,“明信片”形式更是各異,內容豐富。
(二)親身體驗,情真意切
《語文課程標準》在“實施建議”部分強調:“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如重陽節來臨之際,讓學生為家中的長輩做一件事,如打掃一次衛生,下一次廚,表演一個節目,制作一張賀卡等,觀察長輩收到禮物時的具體表現,然后把自己做的事和觀察到的寫下來,注意心理描寫,這樣寫作時自然之意自筆中出,情從心中來,文章情真意切。還可把文章讀給長輩聽,相信長輩會更加高興。還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布置作業,如當一天小主人,在烈日下當一回小交警,為家人夾一次菜等等。有了親身的體驗,文章真實感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收獲。同時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也是用心去思考,去感悟的過程。“以為長大了,不喜歡媽媽的嘮叨。到現在我才發現,媽媽真辛苦。”“當小交警真是不容易。”“每天家人為我夾菜,我坦然受之。今天讓我為他們夾菜,才發現要記住所有人喜歡吃的菜不容易。”……這樣真實而富有情感的句子在學生的作文中層出不窮。
(三)走向社會,調配研究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探究,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當學生在課外的作業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會更加熱衷于此。如今年寒假期間,我讓學生利用假期圍繞“生活安全”這一主題,從住、行、吃這三個方面進行調查研究,并寫成調查報告。大部分學生的報告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用事實說話,還能夾敘夾議。甚至有的學生還專門配上與內容相關的插圖。學生們還精心設計了封面,著實用心。問他們對此項作業感受時,都說有意思,學得充實。在找資料,詢問他人時就學到了好多知識,在撰寫研究報告時,下筆如有神助。在不久前,我讓學生走上街頭,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小小啄鳥行動”,走上大街,糾正錯別字,并以“一次? ? ? 的實踐”為題,寫一篇文章。還有以“垃圾分類”“防疫公筷行”為活動主題,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設計宣傳內容,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收獲很大,文章也精彩紛呈。
(四)學科整合,為我所用
在小學階段實施不同學科間的有效融合,能讓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可以讓學習過程更加系統,學習知識更加全面。由此可見,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首先,教師在學科整合前,要對可能涉及的知識點和學習內容進行了解,指導學生。其次要善于深層次發掘各學科間的內在聯系,促進學科整合。如在三年級上冊教了觀察日記,就會組織學生種花草,后與三下科學第二單元養蠶結合,對動植物進行觀察記錄,不但收集了寫作素材,也增加學生科學學科知識,實現了語文和科學的整合。在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的學習中,要求介紹一次手工活動的過程,可以結合三下美術課《巧折巧剪》,既豐富了教學內容,也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無限樂趣。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大力研究語文作業校本化,積極改進語文作業形式,豐富內容,“嫁”上生活,“接”出新知,讓小學語文作業更具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