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燕
語文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的運用和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統稱。而在我看來,語文不只是一門學科,一種能力,更是一門藝術,一門科學。語文以其獨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我。出于對語文的熱愛,我選擇了做一名語文教師。
在多年的教學中,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總結,我對于語文教學有些許心得與感悟。
一、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是互為對象和前提的。課堂是教師與學生的交集,所以,對于課堂的安排和掌控是教學的重中之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不只是教學地位的轉換,更是對于學習態度的深層認識。學生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以課堂為己任,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根本上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認為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抓住教材中的重點知識點,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些重要的知識點去思考問題,使學生有明確的知識追求目標。
(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重知識與現實的社會現象和學生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受到知識不在自己身邊。
(三)讓學生在課堂里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時間與空間,所以在對課堂的安排上,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
(四)做到教師引導與學生思考相結合,靜與動相結合,知識理論與實際操作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會因為學生的不經意的一個想法,而引起進一步的思考,從而體會出從前未曾體會到的涵義。這其實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也開拓了教師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創設民主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F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與學生的教育交往最根本的是二者作為完整的人與人之間理解與溝通,是人和人心靈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觸。教師應當與學生零距離接觸,和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關系。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歡樂,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
(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是創新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好奇心,熱情鼓勵他們進取思考,引導他們大膽提出疑問,是培養創新意識的一個重要手段。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些許心得與感悟,我認為語文教學其實是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在教學中,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會通過不斷摸索,與其他教師的交流來逐步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因為熱愛,所以我相信我能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