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成林
摘 ? 要:學校管理作為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提升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撐。在學校管理中有效應用“生本管理”理念,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育理念,能充分體現管理方式的人文關懷性。石家莊卓越中學通過打造人本化高效課堂、人文化激情德育、人性化精細管理三個管理特色,積極踐行“生本管理”理念,讓學生提升素養、習慣優良、內外兼修、和諧成長,構建和諧校園,推動學校良性發展。
關鍵詞:“生本管理”理念;學校管理;人文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21/24-0082-02
“以人為本”的理念應用到學校管理中,就是“以學生為本”,而面向學生、為了學生、服務學生的管理則為“生本管理”。“讓學生受益終生的教育”是要讓學生擁有遠大的理想、扎實的學識、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習慣等。石家莊卓越中學通過踐行“生本管理”理念實現“辦學生受益終生的教育”,從而實現“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一、人本化高效課堂,讓學生在有尊重的教育中提升素養
學校傾力打造“人本化高效課堂”,在高效課堂理念和實操基礎上,融入人本化元素,更加關注學生個體、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終身發展。在此基礎上,對常態課堂提出“三轉”“六環”“五讓”基本要求,簡稱“365生本課堂”。
“三轉”是常態課堂的三個轉變,是生本課堂的基本理念。“三個轉變”是指學習方式的三種轉變,即變接受式學習為探究式學習,變被動聽講為互動參與,變單純獲取知識為提升核心素養。學生踐行探究式學習,在思維層面實現深度參與,以此提高思維能力。
“六環”是常態課堂的六個環節,是生本課堂的基本流程。即明確目標——獨立學習——同伴互助——激情展示——總結提升——達標測評。教師需在深入研讀新課標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學情的多維教學目標,并轉化成學習目標出示給學生。對重難點內容,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內交流,并在全班展示小組交流成果。此時對依舊不能完全解決的問題,由教師講解和總結,最后通過課堂測試,反饋學習成果。這一過程尊重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六個環節環環相扣,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真正落實“以生為本”的理念。
“五讓”是常態課堂的五維目標,是生本課堂的教學效果。包括讓學生學會知識、讓學生掌握方法、讓學生啟迪思維、讓學生學會做人、讓學生提升素養。教學目標從三維目標走向核心素養,不是全盤否定,而是補充和提升。石家莊卓越中學簡化了傳統的“三維目標”,加入了“思維目標”和“素養目標”,凝練為“五讓”的敘寫規則,成為新的“五維度目標”。
二、人文化激情德育,讓學生在有底蘊的教育中內外兼修
學校傾力打造“人文化激情德育”,在激情德育基礎上,融入人文化元素,將“人類文化中先進的、科學的、優秀的、健康的部分”融入德育中,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讓理想成為學生成長的原始內驅力。理想是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成長的第一內驅力。學生每日清晨都信心滿滿地喊出“考名牌大學、做國家棟梁”的口號。在桌角、墻面、柜門處等,學生以圖文形式把自己的理想呈現出來,加以強化。學校還邀請各行各業的榜樣人物給學生開設大講堂,組織社會實踐、職業體驗活動,幫助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為學生指明成長方向。
讓責任成為學生成長的利他驅動力。“利他”是責任的精髓,是學生躋身社會的必備品格之一。學校的責任教育分五個層次:對自己負責,學會自律與成長;對家庭負責,學會感恩與孝敬;對集體負責,學會守紀與協作;對社會負責,學會擔當與報答;對國家負責,學會忠誠與奉獻。對班級、宿舍事務實行“一人一事制度”,每個學生都有明確的責任。學校還通過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身邊榜樣故事、家庭小主人、社區公益活動、責任之星表彰等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讓激情成為學生成長的外顯行動力。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激情教育就是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拼搏斗志的那一把火。積極推行激情教育,讓學生充滿激情,保持斗志,能提高學習效率和班級凝聚力,激發學生的成長潛能。學校通過激情跑操、激情宣誓、激情誦讀、宣讀勵志信、班級挑戰賽等系列活動,讓每個學生都陽光自信、活力四射,從而打造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
三、人性化精細管理,讓學生在有溫度的教育中幸福成長
學校傾力打造“人性化精細管理”,在精細管理中融入人性化元素,更加關注學生的自尊和自信、學生的成功感受和心理承受,讓學生在有溫度的教育中幸福成長。
落實精細化管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良好的習慣源于精細的管理,如課前準備要求學生“物放有序,端坐整齊”;自習課要求學生“有目標,有計劃,有定力”;下課要求學生“輕聲課間”;晚自習要求學生“每日總結反思”。對宿舍和教室內務,學校通過推進“7S”管理,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此外,學校還建立了處室、級部、學生會三級督查體制,為養成教育提供了有力保證。
踐行人性化管理,對學生的錯誤實施人性化懲戒。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并給學生反思的時間和改過的機會,逐步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沒有懲罰,就沒有教育”,懲戒依據的是《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等相關規定。人性化懲戒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地實施懲戒,并在《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中選擇學生樂于接受的、不傷害學生自尊和自信的方式,讓學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懲戒,讓學生在人性化的懲戒中改正錯誤,享受有溫度的教育。
“管理就是服務”,學生更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愛。教師不僅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還扮演著父母的角色。“先有父母心,再做教書人”“來卓越的每個孩子都是我們的兒女”已成為全體教師的主流價值觀。學校實施的“導師承包制”“無縫隙陪伴”“24小時值班”等制度,可隨時隨地為學生提供貼心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