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敏燕 (甘肅農業大學 管理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在市場經濟中,物流行業扮演著連接生產、流通和消費的重要角色,根據國家統計網顯示,2021年我國物流行業總收入達到11.9萬億元(如圖1)。然而我國物流行業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受內外部因素的影響,面臨財務危機的物流企業不勝枚舉。

圖1 2016—2021 年我國物流行業總收入
財務危機對于企業而言是威脅與機遇并存的挑戰,加強對物流企業財務危機的評價及成因分析至關重要。目前,物流企業財務危機的成因:一方面是物流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失誤,例如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存在漏洞;另一方面是隨著市場環境趨勢發生變化,競爭愈發激烈,導致供求關系發生改變,價格環節卡位難度加大,成本逐漸提高。由于物流企業的運作性質特殊,供應鏈多層次,一旦發生財務危機就容易造成大規模的經濟損失。因此,對物流企業財務危機進行評價和成因分析,有助于尋求有效的應對策略并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有很多學者從預警、評價、預防等方面對物流企業財務危機進行了相關研究。鄭佳佳(2023)[1]基于Y分數模型對46家上市物流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并提出了相應建議。師曉玲(2022)[2]從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現金流風險、營運風險等方面分析了物流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陳珺等(2014)[3]通過構建基于FAHP的物流企業財務風險綜合評價模型,評估物流企業財務風險。吳星澤等(2011)[4]指出物流企業應當改進管理的積極預警,變靜態預警為動態預警。謝泗薪等(2008)[5]使用定量和多變量模型分析了物流企業的財務風險,提出了相應的防范對策。
財務危機指的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出現的嚴重財務問題和風險,主要表現為企業資產減值、流動性不足、盈利下滑甚至虧損、負債過高等,從而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無法按時支付債務和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終導致企業退出市場或破產清算。財務危機不僅對企業本身造成影響,也會損害供應商、客戶、員工等相關利益方的利益,對整個市場和社會都具有重大負面影響。
財務危機評價是對物流企業陷入財務困境進行全面、深入細致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找出危機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常見的評價方法包括財務比率分析、現金流量表分析、資產負債表分析、經營活動分析等,其中,財務比率分析是較為基礎且重要的評估方法之一,頗具實用價值。財務比率分析可以通過各種財務比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效率及投資價值等方面的情況,例如凈利率、負債率、償債比率、速動比率等指標往往會被用于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
財務危機評價指標體系是通過對企業財務及非財務信息的分析,全面客觀地了解企業經營和財務狀況、判斷企業是否處于財務危機狀態并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其理論框架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
第一,財務指標,包括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中的各種財務比率指標,如償付能力比率、運營效率比率等。第二,非財務指標,包括企業市場地位、生產經營效率、人力資源管理、技術創新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指標,這些指標可綜合衡量公司的內外部環境。第三,風險評估模型,通過運用統計方法和資產定價理論等工具,建立與企業性質相適應的風險評估模型,為企業的財務危機評價提供科學準確的定量數據基礎。
2.2.1 方法概述
熵值法是一種用于評價指標分散度的數學方法。指標的分散度越大,對綜合評價影響越大。本文運用熵值法提出了物流企業財務危機的評價方法,具體操作如下。
2.2.1.1 指標處理
正向指標處理
負向指標處理
2.2.1.2 歸一化處理
2.2.1.3 定義指標熵值
差異系數:Dj=1-Ej。
2.2.1.4 定義指標權重
第二天,小米到公司忙完工作后,按照約定好的時間,趕回家里接阿姆去看醫生。但阿姆不在家,監控系統也始終定位不到阿姆所處的位置。小米把阿姆可能去的地方找了個遍,都不見它的身影。
其中,Xij為第i年第j項指標值;min(Xj)為第j項指標最小值;max(Xj)為第j項指標最大值;Yij為第i年第j項指標處理后的值;Zij為第i年第j項指標歸一后的值;K=1/lnm,m為總年數,n為指標總數;Ej為熵值,Dj為差異系數,Wj為指標權重。
2.2.2 指標選取
根據財務危機評價中的財務比率分析,選取盈利能力(B1)、營運能力(B2)、償債能力(B3)、發展能力(B4)四個維度的各項財務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A 企業指標數據表
2.2.3 數據處理
識別正負項財務指標,以上財務指標中,僅有資產負債率表B3C5為負向指標。歸一化處理后的數據如表2所示。

表2 A 企業指標數據歸一化處理結果
然后,對指標進行賦權,計算出各項指標的熵值、差異化系數、指標權重,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A 企業熵值法指標賦權結果
2.2.4 結果分析
結合以上數據和A企業實際情況可以分析得出,2015年A企業轉型后,財務狀態為中警狀態,通過實施一些政策后變為無警狀態。2020年,隨著多場景、多渠道的智慧零售新業態的出現,以及投資數量和金額的增多,財務危機開始加劇,變為中警狀態。2022年起,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體門店大量歇業,財務危機進一步惡化,處在瀕臨破產的邊緣。
物流企業作為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貨物的調運、存儲和配送等環節,承擔著連接生產制造與消費市場的重要作用。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物流企業的經營狀況可能隨之受到影響,出現財務危機。首先,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穩定性會給物流企業帶來風險和壓力。經濟周期性波動會對物流企業的經營造成影響,尤其是在經濟下行期間,物流訂單量減少、競爭加劇、收入下滑,會導致物流企業經營困難甚至面臨倒閉危機。其次,宏觀政策的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物流企業的經營。例如,財稅政策的調整會增加物流企業的成本,嚴格的環保政策會限制某些物流企業的發展方向。此外,頻繁調整政策或者政策缺乏連續性也會給物流企業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內部管理疏漏或失職的行為會對物流企業的財務狀況產生直接或間接的不利影響,甚至會影響其持續的經營和發展。首先,物流企業管理層對資金流向和資金運作的不理性控制是導致企業產生財務危機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資源配置、成本費用控制等問題會削弱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進而影響其財務狀況。同時資金管理方面,例如滯留資金、透支、放款、擔保和投資等操作不當會加重企業財務負擔,增大風險。其次,行業市場競爭壓力較大,物流企業形勢復雜多變,如果企業管理人員對市場分析不夠深入,對客戶需求不夠敏感,就會出現產品銷售量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產品價格不具有競爭優勢等現象,從而導致企業財務狀況惡化。
特殊事件會對物流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不可預測的沖擊和影響,從而引發或加劇企業的財務困境。首先,自然災害是特殊事件因素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包括地震、洪水、臺風、大雪等。自然災害造成的道路、橋梁、鐵路等交通設施損毀,貨物無法及時送達目的地,發生延誤,會直接影響物流企業的正常運作,有些甚至會遭到嚴重損失。自然災害會導致物流企業運輸成本增加,如果使用更長的路線或更高價格的物流設備來替代受損的道路或設施,會進一步加劇企業的財務壓力。其次,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普及,物流企業逐漸依賴互聯網進行訂單處理、任務分配、車輛調度等業務。如果企業的信息系統出現遭受黑客攻擊、病毒傳播或數據泄露等問題,將會對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一方面,物流企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資金來修復和重建系統,并且還需要向客戶承擔違約責任;另一方面,企業的聲譽因為安全性問題而受損,會影響到訂單量和客戶關系。
物流企業面對財務危機,應該采取積極的策略應對。首先擁抱“雙循環”戰略可以幫助物流企業發掘新的增長機遇,其中,內循環強調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和供給,外循環則鼓勵企業更加積極地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相比于傳統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內循環將進一步支持國內物流市場的發展,并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和增長點。其次,物流企業應當聚焦于自身的核心優勢,通過發揮自身的專業技術、信息化水平、網絡覆蓋等各類資源與能力,注重打造特色服務體系,提高綜合配送效率,縮短貨運周期。同時,針對目標客戶的需求和市場變化及時做出調整與反饋,以滿足市場需要。另外,物流企業可以進一步加強協同創新,與其他企業共同推進智能制造、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研發和應用。最后,圍繞物流業開展深度合作,例如,建立共享平臺、共享數據或者提供多樣化的業務運營模式,有助于優化物流產業鏈的格局并創造更多的價值增量。
物流企業成本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盈利和現金流量狀況,因此需要通過有效控制成本來維持企業健康運轉。首先,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優化內部管理來控制成本。圍繞采購、物料管理、庫存管理、倉儲和運輸等管理環節進行優化,可以減少各個環節的浪費。例如,優化倉庫的設計和規劃,增加貨架數目和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力所需成本;優化車輛組織和路線計劃,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油耗和修車成本等。其次,在經濟周期下行和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物流企業面臨著客戶欠款回收難度加大、相對利潤空間縮小的壓力,因此,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加強催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措施。此外,為了降低企業的風險并提高現金流,物流企業可以考慮針對不良賬款進行分銷、擔?;蜣D讓,以獲得必要的資金流。最后,物流企業應該優化財務運營模式,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效率,從而減少不必要的稅費支出等各種開支。例如,通過合理申報增值稅、爭取退稅和抵減等政策,減輕稅負壓力。同時物流企業也應當合法使用稅收征收和稅費減免等相關文件。
在物流企業中,加強內部控制和建立預計預警機制對于應對危機至關重要。加強內部控制,建立預計預警機制可以降低財務風險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幫助企業在財務危機期間穩定下來。首先,為了加強內部控制,企業可以考慮實施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確保公司各個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例如,通過建立完善的核算制度、財務管理制度和工資管理制度等,可以有效管理公司整體財務狀況,并防范財務風險。其次,為了建立預計預警機制,物流企業可以使用一些常見的財務指標和績效評估模型來監測企業的財務狀況。例如,可以運用現金流量表對企業現金流量進行追蹤和預測,也可以編制財務預算、月度經營計劃、經營實績、成本費用控制臺賬等,并加強中期分析和比較;還可以利用經濟指標、客戶滿意度評估等手段對企業的運營和市場環境進行分析。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之后,企業就需要根據預警信息對相應問題進行處理。例如,當現金流量出現問題時,企業可以采取措施減少開支或重組負債結構,以確保現金流量穩定。
在物流企業財務危機期間,應該抓住本質,發揮供應鏈優勢。通過深入了解客戶和市場需求,并利用自身優質的供應鏈資源,可以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業機會和價值,從而助力企業度過財務危機。首先,抓住本質就是要關注客戶需求并尋求創新。企業要認真分析市場趨勢,并與客戶保持緊密聯系,以更好地滿足其需求。企業可以重新評估自身核心業務和能力,并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戰略方向,實現多元化運營。例如,在電商潮流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偏向線上購物,對此,物流企業就可以積極探索包裹配送、倉儲管理等相關服務。其次,發揮供應鏈優勢是重點。物流企業擁有全面的供應鏈網絡,具備更復雜的商品貨源渠道,企業可以發揮自己的渠道和資質優勢,積極開拓新的合作伙伴和市場機會。例如,物流企業可以與相關產業園區等建立合作關系,加強倉儲和分撥等環節,以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最后,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優化其供應鏈運營來獲得更高的效益,采用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方法來協調供應鏈中的資源和流程,從而實現高效運作。例如,在運輸領域,企業可以引入自動化駕駛技術,提高運輸效率和安全性。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物流企業發展迅速,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提升人民生活質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的復雜,物流企業財務風險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給物流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如何準確評估物流企業財務危機程度并提出針對性的策略成為研究熱點之一。本文以A物流企業為例,選取合適的指標對A物流企業財務風險進行評價,然后具體論述了其成因及對策,以期為解決相關問題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