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薇 聶小平
“村里環境的維護不是一個人的事情,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參與。”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花坪鎮崔家河村四組村民楊繼慧說。
近日,崔家河村開展“護河愛河”志愿活動,建始縣民宗局駐村干部會同村“兩委”、黨員代表和村民一起參與到志愿活動中。
自建始縣民宗局駐村工作隊進駐花坪鎮崔家河村以來,指導該村探索建立“一約四會”(村規民約和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和紅白理事會)制度,積極引導各族群眾破除陳規陋習,樹立孝老愛親、崇德向善、厚養薄葬等文明風尚;拒絕黃賭毒,培養科學、健康、節儉的生活方式,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全村風貌有了極大的改善和提高,處處彰顯文明和諧。
制定村規民約,黨員代表充分發揮先進模范帶頭作用,引領鄉風文明建設。
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駐村干部、村“兩委”積極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和村民一起開展清理河道垃圾、義務植樹等活動,讓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村民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和農業科技培訓、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治理等活動,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熱情高漲。
過去的崔家河“山高二面坡,中間一條河,下坡觸屁股,上坡撞腦殼”。
現在的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落實村民議事制度,大力發展傳統產業,培育新型產業,舉辦金果梨、高山土豆、貝母、茶葉、生豬等產業發展培訓,開展技術指導,積極為農戶提供銷售渠道。2022年,40%的農戶貝母收入人均達到500 元,60%的農戶茶葉收入人均達到300 元??h民宗局投資支持金果梨發展,形成了以150 畝金果梨為主的新型主導產業,2022 年金果梨種植戶平均增收達1000 元。同時以“以獎代補”進行土豆品種改良,引進優質高山土豆種薯,對種植新品種的村民給予資金補助。
完善村民自治管護機制。積極爭取縣民宗局的支持,鋪設自來水管3500 米,根據“誰用水,誰管水”的原則,完善“自用自管”的長效管護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吃水長期靠抽水供水的問題。村民楊明菊說:“去年天氣干旱,好多地方都沒水吃。自從拉了新水管,選了代表管水,整個旱季我們村都沒有缺水?!?/p>
如今,崔家河村家家戶戶都通了入戶水泥路,水、電、路、網等基礎設施再無短板。

道德評議會評議出村級最美公婆、最美媳婦、最美產業示范戶等

落實村民議事制度,大力發展金果梨新型主導產業
2022 年11 月3 日,縣民宗局聯合縣非遺展演中心,在“崔家河村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暨鄉風文明表揚大會”上,村民陶澤林身著民族服裝,即興表演快板《崔家河村大變樣》,歌頌道德評議會評出新風尚。
道德評議會制定出《文明有“禮”積分細則》,包含具體事項27 條,印發《積分手冊》250 本,分發給全村所有農戶,使村民行為有了可量化標準。
道德評議會確定《崔家河村“最美”評選標準》,明確最美黨員、最美好公婆、最美媳婦、最美孝子、最美少年、最美家庭等評分標準。評議出2022 年村級最美黨員、最美公婆、最美媳婦、最美少年、最美產業示范戶、最美志愿者和年度人居環境示范戶。
由道德評議會成員開展衛生評比活動,以“掃干凈、擺整齊、坐得下”為標準,圍繞庭院凈化、美化、綠化、亮化,成立評比工作專班,每月對農戶庭院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對最清潔農戶進行表彰。對不清潔農戶現場提出改進意見,經常性督促、提醒農戶對照《通知單》所列整改內容按要求整改。對連續三次評選獲得“最清潔”戶給予物質獎勵,教育引導農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斷增強村民參與環境整治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
村民常態化參加評選“最美庭院”“爭清潔”熱情高漲,全村環境衛生大變樣,鄉村煥發出新時代文明新氣象。
村民說:“無論有客人來還是沒有客人來,無論有沒有檢查,我們家里都要保持干凈整潔?!?/p>
由村民代表、黨員組成的紅白理事會,積極開展村民素質教育,推進移風易俗專項治理,確定紅白喜事桌數、禮金、彩禮等倡導性標準,積極宣傳厚養薄葬、不整無事酒,并對村民紅白喜事進行全程監督,倡導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敬老孝親、勤儉節約、鄰里和睦等文明新風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婚喪嫁娶大操大辦、天價彩禮等不良風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增強。
禁毒禁賭會由派出所民警、網格員和眾多責任心強的村民代表組成,積極開展禁毒、禁賭、反邪教等知識宣傳,強化宣傳教育,使群眾充分認識毒與賭的危害,自覺遠離毒賭惡習。
前幾年,村內賭博現象嚴重,經過努力,村里風氣得到根本好轉,村民積極投入生產,熱衷于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村里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村里也經常開展各種文化活動,群眾勤勞致富、見賢思齊、向上向善、奮發進取的積極性顯著增強。
“現在喝酒打牌的少了,到廣場上跳廣場舞的多了,鄰里之間更融洽了。”對于村里的巨大變化,村民都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