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正佑
對于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興趣引領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參與閱讀課堂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發揮學生在閱讀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并在積極閱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培養學生主動閱讀、勤于閱讀的良好閱讀習慣。
一、以興趣為導向,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在小學語文閱讀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愿意讀、喜歡讀,刺激學生感官的同時,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內在動力。而且,在這一過程中,還可以設置閱讀活動的“獎勵”,以書籍獎勵愛讀書的學生。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素材,使得學生愛閱讀、會閱讀,助力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
比如,教學小學語文部編版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閱讀知識的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便可以在實際教學進程中,以“童話故事屋”主題創設情境,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通過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話故事,從而能夠激發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在完成視頻觀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進行閱讀文賞析,并在共讀的同時,讓學生將閱讀文內容和視頻內容相關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知識。與此同時,可以讓學生就閱讀文檔中和視頻存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分析和總結,并且敢于將其表述出來,提高閱讀有效性。
二、注重方法引導,培養閱讀能力
想要開展高效閱讀、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便需要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教學。如全篇略讀、優美片段精讀,又或者帶著問題閱讀等方法,都能夠更為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而通過加強對閱讀方法的引導,能夠避免無效閱讀等問題,幫助學生學會抓重點、找核心,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小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觀潮》的教學過程中,便可以讓學生進行分層次閱讀,在進行第一遍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進行全文通篇略讀,了解課文的大致意思。而在進行第二遍閱讀的過程中,便可以對文章的經典段落進行精度,通過精度對段落內容進行概括和歸納,并在完成片段閱讀時品味重點詞句、重要語段,能夠邊讀邊想象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的畫面。最后是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思考“《觀潮》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描寫的?”等問題,從而能夠引發學生在閱讀中思考,更好地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培養閱讀能力、發展閱讀思維。
結束語
通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這一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感受文章,從而能夠愛上閱讀,并且愿意主動閱讀,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