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芹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哪一門學科,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都會得到提升。那么,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師生動優美的課堂語言是一種魅力,這種魅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濃厚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運用生動的詞句、靈活的方法激活學生內心,把學生引入美妙的課文當中,讓學生感受到語言之美、文學之趣。
二、用賞識的表揚,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當人在付出勞動時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賞識,這是人的心理需求,小學生也一樣。因此,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哪怕是小的亮點也要給予表揚,給予鼓勵,這樣,學生就能獲得自信。 有學者曾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不就是對賞識作用的肯定嗎?為了發揮賞識的作用,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正向的贊美或鼓勵,它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催化劑。課堂上,當學生回答正確時,筆者常常會伸出大拇指,或說一聲“你真棒”。一句親切簡短的話語,一個簡單的動作,都會在學生的內心里留下美好的記憶,這個記憶甚至能夠影響學生的一生。實踐證明,好學生的確是“夸”出來的。
三、用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的情緒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在走進課堂之前,教師要把自己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這樣才能在課堂活動中為師生互動、師生合作、師生交流創造良好的條件。課堂上教師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真誠的笑容是師生溝通心靈的紐帶,也是教師樹立美好形象的“法寶”。
四、通過游戲活動,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小學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對游戲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學生有了興味,就會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學與樂是分不開的。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創設情境,比如利用游戲來組織學習活動,為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有利條件。在教學中加入游戲活動,可以改變以往部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游戲活動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受到啟發,獲得體驗,從而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地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總之,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采用多樣化的手段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彰顯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