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濟寧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協同育人視域下學校支持聾生家庭親職教育的實踐研究》的階段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22NG322,課題主持人:陳鳳
一、關于課題研究的相關概念
本研究中的親職教育是指對聾生父母或有親緣關系的監護人實施的,幫助其了解自身職責,樹立科學教養態度,掌握子女教養知識與技能,形成良好家長素質與能力,使其成功扮演好父母角色或家長角色的教育活動。親職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所區別:親職教育是對家長實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由家長實施的對其子女的教育。
本研究中的“學校支持”是指學校為主體為促進聾生家庭親職教育,為聾生家長提供的支援與幫助,包括制度支持、條件支持、活動支持、文化支持等。
“協同育人”是指家庭、學校、社會三大教育系統中,某一系統獨有的要素或信息進入另一系統中,各要素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產生協同效應,從而影響該系統的教育功能;拓展協同教育范圍,對協同教育詳細分為協同家庭教育、協同學校教育及協同社會教育等多種不同類型。本研究主要是學校要素支持協同家庭教育。
二、課題研究主要目標
(一)了解聾生家庭親職教育現狀,對聾生家長期待的親職教育進行調查,確定聾生家長親職教育的內容。
(二)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聾生的突出教養情況,制訂聾生家長親職教育實施方案,探索開發學校支持聾生家庭親職教育模式,提升聾生家長家庭教育能力。
(三)根據實施方案,構建親職教育課程,形成系列適宜聾生家長需要的親職教育資料。
三、研究重難點
(一)研究重點:本研究的重點是了解聾生家庭親職教育的現狀、影響因素及家長期待的親職教育,以此確定聾生家庭親職教育內容,開拓親職教育資源并進行實施。
(二)研究難點:本研究的難點之一在于聾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教養方式和突出問題不同,難點就是把握各年齡階段聾生家長期待的親職教育的內容。
四、課題研究要達到的創新之處
(一)選題的創新:協同教育視角下的親職教育是當前教育的熱點議題,符合新時代的育人方向,具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
(二)內容的突破:目前關于親職教育的研究主要以面向普通子女父母為主,關于特殊兒童的研究主要以兒童特殊教育和兒童康復為主,而針對特殊兒童家庭親職教育進行的研究很少,從現有的文獻資料來看,特殊兒童家庭親職教育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特殊兒童家長的親職教育情況和親職教育需求,以量化研究為主。
五、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一)本課題的人員均來自我校優秀一線教師,他們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和班主任管理經驗,對聾生教育教學以及家校溝通有相當多的理解,對本課題的內容也有初步的認識與興趣,相信他們能較好地配合本課題的研究工作。其次他們也經常撰寫教育教學論文、開展教育教研工作,具有較強的教科研能力。
(二)我校征訂了各類與本課題研究相關的教育期刊、電子數據庫,這些都是本課題的資源。學校對本課題高度重視,并給予大力支持,在問題決策的資源上和資金支持上也有足夠保證。本課題計劃用兩年的時間開展實踐與研究,時間上能有保證。
六、課題研究思路
首先,了解聾生家庭親職教育現狀,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原因分析,把握聾生家庭期待的親職教育內容。
其次,制訂聾生家庭親職教育實施方案,構建親職課程,探索實施途徑。邀請專家指導,把制訂方案的過程作為研究過程。
最后,進行親職教育的實踐。通過家長、學校等形式實施親職教育課程,分學段對聾生家長進行教育培訓,同時積累開發、課程資源。階段性進行親職教育效果評價。
七、課題研究計劃
(一)前期準備階段(2022.03~2022.05)
2022年3月:主持人明確研究主題,確定課題組成員。成立課題組,組織課題組成員討論、解讀課題;搜集文獻資料,進行文獻綜述,把握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為課題研究提供前期準備。
2022年 4月—5月:檢索資料,調研、論證課題的價值、必要性及可行性;對課題組成員進行分工;舉辦課題專題培訓。
(二)初步實施階段(2022.06~2022.12)
2022年6月—2022年9月:以濟寧市特殊教育學校的聾生家長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了解聾生家長親職教育現狀,并發現聾生家長親職教育的需求。
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對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得出結論;加強理論學習,組織進行課題研究專題培訓,明晰課題研究方向;邀請專家指導,依據調查結果,課題組成員共同研發聽障學生家庭親職教育實施方案。
(三)深入實施階段(2023.01~2023.12)
將聾生家庭親職教育方案進行實施,通過成立家長學校、家委會,定期召開家長會,聾兒語訓康復技能、溝通與交流技能、聾生心理學和教育學培訓等方式開展親職教育。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掌握家展教育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修正實施方案,完善開展聾生家庭親職教育學校支持模式。
(四)總結驗收階段(2024.01~2024.05)
整理“學校支持聾生家庭親職教育”的系列資料,匯總階段性成果,做好結題鑒定前各項工作;進行研究報告的撰寫和研究資料的整理專題培訓,撰寫研究總報告,整理研究資料,發表研究性論文,提請主管部門進行結題鑒定。將成果在全省特殊教育學校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