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穎,劉純雪,任 敬
(西安思源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38)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新媒體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態勢,并呈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和活力。新媒體改變了信息傳播方式,也影響了舞蹈藝術的呈現與傳播方式。舞蹈藝術在與新媒體融合的過程中呈現出新的表達方式。面對這樣的時代環境,舞蹈教學機構應當抓住新媒體帶來的發展機遇,主動創新舞蹈教學理念、舞蹈教學方法,積極應用新媒體技術提高舞蹈教育質量,解決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例如,舞蹈教學無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學習舞蹈的能動性,教學手段過于單一以及教育理念落后等多種問題。本文主要探討在新媒體時代下舞蹈教學面臨的挑戰,以及教師抓住新媒體時代的機遇開展舞蹈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使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舞蹈學習中,推動舞蹈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新媒體是依托信息技術形成的傳播媒介,其在傳播信息時具備較強的綜合性和時效性,同時,用新媒體打造的數字化的網絡環境和智能移動終端和傳輸技術能突破時空界限快速傳輸有價值的信息。在新媒體時代下進行舞蹈教學必須運用新媒體技術,新媒體技術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和授課方式,從多個角度和多個方面改進和優化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使學習舞蹈的學生豐富審美體驗,提升對舞蹈表演的感知力和欣賞能力,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使用新媒體技術可以更新舞蹈教學模式,重新構建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新媒體技術的引導下,教師和學生可以在共同目標的指引下加強交流,例如,在登錄新媒體設備后,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能夠就舞蹈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實現在線交流,教師可以及時回答學生關于舞蹈教學方面的問題,學生可以在線上展現自身的舞蹈表演,并由教師對其所做動作是否標準和完整進行合理的判斷,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進而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重新構建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模式,增強舞蹈教學實踐效果。
新媒體技術使舞蹈教學脫離了傳統教學空間,教師可以根據新媒體的信息傳播特點和運作原理隨時隨地開展舞蹈教學,以相對靈活的方式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手段進行調整,構建具有穩定性和立體性的舞蹈教學空間,借助新媒體技術傳輸關于舞蹈教學的圖片、文字、影像以及圖像等素材,使學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舞蹈。此外,教師通過運用新媒體技術還能夠提高舞蹈教學的體系化程度。
部分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實踐時沒有根據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及時更新教學手段,這使得其教學方法不夠先進,難以綜合提高舞蹈教學的質量,不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例如,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以“一對多”的指導模式為主,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口頭和動作的矯正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有較高的效率,但由于課堂時間短、教師精力有限,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對學生的指導比較有限。而且,很多教師僅僅運用新媒體手段講解舞蹈理論,很少運用新媒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舞蹈實踐方面的指導,學生在學習一些技術難度較大的舞蹈動作時理解不夠,對動作的把握不準確,這使得學生學習舞蹈的最終效果較差,影響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而且,部分教師所采用的教學評價方法和教學標準也沒有與新媒體技術相結合,導致舞蹈教學效果不理想。
部分舞蹈教師沒有認識到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教學機遇,也就缺少對舞蹈教育內容進行更新和創新的動力,在進行教學時,部分老師以基礎性的表現動作為主要內容,缺少藝術性和感染力。有部分教師甚至認為,部分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較差,需要經常練習才能夠彌補天賦的不足。而且,部分老師沒有積極應用新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所學知識創編舞蹈劇目,進而理解舞蹈的內涵,導致這些學生對舞蹈動作的深層次內涵缺乏認知。
首先,舞蹈教師要認識到,在新媒體技術的推動下,舞蹈教學空間和教學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的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下的舞蹈教學要求,現在的舞蹈教學應以學生為核心,增強學生的核心素質,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這要求舞蹈教師轉變舞蹈教學理念,圍繞學生開展各項舞蹈教學實踐活動,從單方面輸出知識轉變為教師與學生進行身體與思想的多重互動。其次,舞蹈教師也應當具備應用新媒體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教師要學會運用有關程序、視頻和圖片等多種手段激活舞蹈課堂,使學生對每一個舞蹈動作、每一個動作組合的內在意蘊有充分認識。而且,教師還可以在教室運用攝像機、多媒體以及VR 等多種設備搭建具有互聯性和共通性的教學網絡,在舞蹈教學中融入新媒體元素,有效增強舞蹈教學的實際效果。如可以運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現不同流派、不同時代的舞蹈藝術,并引導和幫助學生分析這些舞蹈作品的思想價值和深刻內涵,使學生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資料。通過構建全面化和體系化的教學模式,舞蹈教師能突破傳統教學手段的局限,營造適合學生學習舞蹈的環境。
首先,運用新媒體挖掘舞蹈教學資源。新媒體技術讓眾多用戶在互聯網上進行交流,使舞蹈藝術得到了蓬勃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中豐富的舞蹈信息,用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充實舞蹈教學。舞蹈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選擇一些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舞蹈動作進行分析和講解,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舞蹈資源,由教師對其進行講解,通過這樣的方法創新舞蹈教學模式,使學生對大眾審美進行感知,例如,教師可以播放河南衛視推出的優秀舞蹈作品如《龍門金剛》、“少年奇妙游”中的《天女散花》等,舞蹈教師可以把自己對這些舞蹈作品的理解和點評錄成視頻,并在視頻當中指明要點,讓學生在新媒體學習平臺上學習,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舞蹈的積極性,提升舞蹈教學效率和舞蹈學習質量。
首先,在新媒體環境下,教師要引導和幫助學生找到能夠獲取舞蹈知識的平臺。例如,教師要鼓勵學生借助新媒體平臺積極觀看舞蹈演出、瀏覽舞蹈論壇、學習舞蹈講座等,通過這些活動鍛煉學生的舞蹈思維能力和舞蹈素質,而且,教師要鼓勵學生關注舞蹈熱點事件,這既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與舞蹈相關的信息,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借助新媒體技術獲取舞蹈知識。其次,學生獲取知識后還要注意把這些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開展合理的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借助抖音或者快手這樣的短視頻平臺讓學生自主選定舞蹈主題,上傳一些能夠抓住觀眾眼球的舞蹈作品。另外,讓學生在微信和微博這類社交軟件上對舞蹈作品進行合理的評論,讓學生對舞蹈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并以專業的態度認識和學習舞蹈作品。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技術的加持下,學習舞蹈的學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的平臺。教師也能夠借助新媒體平臺定期發布一些關于舞蹈練習技巧、舞蹈教學的視頻,并講解舞蹈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把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在平臺上,在社會的關注下學生會主動參與到舞蹈的學習中。
舞蹈教學與其他科目的教學有較大區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和互動性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重大影響。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流的重要場所。在新媒體時代,教師需要運用新媒體與學生展開交流和互動。首先,教師可以設置QQ 群或者微信群,增加與學生溝通的渠道,在這些群中發布一些有關舞蹈教學的視頻,就這些舞蹈視頻的內容與學生展開討論,教師也可以在交流和討論過程中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特征進行全面了解,對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中的疑惑及時進行解答,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其次,教師還可以運用不同的舞蹈學習APP 開展線上教學,教師可以在這些APP 上發布有關舞蹈學習的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和作業后將結果上傳至平臺,由教師對其進行批閱。教師也可以定期發布一些熱門舞蹈話題,在這些APP 中,學生可以匿名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能使更多學生真實表達自身對舞蹈的看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舞蹈教學的效果。
首先,在教學設計環節,教師應當把新媒體融入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中,保障在后續教學中顯示新媒體對舞蹈教學的重要價值,使學生能夠借助新媒體掌握更多舞蹈技能。其次,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在新媒體平臺提前布置有關舞蹈的任務和作業,使學生根據這些任務和作業進行預習,教師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的問題,增強學生對舞蹈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最后,教師要運用新媒體改進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定期發布一些有關舞蹈知識的作業和問題讓學生完成,根據完成結果,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最后,教師還要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期末考試成績相聯系,使評價更加準確,使學生的舞蹈學習更加高效。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激活了舞蹈教學,使舞蹈教學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推動舞蹈教學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但是,在新媒體時代開展舞蹈教學也面臨挑戰,例如,許多教師沒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導致教學效果較差。因此,教師需要借助新媒體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使用新媒體技術豐富教學方式、重構舞蹈教學模式,提高舞蹈教學效果,促進舞蹈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