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偉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其中,產業振興在推動鄉村振興中起著關鍵性、基礎性作用。近日,中財辦等四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有力有序有效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指導意見》,要求學深悟透“千萬工程”經驗蘊含的科學方法,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轉化到“三農”工作實踐當中。
發展鄉村產業,關鍵是打好“特”“優”牌。“千萬工程”的經驗告訴我們,堅持以業為基,開發農業產業新功能、新價值,才能激發強大活力,形成持久生命力。具體來講,每個鄉村都有自己獨特的東西,綠水青山、村落建筑、鄉土文化等都是優勢特色,要善于發現優勢、挖掘特色,一座古院子、一個田園,甚至一首民謠等,都可以打造成特色品牌。無論發展什么產業,都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產業規律,尊重經營主體意愿,科學引導鄉村產業規?;?、標準化、現代化發展。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基礎是產業振興。堅持規模化、集約化、綠色化方向,結合鄉村資源稟賦、歷史文化、氣候環境等條件,優化調整產業布局,培育生態農業、特色農業、休閑農業等新型農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對產業發展方向、產品市場需求、市場運行規律進行深入調查分析,不僅要分析現狀,更要研判趨勢和發展前景,不僅要了解本地市場,更要分析掌握國內乃至國際市場,防止盲目發展。充分尊重經營主體意愿,重在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和指導幫扶,為他們提供技術服務、獲取市場信息、搭建銷售平臺,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人叫人干人不干,政策調動千千萬。黨中央、國務院為推動鄉村產業發展構建了完善的政策框架,農業農村部制定出臺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明確提出,到2025年,鄉村產業體系健全完備,鄉村產業質量效益明顯提升,鄉村就業結構更加優化,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拓寬,鄉村產業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全省上下要搶抓機遇,主動出擊,打好政策“組合拳”,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鄉村匯聚,推動鄉村產業煥發新活力。
產業振興具有多方位的關聯效應。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以系統思維抓謀劃、抓推進、抓發展,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新路徑、新業態,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