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小清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幕府山社區醫院

疼痛是一種令人不快的感覺和感受。許多原因都會引起疼痛,比如過度緊張、焦慮等精神心理因素,會使血管收縮或痙攣,產生疼痛感;腰椎間盤突出等引發的神經痛為突出的骨質壓迫坐骨神經而引起的疼痛;急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可能出現心前區與肩背部的疼痛,腦梗死可能會出現頭痛;冷熱刺激、機械性刺激、電流、強酸等理化刺激,同樣會引起疼痛。
疼痛的發生,會給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其產生負面情緒或引起不良心理問題,不利于疾病的恢復。為了緩解疼痛,應采取有效方法進行處理。下面對疼痛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介紹。
針對頭痛、腰痛、關節痛等慢性疼痛,可以通過經皮神經電刺激、神經阻滯、針灸等方法進行處理。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是將低強度的電流通過患者的皮膚,以刺激其神經末梢來抑制痛覺神經末梢的反應;神經阻滯療法是通過麻醉類藥物、手術、冷卻等方法,阻斷神經的電信號傳輸從而達到止疼的效果;針灸是用針刺皮膚的方法來減輕疼痛感。
廣義的鎮痛藥被分為麻醉性與非麻醉性兩大類,其中麻醉性鎮痛藥有嗎啡、杜冷丁等,適用于無法控制的疼痛,如慢性疼痛、癌癥疼痛等,其缺點是容易成癮,抑制呼吸;非麻醉性止痛藥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適用于關節痛、牙痛、頭痛、痛經等,由于上述藥物會刺激胃黏膜,所以要在飯后服用。
(1)醫護人員應尊重并接受患者的疼痛反應,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以此建立良好的關系。
(2)根據患者的理解能力,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疼痛原因,介紹減輕疼痛的方法,以改善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情緒,緩解因疼痛產生的心理負擔。
(3)鼓勵患者參加自己感興趣的活動,如看報、下棋、聽音樂、與朋友交談等,或是指導患者深呼吸,通過按摩放松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疼痛感。
急性損傷,24 小時內宜使用冷敷,可最大限度緩解疼痛以及腫脹;若超過24 小時或陳舊性損傷,應選用熱敷,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使疼痛感得到緩解。
第一,醫護人員需要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以及特點等,特別要了解患者描述的疼痛發病時間、疼痛的表現、發作時的地點等。第二,醫護人員需仔細詢問患者的基本資料,包括個人病史、既往病史等,確保疼痛處理的針對性與準確性。第三,用藥物治療時應按時給藥,并非按需給藥,慢性疼痛患者可以長時間應用以阿片類藥物為主的緩釋制劑,如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硫酸嗎啡緩釋片等,且服用緩釋劑時不能掰開藥物或嚼碎,否則會影響藥物效果,甚至引起不良反應。
還可通過其他方式來處理疼痛,例如:多攝入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香蕉、梨、芹菜、火龍果等;適量飲水,每天約2 000ml;適當增加活動量,如每天步行30 分鐘;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腹部按摩,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等。
最后,注意觀察用藥不良反應及疼痛治療效果,如果出現異常要及時與醫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