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妍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和利用,反復強調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紅色旅游人數逐年增長,紅色旅游熱度持續高攀升。據統計,紅色旅游旅客中90后、00后人群占比超過50%。因此,需要準確把握消費結構變化,改變供給方式,使紅色景點成為中老年人重溫激情歲月的體驗地,年輕人聆聽紅色故事的“打卡地”。紅色資源是一種獨特性的資源,延安市宜川縣紅色資源豐富,紅色旅游發展具有先天優勢,易形成規模。
紅色旅游發展對縣域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紅色旅游參與者在目的地餐飲、住宿、出行、購物、娛樂等直接消費拉動縣域經濟增長;影響縣域內的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升級。壺口瀑布景區與宜川縣其他紅色旅游資源融合,可以加快縣域間旅游道路互通,旅游產業互相推動,旅游人群互相交流,帶動宜川縣域經濟發展,促使縣域間經濟收益二次分配。
近年來,新媒體日漸成熟給紅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啟發。通過新媒體打造出新時代旅游新方式,運用新媒體技術推動紅色旅游產業發展,讓紅色旅游在新時代下煥發蓬勃生機。
本文將探討新媒體在助力紅色旅游產業、傳承紅色文化和弘揚革命精神等方面的新作為,從新媒體宣傳、新媒體管理、新媒體建設、新媒體賦能等多角度大力發展宜川縣紅色旅游景區的新媒體與數字技術建設,尋找新媒體行業在紅色旅游產業發展中的創新點,促進宜川縣旅游經濟長足發展。
國家大力推進紅色旅游發展大背景下,紅色旅游能夠最大化地利用當地旅游資源,促進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促進人才就業等,采用 SWOT 模型對宜川縣紅色旅游發展自身優勢、劣勢及外部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分析。
宜川縣有著豐富的紅色遺址、遺跡和文物,紅色文化底蘊深厚。壺口瀑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宜川縣壺口鎮境內的黃河干流上,是鑲嵌在九曲黃河之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北方最富有特色的大型瀑布奇景,是“兩黃兩圣”陜北旅游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紅色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億萬華夏兒女心之所歸、夢之所盼的人文圣地,為世界所矚目,被譽為“黃河之心,民族之魂”。圪背嶺宜川戰役彭德懷指揮所舊址,1948年2月,宜川戰役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司令部進駐宜川縣丹州鎮上降頭村,在敵援軍進入瓦子街我軍包圍圈后,彭德懷遂率指揮部進駐該址,他在此坐鎮指揮了宜川戰役“圍城打援”的整個戰斗過程。宜瓦戰役舊址,該舊址位于宜川、瓦子街兩地(瓦子街原屬宜川管轄)。宜瓦戰役是西北人民解放軍從內線轉入外線作戰的第一個大勝利。除此之外還有秋林二戰區長官司令部舊址、寨子溝兵工廠、八路軍駐第二戰區辦事處舊址、宜川第二戰區抗戰舊址群等紅色旅游景點。文化是旅游發展的內驅力,宜川縣豐富的紅色文化為旅游發展提供了動力。
為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振興,促進鄉鎮經濟發展,宜川縣貫徹新發展理念,調結構,強弱項,補短板,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1年6月,陜西省與山西省文旅廳就落實國家文旅部聯創要求達成共識,同步推進黃河壺口瀑布5A景區創建工作。由宜川縣與山西吉縣確定兩景區名稱統一為“黃河壺口瀑布旅游區”,宜川縣主導建立了統一的管理機構、形象標識、門票價格、投訴處理、對外宣傳等機制。
宜川稠酒被授予國家非遺工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年產值達到3000余萬元;“蘋果”石頭畫、“壺口瀑布”剪紙、動漫卡通面塑等系列非遺文創產品深受游客青睞,年銷量百萬元以上。據統計,目前全縣賓館民宿共計70余家,其中壺口景區周邊43家,文旅從業人數達到2.6萬人,人均旅游收入達到5551元,占同期全縣居民可支配收入的50.6%,文旅產業已成為全縣群眾致富增收的主導產業。
宜川縣旅游行業以紅色旅游為主,旅游收入主要還是依靠壺口瀑布景區,其他紅色景點發展較慢,其他紅色景點宣傳力度不夠,旅游宣傳主要面對游學學生或黨政工作人員,形式單一,缺少創新,對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不大。商業、餐飲、民宿等產業客流較少,紅色文化融入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目前的綜合效益水平不高。
宜川縣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但目前情況來看紅色文化體現并不強,文化的挖掘和利用都低于當地其他紅色旅游發展地區。紅色旅游的發展在全國大同小異,紅色文化應融合當地文化,注重紅色文化和當地特色民俗文化融合,充分挖掘其內涵,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文化產品,促進宜川縣旅游業的發展。
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加快了鄉村經濟發展的步伐,加快農村基礎設施的發展,改善了農民生活,進一步推動了城鄉一體化。發展現代農業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鄉村振興要靠農民自己,幸福要靠自己奮斗出來。宜川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積極跟從黨和政府的號召, 在國家政府的支持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完善鄉村基礎設施,積極開發創新鄉村旅游產品,打造宜川特色,開展旅游活動。鄉村振興戰略能加快宜川經濟發展,促進宜川鄉村振興,促進紅色旅游和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營銷是當下熱門發展方式,可以積極利用互聯網文化的宣傳作用和創新能力,發揮科技賦能作用,促進網絡科學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AR/VR在文化領域的應用和創新,提升文化的數字化創作、文化傳播和宣傳營銷,推動旅游發展。 以新媒體為平臺打造全民參與的紅色景區。 比如,“ 新媒體+紅色研學”模式通過新媒體技術打造的線上研學基地讓紅色旅游走進校園, 讓中小學生了解紅色文化, 激發他們對紅色旅游的熱情和對革命精神的認同感, 從而產生“全家出行”的連鎖效應。紅色旅游景區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游客的愛好與特點, 探索全民參與的新媒體發展模式,促進宜川縣紅色旅游景區的可持續發展。
宜川縣雖然有很多紅色旅游點,但目前除了壺口鎮的壺口瀑布這一著名景點之外,其他眾多景點并不為人們所熟知。延安市作為全紅市,紅色旅游資源豐富,旅游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隨著全國各地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快速的地區的紅色旅游得到快速發展,但由于周邊縣市紅色旅游景點的擠壓和競爭,宜川縣紅色旅游的發展仍面臨著挑戰,周邊優勢旅游景點的競爭擠壓及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發展相對緩慢。
通過對宜川縣紅色旅游SWOT模型分析當地紅色旅游發展的優劣勢、挑戰與機遇,將新媒體營銷模式融入宜川縣紅色旅游業,結合宜川縣旅游發展提出如:利用抖音、小紅書、微信、微博等互聯網軟件對宜川縣紅色旅游景點進行宣傳營銷,通過網絡傳播增加旅游景區的曝光率,達到旅游宣傳效果。充分利用網絡、電視、報紙、媒體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旅游宣傳等實際性對策,具有一定可操作性。
預期影響將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旅游宣傳效果顯著
宜川縣各大紅色旅游景區開通了新媒體賬號,定期在平臺更新相關視頻、 圖片或文章,積極進行宣傳推廣,粉絲積累量超過10萬。比如,壺口瀑布景點或彭德懷指揮所舊址通過推出同名微信公眾號,向游客提供了預約參觀、線上參觀等服務,打造出圖文、視頻、VR全景等多元化推廣模式,還可推出多景點聯票制,不僅提升了游客的紅色文化旅游體驗,也使宜川縣各個紅色旅游更好相互融合、相互帶動。
二、游客數量和旅游收入大幅提高
壺口瀑布景區吸引了海內外大量游客前來觀賞,2019年的游客數量高達213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億元。但是由于宣傳手段匱乏等原因宜川縣其他紅色旅游景點并不被大多數人知曉,通過新媒體手段結合宜川縣的紅色文化將這些還未被熟知的景點宣傳出去,動員壺口瀑布游客再去參觀這些被埋沒的紅色景點,吸引更多的游客學習紅色文化、實地感受宜川縣風土人情。
三、旅游產業的帶動效應進一步顯現
旅游業發展給交通、餐飲、娛樂、購物帶來無限的商機,促進了宜川縣產業結構的調整,旅游業與農業、工業等進一步有機結合。旅游業還促使商業、交通、餐飲、郵政、電信、金融等服務業迅速發展,激活了市場,刺激了消費;森林度假等旅游產品的出現,拉動了農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以宜川稠酒、面塑等為代表的旅游特產、紀念品市場有了很大的發展;旅游業拓寬了就業渠道,促使更多失業或無業人群再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