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華 馬少思 李宇靖



摘要: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促進僑鄉文化保護與傳承,成為僑鄉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探索僑鄉文化氛圍對游客旅游行為意向的影響機制有助于進一步驗證僑鄉文化促進旅游發展,為僑鄉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管理建議。以我國著名僑鄉晉江市梧林村為例,借助自我調節態度和喚醒理論,構建以僑鄉文化氛圍(物質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制度文化氛圍)、關系質量、文化接觸和旅游行為意向為變量的假設模型,并借助SPSS26.0和AMOS24.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假設驗證。結果表明:僑鄉文化氛圍的三個維度(物質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制度文化氛圍)和關系質量均能直接正向影響游客旅游行為意向;僑鄉文化氛圍還可以通過關系質量間接影響游客旅游行為意向;文化接觸則會強化僑鄉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的正向影響。因此,僑鄉文化旅游發展需要優化文化元素,滿足游客需求;多方位營造僑鄉文化氛圍;加強僑鄉旅游營銷,提高僑鄉文化旅游知名度。
關鍵詞:僑鄉文化氛圍;關系質量;文化接觸;旅游行為意向
作者簡介:陳金華,華僑大學旅游學院教授,人文地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區域旅游資源開發與安全管理(E-mail: superkingth@126.com; 福建 泉州 362021)。馬少思,華僑大學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李宇靖,華僑大學旅游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管理。
基金項目: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基礎研究項目“僑鄉文旅融合與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與機制研究”(FJ2020B121);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專項課題:中國東盟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對策研究(HSYB2014-08)。
中圖分類號:F5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1398(2023)04-0035-11
文化是旅游者旅游活動的出發點與歸宿,是旅游資源吸引力的淵藪,是旅游開發與經營的靈魂。2018年國家文化部與旅游部合并建立文化旅游部,文旅融合發展成為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發展的現實方向。文旅融合發展的核心是以文化價值創造和實現為前提,以文化旅游項目和活動為載體,增強文化與旅游的協同效應,以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能融則融,宜融盡融”的理念,不僅凸顯了文化對旅游發展的重要性,
同時肯定了旅游對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推動作用。僑鄉文化包含表層物質文化、中層制度文化和內層精神文化,又可細分為飲食文化、涉僑遺址、僑批文化、建筑藝術、涉僑習俗、語言借詞、過番歌、思想意識等多個層面,是促進僑鄉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資源。隨著文旅融合時代的到來,管理者愈加重視旅游地文化氛圍的營造,同時游客需求不再停留在旅游觀光層面,文化體驗的需求比以往更為強烈。探究文旅融合發展的現實背景下,游客對于旅游地文化氛圍的感知對該地旅游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僑鄉具有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目前關于僑鄉旅游的研究主要依托僑鄉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及其文化特征和功能,對僑鄉文化旅游的開發進行研究。現有關于文化氛圍的研究多以校園、圖書館等文化場所為案例地,探究文化氛圍的營造,在旅游領域中量化研究文化氛圍的較少,且尚未形成成熟的測量量表。現有研究表明旅游地文化氛圍會影響游客情感,并最終影響其行為,但在此過程中其他影響因素尚未明晰,需進一步進行探討。 因此,本研究以我國著名僑鄉晉江梧林村為案例地,探明游客對僑鄉文化氛圍感知的現狀,并基于自我態度調節理論和喚醒理論構建僑鄉文化氛圍、關系質量、文化接觸和旅游行為意向等變量的理論模型,探究僑鄉文化氛圍對游客旅游行為意向的影響機制,最后為促進僑鄉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出管理建議。
一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自我調節態度理論與喚醒理論
自我調節態度理論由Bagozzi提出,認為評價會促進情感的產生并進一步影響個體的行為或行為意向,總體上表現為評價—情感—行為的發生過程,被用于解釋個體的行為機制。喚醒理論認為喚醒水平不同,由于刺激所引起的情感反應也會受到影響。基于自我調節態度理論,本研究將僑鄉文化氛圍作為旅游者的評價,關系質量則為旅游者對僑鄉的情感反應,旅游行為意向則為行為反應,構建僑鄉文化氛圍、關系質量和旅游行為意向的關系模型,依據喚醒理論引入文化接觸調節變量,并結合前人研究提出相關研究假設。
(二)研究假設
氛圍是用以描述環境刺激與人類行為之間的動態復雜關系,對情感有正向影響。根據場景的不同,文化氛圍的定義也不盡相同。旅游地文化氛圍是基于旅游地文化,依托旅游地物化與意識形態的東西而形成的能為游客所感知的特色環境,可以分為物質、精神和制度三維度。物質文化氛圍包含環境因素和產品因素,精神文化氛圍包括居民因素和互動因素,制度文化氛圍包括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根據自我調節態度理論,旅游者對僑鄉文化氛圍的感知評價,會直接影響其對僑鄉的情感響應。情感是人們對客觀現實的態度體驗,是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需要的一種內心感受,是人們通過感知對外部刺激形成的一種肯定或者否定的心理反應。旅游者與僑鄉建立的關系是二者之間的一種情感紐帶,關系質量則是旅游者對僑鄉文化氛圍感知評價后的情感響應。關系質量是關系營銷中的重要概念,其含義因研究對象不同而有所區別。關系質量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中關系主體主要有旅游者與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目的地與客源地、居民與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目的地與旅游者,是關系主體根據一定的標準對關系滿足各自需求程度的共同認知評價,可以從滿意、信任和承諾三個維度進行測量。即僑鄉與旅游者的關系質量指旅游者在僑鄉開展旅游活動時,根據自身的評價標準對彼此關系表示滿足,并且對僑鄉所營造的文化氛圍表現出滿意、信任和承諾等情感狀態。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1:僑鄉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H1a:僑鄉物質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H1b:僑鄉精神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H1c:僑鄉制度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行為意向是一個人執行或不執行某種特定的未來行為的意識程度,旅游行為意向多指旅游者對于重游和向其親友推薦旅游目的地的可能性判斷。現有研究表明旅游地文化氛圍是旅游者行為意向的重要影響因素。旅游地文化氛圍可以直接影響旅游者重游意愿、口碑推薦等行為意向,游客對旅游地文化氛圍感知越強烈,進而產生重游意愿、口碑推薦等行為幾率越高。此外,目的地氛圍是影響環境責任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地文化氛圍能夠正向影響游客文明行為意向。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2:僑鄉文化氛圍對旅游者的行為意向具有正向影響作用
H2a:僑鄉物質文化氛圍對旅游者的行為意向具有正向影響作用
H2b:僑鄉精神文化氛圍對旅游者的行為意向具有正向影響作用
H2c:僑鄉制度文化氛圍對旅游者的行為意向具有正向影響作用
根據自我調節態度理論,情感能夠用來預測游客行為意向,并且情感越強烈,行為出現的可能性就越大。關系質量作為一種情感響應,常被用于解釋旅游者行為意向。關系質量越強烈,游客的旅游行為意向更積極。游客與僑鄉的關系質量是游客受僑鄉文化氛圍刺激下的情感響應,同樣對其旅游行為意向產生正向影響。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3:關系質量對游客行為意向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作用
H4:關系質量在僑鄉文化氛圍與游客行為意向之間起中介作用
所有文化形式本質上都與他人接觸,文化接觸是人類的基本要素。文化接觸用于衡量游客在體驗不同文化時所尋求體驗的目的和深度,反映了游客的體驗以及與當地文化的互動。文化接觸程度越高,游客尋求更深的僑鄉文化體驗。喚醒理論認為喚醒水平不同,由于刺激所引起的情感反應也會受到影響。即游客在高文化接觸水平下,僑鄉文化氛圍的刺激更容易引起游客的情感響應。因此,提出以下假設:
H5:文化接觸在僑鄉文化氛圍和關系質量之間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綜上,本文構建僑鄉文化氛圍、關系質量、文化接觸和游客旅游行為意向之間關系的假設模型如圖1所示。
二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
本研究均采用國內外相關領域的代表性量表,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研究情景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和修改,最終形成了僑鄉文化氛圍對游客行為意向影響的正式調研問卷。本調查問卷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問卷相關事項介紹,包括調查對象、研究者、主要目的、填寫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研究量表,主要涵蓋僑鄉文化氛圍、旅游體驗、關系質量、行為意向和文化接觸。其中,僑鄉文化氛圍測量參考許春曉等⑥⑦、黃濤等的研究 ,從物質文化氛圍、制度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3個維度進行測量,共22個題項。關系質量測量參考、武傳表等的研究,共6個題項。旅游行為意向測量參考韓麗軍等、Kim等的研究,共4個題項。文化接觸測量參考Gnoth等的研究,共11個題項。所有量表均采用李克特七級量表,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第三部分是調研對象的基礎信息。
問卷在根據已有成熟量表設計完成后,選取晉江市梧林村為案例地進行實地發放,預調研共收集205份有效問卷,移除CITC值(校正后計算相關系數)低于0.4且移除后量表的Cronbachsα相比移除前有明顯幅度變動的題項,共移除三個題項(均屬于僑鄉文化氛圍中制度文化氛圍維度的題項),并對問卷設計中表意不明和歧義之處進行修改,形成最終的調查問卷。
(二)案例地選取
梧林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晉江市新塘街道,現有戶籍人口約1 800人,旅居海外華僑1萬余人,是閩南地區著名的僑鄉,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梧林村現存閩南官式大厝、中西合璧民居、哥特式建筑和古羅馬式建筑等近百座華僑建筑(如圖2所示),形成了強烈的物質文化氛圍;閩南華僑“情系家園、心懷桑梓”的家國情懷營造了積極濃郁的精神文化氛圍;合理的旅游開發與保護則為梧林村的制度文化氛圍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三)數據收集
2021年10—11月,以晉江市梧林村僑鄉為案例地,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以游客自填式進行現場發放及回收,調研對象為已經游玩結束并在休息區休息的游客,現場共發放問卷360份,回收有效問卷334份。同時,借助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發放,共發放線上問卷260份,回收有效問卷203份。正式調研共計發出6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計537份,符合問卷總數量需要高于題項數量10倍的基本要求標準。
在回收的有效樣本中, 性別比例基本均衡, 男性占44.5%, 女性占55.5%。年齡35歲以下占比78.2%,其中19~25歲、18歲以下、26~35歲占比依次占比29.6%、27%和21.6%。游客職業構成中, 所占比例排位前三的是學生、企業人員和公務員, 分別占比42.5%、15.1%和9.9%。從月均收入來看, 以月收入低于3 500元的游客為主, 比例達46.2%, 而月收入在3 500~5 000元的游客所占比例也達到15.5%。從文化程度來看, 游客學歷較高,大專、本科和研究生學歷者分別占17.9%、35.9%和16.9%。
三數據分析與結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為了避免數據同源對結果造成偏差,借助SPSS26.0中的Harman單因子檢驗法對共同方法偏差進行檢驗。未旋轉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結果提取特征根小于1的因子共6個,最大因子方差解釋率為32.192%(小于40%),結果累積解釋了總方差的68.824%,故本研究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信度和效度分析
通過Cronbachsα值檢驗僑鄉文化氛圍、關系質量、文化接觸和旅游行為意向等四個變量的量表及僑鄉文化氛圍三個維度量表的信度。結果顯示,7個因子的Cronbachsα值分別為0.940、0.922、0.956、0.861、0.886、0.921、0.895,均高于0.7,量表信度良好。借助KMO值和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水平測量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結果顯示,問卷總體量表的KMO值為0.938(>0.6),Bartlett球形檢驗顯著性統計值為0.000(<0.05),因此該數據適合做因子分析。
借助AMOS24.0統計分析軟件采用驗證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檢驗,包括結構效度、收斂效度以及區分效度。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顯示:1<X2/df=2.416<3,RMSEA=0.051<0.08,CFI=0.933>0.9,IFI=0.934>0.9,TLI=0.928>0.9,GFI=0.861<0.9,NFI=0.892<0.9,指標中GFI、TLI值均小于0.9,但在0.8以上仍可以接受,表明模型適配度較好,模型結構效度良好(見表1)。各測量指標在潛變量上的標準載荷均大于0.5,建構信度CR均大于0.7,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大于0.5,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斂效度(見表2)。除物質文化氛圍與制度文化氛圍質量的相關系數高于物質文化氛圍AVE值平方根外,其余各個變量的AVE值平方根均大于變量間相關系數,說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區分效度(見表3)。
(三)假設檢驗
1.直接效應檢驗。采用SPSS26.0統計分析軟件,在控制性別、年齡、教育程度、職業、收入等人口統計變量下,對僑鄉文化氛圍(物質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制度文化氛圍)與關系質量、僑鄉文化氛圍(物質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制度文化氛圍)與旅游行為意向進行線性回歸,關系質量與旅游行為意向進行線性回歸,結果見表4:僑鄉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269,p<0.001);物質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201,p<0.001);精神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155,p<0.001);制度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241,p<0.001);關系質量對旅游行為意向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268,p<0.001);僑鄉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553,p<0.001);物質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421,p<0.001);精神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358,p<0.001);制度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存在顯著正向影響(β=0.450,p<0.001)。綜上,H1、H1a、H1b、H1c、H2、H2a、H2b、H2c、H3假設成立。
2.中介效應檢驗。運用Hayes開發的SPSS process宏程序非參數Bootstrap法,抽取5000個樣本估計中介效應的Bootstrap95%置信區間,采用模型4來檢驗關系質量在僑鄉文化氛圍和旅游行為意向之間的中介作用(見表5、表6)。首先檢驗僑鄉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的作用,如表5中的模型1所示:僑鄉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β=0.478, p<0.001);其次,檢驗了僑鄉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的作用,如表5中的模型2所示:僑鄉文化氛圍
對關系質量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β=0.216, p<0.001);最后,在模型1的基礎上加入關系質量驗證其中介作用,如表5中的模型3所示:僑鄉文化氛圍(β=0.436, p<0.001) 與關系質量 (β=0.193, p<0.001) 對旅游行為意向都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結合模型1與模型2的分析結果,可以發現關系質量部分中介了僑鄉文化氛圍對旅游行為意向的作用。從效應的大小來看(見表6),關系質量的中介效應在Bootstrap 95%置信區間均不包含0值,表明中介效應達到顯著水平,即關系質量在僑鄉文化氛圍與旅游行為意向之間起中介作用。中介效應值為0.042,直接效應(0.436)和中介效應(0.042)分別占總效應(0.478)的91.21%、8.79%。因此,假設H4得到驗證。
3.調節效應檢驗。運用Hayes開發的SPSS process宏程序非參數Bootstrap法,抽取5 000個樣本估計中介效應的Bootstrap95%置信區間,采用模型7來檢驗文化接觸在僑鄉文化氛圍和關系質量之間的調節作用(見表7)。在控制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收入等人口統計變量下,首先驗證僑鄉文化氛圍(β=0.5049,p<0.001)、關系質量(β=0.1797,p<0.001)均顯著正向影響旅游行為意向。其次,驗證僑鄉文化氛圍與文化接觸的交互項(β=0.1251,p<0.05)顯著正向影響關系質量,即假設H5成立。從調節效應圖示(見圖3)可以看出,當僑鄉文化氛圍發生同等改變時,相比低文化接觸旅游者,高文化接觸旅游者的僑鄉文化氛圍感知引發關系質量更大幅度的改變。因此,僑鄉文化氛圍對關系質量的影響會受到文化接觸的正向調節,假設H5成立。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自我調節態度理論和喚醒理論,構建了僑鄉文化氛圍對游客旅游行為意向模型,借助SPSS26.0和AMOS24.0統計分析軟件,探討游客對僑鄉文化氛圍的感知評價如何,以及此評價是否會引起其與僑鄉關系質量的情感反應,并最終是否影響游客的推薦意愿、重游意愿和分享意愿,同時探究文化接觸在這一過程中是否具有調節作用,最終得到如下結論:
首先,僑鄉物質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和制度文化氛圍均能顯著正向影響游客旅游行為意向。即僑鄉文化氛圍會促進游客推薦、重游和分享等旅游行為意向。以往研究較少通過量化探究文化氛圍對游客行為意向的影響,本研究以僑鄉為案例地,并在前人基礎,進一步修正并得到本研究的僑鄉文化氛圍測量量表,進一步推動文化氛圍的量化研究,并拓展僑鄉文化研究內容。
其次,僑鄉文化氛圍通過關系質量間接影響游客旅游行為意向。高水平的僑鄉文化氛圍能夠提升游客與僑鄉的關系質量,良好的關系質量促進游客推薦、重游和分享等旅游行為意向。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氛圍,能夠提高旅游者情感。而關系質量作為一種情感響應,能夠影響游客旅游行為意向。僑鄉以其文化獨特性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游客形成與僑鄉積極的關系質量,進而產生推薦、重游和分享等行為意向。
最后,文化接觸對僑鄉文化氛圍與關系質量之間正向影響關系產生正向調節作用。即僑鄉文化氛圍水平相當時,文化接觸程度越高,游客與僑鄉的關系質量也越高。游客受到特定環境的影響,會刺激個體的知覺,喚起個體情緒。文化接觸程度越高的游客,僑鄉文化氛圍對其情緒影響越強烈,關系質量越高。
(二)管理建議
僑鄉文化促進僑鄉經濟發展,是僑鄉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如何通過營造僑鄉文化氛圍增強游客旅游行為意向,是僑鄉文化旅游高發展亟須解決的難題。為此,結合研究結論,為晉江梧林村文化旅游發展提出以下管理建議:
1.優化文化元素,滿足游客需求。文化氛圍是文化的外在表現,僑鄉文化氛圍的形成,其根源是僑鄉文化的發掘,因此,要將重點放在僑鄉文化的培養上。第一,充分把握僑鄉文化特性,詳盡解析當地各種文化的優缺點,并從中挑選適合當地特色的文化主題,尤其要注重發掘其中的內涵,形成特色;第二,在選擇合適的文化主題后,應適當將范圍延展,充實內容,形成體系;第三,應重視文化覆蓋面以及滲透性,從旅游目的地的任何方面都可以展現出文化特性,特別是游客對僑鄉文化的認同。另外還要定期開展與僑鄉文化相關的文藝活動,升華凸顯文化內涵。
2.多方位營造僑鄉文化氛圍。第一,統籌物質文化氛圍。物質文化氛圍是讓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產生良好印象的關鍵因素。營造良好的物質文化氛圍,需要加強對當地特色建筑的解說,重點在于突出該建筑的文化特征,彰顯整體文化風格;同時,基于僑文化元素,集中精力開發僑鄉特色旅游紀念品。第二,凸顯精神文化氛圍。精神文化氛圍的好壞往往決定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印象是否深刻。營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首先,需要重視本地特色的僑批對僑鄉發展建設的重要性。僑批是僑鄉地區特有的信件,體現了我們國家僑鄉和華僑所生活國家的互通交流,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記憶文化遺產,也是研究華僑文化和僑鄉文化的寶貴資料。其次,發揚華僑華人愛國精神和家風倫理文化。向游客弘揚僑批背后所蘊藏的精神文化,展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針對類似僑批館、特殊建筑等,應適當增設語音講解或免費講解員,避免游客走馬觀花而感受不到內在的精神文化。第三,營造規范制度文化氛圍。制度文化氛圍是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圍最基本的部分。營造規范制度文化氛圍,主要包括規范僑鄉經營制度、旅游服務人員的行為舉止、旅游服務的質量標準以及保持僑鄉環境衛生和治安。
3.加強僑鄉旅游營銷,提高僑鄉文化旅游知名度。第一,建立僑鄉旅游特色品牌。僑鄉特色文化是僑鄉文化旅游的精神內核,是建立品牌的重要要素。挖掘僑鄉傳統文化基因,通過僑鄉節慶、文化特色活動等方式實現多元化的旅游場景延伸,逐漸形成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第二,加強旅游市場定位,綜合考慮市場需求。把握游客新需求、新特征,與時俱進。第三,加強僑鄉文化旅游數字化建設和網絡營銷。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Atmosphere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on Tourist Behavior Intentions:
Moderating Effect of Cultural Contact
CHEN Jin-hua,? MA Shao-si, LI Yu-jing
Abstract: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promotes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a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affects tourism behavior intentions can further verify that the culture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can promote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and provide some management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Taking Wulin village, Jinjiang city, a famous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as an example, with the help of self-attitude adjustment theory and cognitive behavior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hypothesis model with cultural atmosphere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material cultural atmosphere, spiritual cultural atmosphere,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tmosphere), relationship quality, cultural contact and tourism behavior intentions as variables, and uses the SPSS26.0 and AMOS24.0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to verify the hypothe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ultural atmosphere (material cultural atmosphere, spiritual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can directly and positively affect tourism behavior intentions;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can also indirectly affect tourism behavior intentions through relationship quality; Cultural contact will strengthe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on the relationship quality.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needs to optimize cultural elem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ourists, create a multi-faceted cultural atmosphere, strengthen tourism marketing, and improve the popularity of cultural tourism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s.
Keywords: cultural atmosphere in overseas Chinese hometown; relationship quality; cultural contact; tourism behavior intention
【責任編輯:陳西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