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斌,梁 歌,李思聰,張 敏,李金良,李旭廷
(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動物遺傳育種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成都 610066)
川續斷(DipsacusasperWall)為川續斷科植物的干燥根,廣泛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云南等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的正品續斷(Dipsaci Radix)藥材的基源植物,主要功能為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用于肝腎不足、胎動不安、滑胎、腰膝酸軟、跌打損傷、骨折等癥[1]。續斷因能“續折接骨”得名,處方名中生續斷常寫為川續斷、川斷、續斷。文章對川續斷的化學組成成分、藥理藥效、種植及畜牧業應用情況等方面的進行綜述,以期該品種作為川產道地中藥材資源在畜牧業中擴大應用提供支撐。
川續斷野生資源廣泛分布于我國四川、重慶、湖北、云南、湖南、貴州、江西、甘肅、河南、西藏等省[2]。川產道地藥材川續斷的產地主要分布于四川攀枝花市、涼山州、原川東涪陵(現重慶涪陵)等地。唐代藺道人所著的《理傷續斷方》,又名《仙授理傷續斷秘方》,首次冠以續斷“川”字(即四川出產的續斷),宋代許叔微撰寫的《普濟本事方》,又名《類證普濟本事方》,收載的方劑中多處涉及續斷,宋代續斷已普遍入藥,隨著醫家對續斷功效的深入認識,臨床用藥上強調采用道地的續斷藥材,明代劉文泰所著《本草品匯精要》中記載續斷“道地,蜀川者佳”[3]。
川續斷的化學成分復雜,主要含有揮發油類、多糖、生物堿類、環烯醚萜類、酸類、三萜皂苷類、生物堿類[3-10]。
研究人員對川續斷有效成分進行分離和提取,鑒定了19種環烯醚萜類的化合物,從川續斷的甲醇中提取和分離了兩個環烯醚萜,環烯醚萜類主要有熊果酸、馬錢子苷、當藥苷、茶茱萸苷等,從川續斷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的林生續斷苷Ⅲ[4]。
研究者從川續斷中共分出了二十多種三萜皂苷類成分,大部分為齊墩果烷型,其中苷元以常春藤皂苷元為主,分別于C-23,C-28位連接不同的糖鏈。五環三萜皂苷類化合物是一類化學結構新穎、立體結體復雜、具有抗炎、保肝、免疫調節及抗腫瘤及等多種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其中川續斷皂苷乙在續斷藥材中含量較高,作為續斷藥材質量控制指標。同時,從灰氈毛忍冬(LoniceramacranthoidesHand.-Mazz.)、忍冬屬植物金銀花(LonicerajaponicaThunb)、華南忍冬(Loniceraconfusa))、水銀花(毛花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Rehd.))、山銀花(紅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菊科植物緣毛紫苑(AstersoulieiFranch.)中,均發現該化合物的存在[3-5]。
陳菊對黔東南續斷中多糖的提取工藝進行了優化并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結果表明,當料液比1∶25(g/mL)、提取溫度91℃、提取時間90min、提取次數3次,在此條件下多糖的平均提取率為4.74%。而且續斷中的多糖具有抗氧化活性[5]。嚴忠紅的研究發現續斷根提取物中的多糖具有調解免疫活性的作用[6]。
Tian等[7]從續斷的根中發現了香草酸、咖啡酸、咖啡??鼘幩岬?個化合物。
吳知行等從川續斷中提取揮發油并鑒定出41種化合物,川續斷 揮發油對金葡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8]。
川續斷中含有蔗糖,谷甾醇、胡蘿卜苷以及鈣、鎂、銅等微量元素以及生物堿等[9,10]。
川續斷皂苷VI又稱為木通皂苷D,是川續斷提取物中的重要成分,在神經保護、骨關節損傷、抗凋亡、鎮痛等方面的藥理活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開發價值[11]。Liu等[12]人證明,ASA VI抑制破骨細胞分化以保護骨組織,它降低了CIA小鼠血清中TNF-,以及AKT、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川續斷皂苷VI抑制破骨細胞分化,而且促進成骨細胞分化。鐘美英等[13]研究發現,川續斷皂苷粗提物與相當劑量的水煎劑具有同等療效。此外,三七、人參等含有的皂苷成分也具有促進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和成骨細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細胞成熟,從而抑制骨丟失的作用。由此表明,皂苷類化合物是川續斷防治骨質疏松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14]。
李廣潤等研究了川續斷皂苷Ⅵ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利用高脂飼料建立ob/ob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給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劑量(30,60,120 mg/kg)的川續斷皂苷VI,連續4周后檢測血清中TC、TG、LDL-C和HDL-C水平,同時觀察其對小鼠體重、肝指數和肝組織病理學的影響。結果表明,結論川續斷皂苷VI具有明顯的降脂做用,可明顯改善肝細胞脂肪變性,可能是一種潛在的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藥物[15]。
川續斷總生物堿能顯著抑制妊娠大鼠在體子宮平滑肌的自發收縮活動,降低其收縮幅度和張力;對抗0.25U/kg催產素誘發的妊娠大鼠在體子宮收縮幅度和張力的增加;并具有對抗大鼠摘除卵巢后導致的流產作用[16]。高秀芝等[4]研究發現,川續斷對先兆性流產、習慣性流產、崩漏下血等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董月芳等[17]對 110 例先兆性流產、50 例習慣性流產患者進行治療時發現,川續斷能夠明顯改善先兆性流產、習慣性流產、崩漏下血等癥狀,且耐受性好。
川續斷皂苷B能夠通過抑制Mul1 改善線粒體功能保護大鼠腦組織免于缺血性損傷[18]。川續斷皂苷X具有治療或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川續斷皂苷X在治療大鼠心肌缺血時能顯著地降低肢體導聯心電圖J點的升高、減少缺血面積;在治療局部腦缺血損傷時能顯著地改善大鼠行為障礙、減少缺血面積[19]。
張琪等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評價其抗炎活,續斷總皂苷可以顯著的降低由冰醋酸造成大鼠扭體反應的次數,對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腫脹有顯著的抑制作用,表明川續斷具有抗炎作用[20]。
川續斷提取物和川續斷皂苷乙連續給藥7d后,可抑制大鼠和雞肝藥酶mRNA表達,增加了氟苯尼考在大鼠和雞體內的吸收速度,延緩了代謝,可提高氟苯尼考生物利用度[21-22]。
不同產地所產續斷質量存在差異,《神農本草經 序錄》中對于藥物產地選擇有“土地所生、真偽陳新”的論述,因此中藥產地是否適宜對于藥材質量的影響是很重要的。衛瑩芳等[23]在我國九個省市的十四個續斷產區收集樣品,對其續斷總皂苷和川續斷皂苷Ⅵ的進行了含量檢測,湖北鶴峰縣野生續斷的總皂苷含量最高,購于成都荷花池藥市的總皂苷含量最低,總皂苷含量的變化范圍為2.20%~19.91%。云南鶴慶縣續斷樣品的川續斷皂苷Ⅵ含量最高,貴州紫云縣的川續斷皂苷Ⅵ含量最低,川續斷皂苷Ⅵ含量變化范圍為0.51%~10.14%。楊中林等[24]以HPLC法測定不同產地續斷中川續斷皂苷Ⅵ的含量,結果顯示四川省木里縣、鹽源縣,湖北的五峰及長陽地區產的繼斷質量優良,其中以四川省鹽源縣產的川續斷質量最好,湖南省石門縣的質量最差。衛瑩芳[25]等對我國23個不同地區出產的續斷中總生物堿進行了含量檢測和對比,結果發現,不同地域出產的續斷樣品中總生物堿的含量差異顯著,變化范圍在0.0106%~0.1212%之間。
四川主產區在涼山州、攀西地區和川東地區等盆周山區,傳統續斷種植多處于半野生狀態,農戶將育苗移栽到山地、田地,簡單管護,施農家肥,第2年秋季開始采挖一直持續到來年3月底,平均產量400kg/667m2左右。近十年來川續斷市場價格維持在7~12元/kg左右,農民種植積極性一般。但隨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中藥材整體走勢偏強,帶動川續斷價格上揚,種植續斷的利潤高于玉米等傳統農作物,且種植周期短,可以與農忙時節錯開,有利于刺激種植熱情。隨著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持續推進,涼山州等原貧困地區作為川續斷傳統種植區,在政策支持下,引進現代中藥材加工生產企業,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合作模式,規范化種植川續斷等道地中藥材,有望成為當地支柱產業。
川續斷具有強筋骨、續折傷、止崩漏、安胎等功效,《中國獸藥典》(2020年版,二部)收載含續斷的成方制劑“風濕活血散”“生乳散”“壯陽散”“泰山磐石散”四種,主要用于種畜圍產期保健,如防治母畜流產死胎、產后缺鈣癱軟[26]。
動物在集約化養殖過程中活動空間有限、光照不足等均可導致畜禽出現骨質疏松甚至骨折,如長期籠養的老齡蛋雞過度產蛋鈣質流失,骨質疏松較為常見,已有研究顯示川續斷為主要成分的中獸藥對雞實驗性骨折愈合有明顯促進作用,對雞血清堿性磷酸酶活性,骨痂鈣鹽沉積有促進作用,對防治老齡蛋雞骨質疏松、提高生產性能有臨床應用價值[27]。
隨著畜牧業集約化程度加快,母畜因飼養條件限制,自由活動空間有限、生產任務繁重加之各類疾病影響,容易出現流產死胎和產后癱瘓等疾病。川續斷具有止崩漏、安胎功效,在民間廣泛應用于各類防治流產的方劑中,未來基于川續斷為主要組方成分的用于母畜流產、死胎和產后癱瘓等疾病防控的中獸藥制劑有較大開發空間。
李顏桃等[28]通過川續斷水煎劑灌胃小鼠,檢測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細胞因子的含量變化,發現川續斷水煎劑可提高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同時能增強血清中Th1類細胞因子水平,降低Th2類細胞因子的水平,提示川續斷可增強動物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川續斷種植資源廣泛、較耐旱、易栽種,6月開花,盛花期7~9月,且續斷蜜風味獨特,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可作為油菜等其他蜜源植物的銜接補充[29]。
綜上,川續斷作為川產道地藥材,種植歷史悠久,特別是作為攀西地區貧困山區脫貧產業之一,開發利用好川續斷資源,對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具有現實意義。挖掘川續斷新的藥用價值,推進川續斷在畜牧業健康生產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川續斷種植收益、拓寬川產道地藥材資源應用市場,也為畜牧業“減抗限抗、提質增效”提供更多的資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