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琴 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大河路中心小學

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至此拉開了“雙減”的序幕,而“雙減”政策的本質是素質教育,通過減輕課業負擔,為學生預留更多興趣發展的時間,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發展素質教育,是新時代教育的戰略任務、發展方向。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多元化發展,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的培養。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教學需求,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新的理念并開展多元化教學,成了教師們有待研究的問題。
小學音樂課程作為一門藝術類課程,在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是素質教育下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通過在該門課程中引入多維導向理念,能夠幫助教師全方位分析學生的學習需求,從不同的層面對學生進行引導,對教學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所謂導向理念,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基于引導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從主觀視角嘗試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分析,在嘗試過程中發現知識的內涵,并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最終配合教師的指導,深化對知識的吸收。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運用直接講述或者灌輸式教學方式,那么往往難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整個學習過程是枯燥乏味的、被動的,從而影響學習結果,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而通過導向理念的運用,教師改變自我地位,基于“旁觀者”“引導者”視角對學生進行教育,可以喚醒學生的自覺能動性,使之在自我探索中有所收獲,在不斷鉆研中享受學習過程,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的主動性,長此以往還可以使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多維導向理念,顧名思義是從多維度、多層面對學生進行引導,拓展學生學習的視角,開發學生的思維,使之形成廣泛的學習思路。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較為零散,且對教學的要求較高,教師教學生學習一首歌曲,并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記憶該首歌曲,或者學會唱歌曲,而是要引導學生從歌曲的字面意思中挖掘其內涵,甚至學習其中的道理和哲理。只有學生透徹理解該首歌曲,對其內涵、意思、哲理等都進行深入掌握,才說明這首歌曲教學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通過運用多維導向理念,音樂教師可以從多視角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學習歌曲曲調、旋律的同時掌握歌曲內涵,并挖掘歌曲隱含的道理,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提升學習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思考、探索分析的熱情,從而有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終使之向高素質人才靠攏。從本質來看,教師從多維度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就已經為學生創造了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環境,在這種多元化的場景中學生的思想不再是固化的,而是開放的,這將有助于快速提升其創新能力。
要想將多維導向理念有效運用于小學音樂綜合性課堂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合理選擇多維導向的“點”,確定教學的思路和側重點。這需要音樂教學結合不同教學內容進行仔細分析,并綜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個性特點、思維發展等,在詳細探索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針對性的“點”,包括興趣導向點、哲理導向點、合作導向點、任務導向點等。只有教師所選擇的“點”符合學生發展需要,才能夠使學生對這些“點”進行更深刻、細致的探究和學習,并從中受益。例如,在教學生學習《學習雷鋒好榜樣》歌曲時,就可以選擇興趣點、哲理點、任務點等。首先,通過歌曲旋律的播放和雷鋒故事講解,幫助學生對歌曲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對歌曲的想象和思考。然后,引導學生通過歌詞分析故事內涵,并借助探討交流方式對其中的哲理進行挖掘。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說出自己的理解,并為學生講解歌曲的哲理。最后,為學生羅列任務,包括歌曲曲調學習任務、雷鋒做好事搜集任務等。在學生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輔助進行講解和教學,融教學活動于學生探究中,最終再對這些“點”進行串聯,提升教學成效。
多維導向理念與傳統教學理念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多維調動,且改變過去自己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思想,使學生從多方面、全方位學習知識,發揮自主能動性,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思想和理念改變必然會引起教學過程的改變,所以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的“形”,無論是教學活動的設置,還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都應當符合多維導向理念。對于小學音樂教師而言,具體應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第一,革新思想觀念。應試教育模式造成的影響往往難以短時間內完全得到消除,一些小學音樂教師依然存在傳統觀念,這會導致多維導向理念的實施受限。對此,音樂教師要加強自我學習,多掌握一些新的教學觀念,并學習一些新的知識內容,借助新理念、新知識轉換傳統固化思維,實現思維的轉變,在課堂中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第二,重新規劃教學流程。多維導向理念革新了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重新規劃教學流程,使教學過程更符合理念需求和學生需要。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對事物認知有限,但不喜歡被局限于某一種固化的認知中,這就要求音樂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創新課堂教學“招”,使多維導向教學理念真正發揮出“多維”的功效。具體而言,音樂教師無論是基于哪一個“點”開展教學活動,都要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例如,在興趣“點”教學中,要摒棄過于注重知識傳輸的講授式方式,多采用場景式教學,為學生模擬場景或者編故事,使學生的興趣得到保持。在任務“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合理布置任務,避免一次性為學生布置較多任務,從而打消其參與學習的激情。在哲理“點”教學中,要通過多種途徑為學生擺哲理、講道理,并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研究、思考,對蘊含的哲理進行自主挖掘。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對每一種“招數”的評價,及時通過評價對各個教學“招”的優劣勢進行分析,在后續教學中更好地對這些“招數”進行運用,避免做無用功。總之,要通過多種靈活的教學“招數”,使學生保持對學習的探索欲望,始終對音樂充滿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保持對課程的興趣,才能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不斷提升學習成效。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綜合性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好興趣培養的方向,選擇興趣這一導向“點”,多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興趣輻射面進行延伸,充分發揮“興趣紅利”提升核心知識學習的效果。如在課堂教學中常常有與核心知識關聯不大,但學生十分感興趣的內容,此時教師就要將視角放在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上,先對學生進行引導,使之興趣得到滿足,然后結合學生的興趣點對教學內容進行滲透延伸,使學生從興趣基點出發對知識進行分析,借助自己喜歡的事物嘗試對音樂核心知識進行理解,最終達到知識積累、技能提升的目的。例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歌曲時,可能學生的興趣點并不在歌曲本身,而在于歌曲所帶來的意境或者教師所播放的歌曲視頻。此時,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興趣價值,引導學生在想象意境或者觀看短視頻畫面的同時思考歌曲的內涵,并結合各種畫面元素構思一個故事。然后讓學生講解自己所編的故事,教師結合學生的故事對歌曲中的歌詞、旋律等進行講解,這樣就使核心知識教學與學生的興趣進行了緊密對接。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活動,讓學生圍繞歌曲主題進行聯想,盡情發揮想象,構思一個自己劃船出海的畫面,并鼓勵學生在了解歌曲知識、開展自主學習、聯想自我場景的同時對知識加以內化和自我吸收。
合作學習是小學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式,其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合作交流發散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在小學音樂多維導向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合作這一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對知識內涵進行深刻感悟。仍以上述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意境、觀看歌曲短視頻、掌握歌詞的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歌曲的內在含義。具體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六個小組,每個小組由3-5 個學生組成,大家圍繞歌曲展開激烈的討論,挖掘歌曲本身的內涵。最后,教師對每一個小組的探討結果進行總結,并在學生思考探索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從而使學生明白該首歌曲所描繪的美麗畫面背后是無數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奮斗出來的結果,并引導學生明白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心存感激,熱愛生活、熱愛祖國。在教師補充的基礎上,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師的講授,對歌曲有一個系統認識,從而提升學習深度,且在后續學習其他歌曲的過程中形成自主思考、有效探究、挖掘歌曲內涵的習慣。
任務導向并非簡單為學生設定任務,規定學生在既有的時間中完成任務即可,而是要借助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并為其提供思考、探究、發現的機會。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思維特點等布置任務,并合理為學生劃分任務,使學生將任務作為自身學習的一部分,在完成任務過程中不斷提升學習效果。例如,學習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時,教師可以設定“了解雷鋒事件”“了解時代背景”“挖掘歌曲內涵”“掌握歌曲哲理”等任務,先讓學生通過與同學交流、查閱資料、咨詢家長等方式完成第一個任務,對雷鋒事件有一個系統了解;然后,對歌曲的時代背景進行了解,包括雷鋒生活的年代、社會局面等,此任務可以采用網絡查閱的方式;再根據歌詞內容和教師講解挖掘歌曲內涵,從整體層面上對歌曲內涵有一個掌握;最后,通過資料搜集、與同學交流等掌握歌曲的哲理。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發揮的是主體作用,其需要主動對任務進行分析,并主動查找資料,而教師則發揮的是引導和輔助作用,這樣學生在完成一個個任務的過程中,不僅具有較大的成就感,提升了學習興趣,而且教師在不斷引導下完成了教學目標,也給予了學生更多發現問題的機會,大大提升了參與學習的熱情。
在多維導向理念下對小學音樂綜合性課堂教學進行評價,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過評價能幫助教師深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在后續教學中更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對此,教師可以構建立體化評價體系,針對每一個教學維度對學生開展系統的評價活動。例如,在興趣導向維度中,音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學習態度、主動性等對學生的興趣進行評價,明確哪些學生對音樂課程較為感興趣、哪些學生對音樂課程不感興趣,并在教學中著重對不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引導,使之對音樂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而在合作導向維度中,可以通過對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合作熱情等評價學生合作學習的情況,并在后續合作教學中進行針對性引導。在任務導向維度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參與任務的積極性等層面開展綜合性評價。通過系統全面的評價,可以幫助教師更有效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使多維導向教學設計更貼合學生需求,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升,還能夠起到延伸性學習的作用。例如,教師通過對學生音樂學習興趣的挖掘,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對于學生長遠發展有積極作用。而通過對學生合作性學習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合作學習的思維,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音樂綜合性課堂教學實踐中運用多維導向理念,是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也是幫助學生均衡化發展、提升學習實效性的有效方法。這一方面要求音樂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的重設,轉變教學觀念,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合理選擇多維導向的點。總之,多維導向理念的運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全方位考慮、多層面分析,并充分把握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個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