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杜敏 白向東 供圖|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智鼎·滬杭甬”,置頂滬杭甬。作為浙江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典范,浙江滬杭甬以26年的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經驗優勢,始終致力于打造高速公路的“鼎”級品質。本文將聚焦浙江滬杭甬“智鼎·滬杭甬”品牌創建紀實,展示其高速公路品牌建設經驗。

浙江滬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滬杭甬”) 是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交通集團”)旗下核心成員企業和重要上市平臺,于1997年3月由原浙江省高等級公路投資有限公司獨家發起成立,同年5月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是浙江省委、省政府為開辟浙江交通與國際資本市場接軌的融資渠道、加快全省高速公路路網建設而設立的公司,是浙江省第一家境外上市的國有企業。
26年砥礪發展,浙江滬杭甬肩負“路通天下,融創未來”的企業使命,攻堅克難、善做善成,從浙江高速第一路,到浙江高速智慧化提升第一路;從接手重組金信證券,到浙商證券A股上市;從“省外第一單”徽杭高速,到杭寧高速、乍嘉蘇高速的陸續并購;從全國首批、浙江首單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上市,到成功發行迄今為止市場發行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私募REITs項目;從舟山跨海大橋、申嘉湖杭高速等一系列集團資產注入,到接管運營杭州繞城西復線湖州段、錢江通道北接線、舟岱大橋、臨建高速;從持續深化運營體制改革,到成功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省國資委“標桿企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逐步形成了極具辨識度的文化品牌烙印。
在浙江交通集團“爭做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引領下,浙江滬杭甬推出打造全國高速公路運營服務第一品牌、穩步進入全國證券公司第一梯隊“兩個第一”行動計劃,切實履行好浙江交通集團賦予的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平臺、市場化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投融資平臺和資產證券化平臺“三個平臺”戰略定位,堅持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大做強主業、做實做優產業、做厚做久企業,成為一家具有廣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國際化投資控股企業,積淀了深厚的品牌底蘊。
鏈接
智鼎·爐杭甬 品牌釋義
“智鼎·滬杭甬”之“智”,意指浙江滬杭甬致力于以智慧科技創新和使用為核心,在智慧交通、數字化改革方面走在行業前列,以智慧科技創新應用為核心打造競爭力、擴大影響力,成為行業智慧創新的領先者。
“智鼎·滬杭甬”之“鼎”,象征浙江滬杭甬26 年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專業經驗優勢,以工匠精神打造行業“鼎”級品質,以創新精神不斷鼎新革故,以一言九鼎的誠信對待合作伙伴,群情鼎沸的熱忱優化客戶服務,置頂客戶需求,置頂社會需要,以拔山扛鼎的氣概鼎力前行,為打造行業第一“置頂”品牌而努力奮斗。
但如何緊貼社會公眾對美好出行的新需求,持續提升“智鼎·滬杭甬”的差異化品牌辨識度,是浙江滬杭甬打造“全國高速公路運營服務第一品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為此,浙江滬杭甬上下集思廣益,經員工意見征集、專家指導設計、領導班子討論等環節,于2021年7月正式發布“智鼎·滬杭甬”品牌。
同時,浙江滬杭甬還為“智鼎·滬杭甬”品牌注入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堅持客戶需求導向、智慧科技導向、經營拓展導向“三個導向”,意指浙江滬杭甬未來發展的三個重要取向是關注客戶需求,以客戶需求為本,著力于智慧科技的開發應用,并從運營型的企業變身成為更重視市場、更強調效率、效益的經營型企業,不斷拓展業務范圍,開拓新行業、新區域,努力成為更具活力,更具創新力和市場競爭力的可持續發展型企業。堅持從運營走向經營、從坐商走向行商、從西湖時代走向錢塘時代“三個走向”,意指浙江滬杭甬全體員工要轉變觀念,加強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西湖時代相對靜態的運營型企業走向更主動拓展市場、拓展業務的錢塘時代動態的經營型企業,砥礪前行,勇立潮頭。堅持假老板做真意識、第一意識、先聲意識“三個意識”,意指浙江滬杭甬全體員工要樹立主人翁責任感,強化勇爭第一、敢當弄潮兒的精氣神,敢于亮劍、敢于承諾的“先聲奪人”的第一品牌、引領未來的使命擔當。

浙江滬杭甬申報的公募REITs項目,作為全國首批、浙江首單公募REITs在上交所上市。
圍繞文化品牌落地,浙江滬杭甬制定了品牌推廣宣貫工作方案,持續強化品牌辨識度和傳播力。浙江滬杭甬編制了《智鼎·滬杭甬文化品牌手冊》和《VIS視覺識別系統規范手冊》;商標“智鼎·滬杭甬”注冊順利通過國家商標總局審核,標志著“智鼎·滬杭甬”品牌標識正式擁有了“身份證”;在浙江滬杭甬本部及各下屬單位完成“智鼎·滬杭甬”VI(Visual Identity,視覺識別系統,是運用系統的、統一的視覺符號系統)上墻全覆蓋;精心制作“智鼎·滬杭甬”品牌宣傳片,讓品牌文化內涵深入人心;創新設計品牌吉祥物“智寶”,使文化品牌更加具象化;統一制作“智鼎·滬杭甬”文化品牌周邊應用,筆記本、簽字筆、卡套、臺燈等辦公用品兼具美觀度和實用性,深得員工喜愛;主動鏈接黨工團各項活動,讓品牌精神在員工心中沉淀。同時,浙江滬杭甬緊密結合浙江交通集團收費服務“智在行”、道路養護“路維仕”、清障施救“急客通”、服務區運營“高速驛網”四大運營品牌,實現集團和公司兩級品牌相融互動、和諧共生,在服務品質、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等領域勇立潮頭、引領發展,走出一條品牌與實踐相融互促的新路子。
近三年來,在新華社、中新社、《中國交通報》、《浙江日報》、浙江衛視、潮新聞(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推進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傾力打造的新聞傳播平臺)等主流媒體持續刊發大量重量級新聞報道,并大力加強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視頻號等融媒體平臺建設,持續擴大品牌影響力。“智鼎·滬杭甬”品牌獲得“交通強國品牌力量”第三屆交通運輸優秀文化品牌推選活動“優秀文化品牌”“優秀組織單位”。
在“智鼎·滬杭甬”母品牌下,浙江滬杭甬全力打造所轄各區域管理中心“江南憶”“陌上花”“徽姑娘”“蕙蘭星”“七彩韻”“紅船心”“湖穎·行”“同心橋”等子品牌,百花齊放,各展風采,成為浙江滬杭甬品牌建設的支柱和特色。
浙江滬杭甬聚焦“打造全國高速公路運營服務第一品牌”目標,緊貼社會公眾對美好出行的新需求,實施品牌建設的黨建引領、智能提升、服務創新、安全升級、綠色發展“五大工程”,樹立一個“立得起、看得見、行得通”的差異化品牌。
浙江滬杭甬堅持服務大局,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樹立“品牌就是生產力”的理念,不斷增強改革引領力,持續打造“公眾品牌”。浙江滬杭甬黨委始終發揮好“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作用,編制了《黨建工作五年行動綱要》《“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等綱領性文件,對主業運營服務從一流品牌向第一品牌跨越升級進行了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自2022年起,浙江滬杭甬開啟了“雙示范”改革新征程,重點打造湖州管理中心1個示范中心及臨安中心所、天臺駐地、寧波中心所、嘉興環線所和舟山中心所5個基層示范所,立足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和保障區域示范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勇探新路,在運營體制改革上先行先試,加快推進“從運營轉經營”的市場化變革步伐。通過模式重構、機制重塑、標準重建,全力推動打造行業領先、可復制可推廣的高速公路基層管理示范模式,有力推動“智鼎·滬杭甬”品牌建設。
浙江滬杭甬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智慧智能前沿技術,持續打造高速公路“智能品牌”。在科技創新逐漸引領交通行業新變革的大背景下,為充分發揮在高速公路行業的運營經驗和技術優勢,助力開展滬杭甬、杭州繞城西復線、杭紹甬等多條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設,2023年6月9日,浙江滬杭甬子公司浙江之江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之江智能交通公司”)在臨平區算力小鎮正式揭牌成立。
該子公司以浙江滬杭甬智慧高速建設為起點,以智能交通系統開發、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大數據分析應用為核心,致力于全面提供智慧高速建設服務,構建安全便捷、優質高效、智慧科技、綠色經濟的現代高速公路運營服務體系,努力成為國內一流的智能交通建設與運營服務商,助力提升高速公路智慧化水平。目前之江智能交通公司已建立了浙江省首個高速公路綜合大數據平臺,匯聚了全路網數據信息,將實現海量數據融合分析,賦能交通感知。未來,其將著力研究廣義車路協同,打通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務,有效提升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事故風險。
浙江滬杭甬實現從標準化管理向品牌化管理升級,持續打造“服務品牌”。2022年9月,浙江滬杭甬在滬杭甬高速紅墾樞紐正式投入使用浙江省首套SATM系統。該系統是兼具視頻服務管理、事件檢測分析、交通仿真服務等七大功能模塊為一體的智慧軟件系統進一步提升了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保障司乘出行安全暢通。為聯動該區域各方保暢力量,浙江滬杭甬還以SATM系統為平臺,搭建起以紅墾樞紐為核心,向外輻射至滬杭甬、杭金衢高速等周邊交通路網內的高速交警、交通運輸執法、浙高運公司等單位的聯勤聯動指揮部,真正實現了“一屏展示、一鍵調度、一體處置”的全閉環管理交通指揮新格局。
同時,浙江滬杭甬大力打造體驗式收費服務環境,啟用無人值守“智在亭”,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臨時休憩、智慧查詢、自助購物、ETC發票云打印、免費借用工具和藥品等一站式智能化服務。此外,還全面推行精準化養護,為減少高速公路施工封道時間,推行“綜合集約化施工”模式,施工封道時間相比以往約減少80%。

浙江滬杭甬大力實施智能機器人應用推廣,增強客戶出行“安全感”,持續打造“安全品牌”。打造“世界級跨海橋梁管養平臺”,在舟山跨海大橋成立高速公路橋梁技術中心,打造六位一體的“橋梁醫院”,并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合作,共同攻克世界級橋梁難題。應用全國首臺高速施工管理巡檢機器人,發現隱患立即發出語音警報,降低人工勞動強度和作業風險,提升道路智能化巡邏水平。推廣隧道智能巡檢機器人,為司乘提供全天候的安全防護,實現在隧道全線范圍內的移動巡檢。
通過無人機喊話系統提醒過往駕駛員注意減速慢行,引導排隊車輛有序通行,緩解擁堵情況,大大提高事故處置效率。應用高速護欄機器人,能夠在大流量及惡劣天氣等情況影響下無法上路封道時,實現中分不封道無人化養護,有效減少傳統模式下中分帶養護的封道次數,降低對車輛通行的影響。成為國內首個高分通過高速安全“國一級”考評企業,依托企業可持續發展(SCORE)項目“集團本土化”平臺,打造“雙標融合、雙向融通”的營運高速公路建設樣板。
浙江滬杭甬大力實施綠色科技創新工程,持續打造“綠色品牌”。積極推動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充分利用屋頂、停車棚、聲屏障等建設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達7.05兆瓦。以G1522常臺高速嵊州服務區屋頂光伏供電項目為例,項目建設面積約為3170平方米,分布式光伏裝機容量0.32兆瓦,預計全年可節電約1.8萬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7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8.85噸、減排二氧化硫約0.14噸。道路綠色養護方面,公司實現了廢舊瀝青混凝土混合料(RAP)回收率為100%、就地熱再生技術就地使用率100%。
在瀝青路面大中修和改擴建工程中,銑刨產生的廢舊瀝青混凝土混合料(RAP)進行再次回收利用,能避免路面廢料對自然環境產生的污染,實現行業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就地熱再生技術與銑刨重鋪技術相比,能減少3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罩面技術相比,能減少16.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新能源服務方面,將寧波收費站建成全國首個“開放式示范站所和收費站區新能源充換電站”,并于2022年12月15日開放運營。據統計,充換電站每天接待充換電車次約190單,充電量約4000度,助力早日實現“雙碳”目標。
品牌既是無形資產,也是企業軟實力。浙江滬杭甬將繼續把“智鼎·滬杭甬”文化品牌建設作為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持續引領公司立足本土面向國際,以智慧創新為發 展主線,以工匠精神為品質保障,進一步激發員工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企業生命力、生產力,在公司致力打造“兩個第一”目標、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道路中乘風破浪、奮楫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