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石磊 朱銘娟

山東齊河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公園風景如畫(周坤/攝影 )
夏日,齊河縣玉帶湖畔樹木叢生、綠草如茵、群鳥嬉戲,游客們或垂釣或露營,盡享周末好時光,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
玉帶湖的良好生態折射出齊河縣在污染防治、生態保護方面的大決心、大力度。
近年來,齊河縣以科技作為支撐,堅持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并重,治污減排與生態增容并重,走出了一條“兩山”兼得的發展路子。先后獲得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縣城等生態領域國家級榮譽稱號,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山東省生態文明十強縣。
“保治”并重守護藍天、碧水、凈土,實施壓煤、抑塵、控車、除味、增綠五大工程。2022 年,齊河縣PM2.5 同比改善10.5%,現狀與改善排名均列德州市第1 位;優良天數比例達71%,再創歷史新高,在德州市率先實現了空氣質量改善由“量變”向“質變”的轉變。推進飲用水源、黑臭水體、工業廢水、城鎮污水、農村排水“五水共治”,國控斷面水質穩定在IV 類標準以上,農村“改廁+污水一體化”模式在山東省率先整縣制推開,獲評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縣。加強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險廢物、畜禽養殖、工業固廢“五廢聯治”,廢棄物年處理能力達到115 萬噸,堅決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三兩好友相約湖邊垂釣,放松身心(趙紅衛/攝影)

從歷史流向未來,黃河正越發璀璨(周坤/攝影)
強化科技支撐,靶向治理。齊河縣專門聘請上海大學的專家團隊開展源分析,緊盯工業大氣治理薄弱環節,建立各類污染源清單。在德州市率先建成數字化監控平臺,實現對齊河縣68 個大氣點位、311 處企業和在建工地實時監控、預警。投資1700 萬元建立德州市首個秸稈禁燒高空瞭望系統,全天候、全覆蓋監控秸稈焚燒,有效從源頭解決監管難問題。管控引領重點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和料場無組織排放管控,金能科技投資2.51 億元完成有組織煙氣超低排放改造;金能科技、江河紙業等重點企業投資3.63 億元實施料場全封閉工程,密封面積達21.8 萬平方米,成為德州市精細管控示范亮點。
為鋪展“天藍水清地綠”新畫卷,以持續向好的生態環境質量服務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齊河縣實施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推進美麗河湖建設。用3 年時間,對22 條河道進行治理提升,實現水系相連、水清岸綠,打造全國縣域綜合治水示范樣板。依托3 萬畝黃河水鄉國家濕地,協同推進黃河兩岸濕地一體化保護利用,實現調節氣候、凈化水質等多重效果。在山東省率先開展全域生物多樣性調查,設立德州市唯一一個縣級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單位,現有陸生野生動物120 多種,優良生態引來了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等野生鳥類棲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