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嫻
【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小學生在生活學習、人格發展、人際交往等方面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心理健康教師應細心觀察,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使用傾聽共情、繪畫、沙盤游戲、危機干預等策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原因,對癥下藥,通過個案輔導、班級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方式解決這些心理健康問題,培養學生正面積極的心理品質,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生 心理健康 個案輔導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3)10-84-03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其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親子關系差、情緒欠穩定、不能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遇到挫折易采取極端方式解決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發現個別突出問題還可以開展個案輔導跟蹤服務。教師使用傾聽共情、繪畫、沙盤游戲、危機干預等方法應對學生出現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與他們的傷痛和委屈共情,正面引導他們走向陽光。
一、傾聽共情釋胸懷
共情,也稱為神入,又稱同感、同理心、投情等。共情或共情狀態,是指準確地、帶有情緒色彩地覺察另一個人的內在參照系,就好像你是他,但又永遠不失去“好像”的狀態。共情的前提是耐心傾聽。共情能夠設身處地地、準確地理解學生,把握學生的內心世界。共情使學生感到自己是被理解、被接納的,從而促進良好關系的建立。通過共情能鼓勵并促進學生進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進自我表達,促成學生深入、全面、準確地認識自我,也促進雙方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如果學生迫切需要理解、關懷,迫切需要情感傾訴,教師的共情可以直接達到明顯的助人效果。
案例:小銘是六年級的學生。小銘媽媽多次打電話給心理輔導教師,想與教師聊聊。課余時間,小銘來找教師,剛開始,他和教師聊起學習,表示數學學起來比較困難,進步不明顯。觀察他的神情后,教師發現他的問題根源并不是學習。教師對他說:“你覺得現在困擾你的還有哪些問題呢?老師愿意做你忠實的聽眾。”在教師的鼓勵下,他才開始訴說,原來是他媽媽的做法讓他感到越來越煩躁,他現在害怕回家。在以傾聽為主的聊天中,教師掌握了以下情況:一是小銘的手機由媽媽保管,手機解鎖密碼也告訴媽媽,每次玩手機都得經過媽媽的同意,還有時間的限制。但媽媽還是不放心,還要翻看他和同學的聊天記錄,并干涉他和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有一次,他和同學約好下午一起玩,媽媽翻看微信后就阻止,不讓他出去。他覺得媽媽讓他在同學面前沒有了信譽,并傷害了他的自尊,同時侵犯了他的個人隱私。二是媽媽總是要求他跟媽媽一起睡,他說小時候害怕黑夜才黏著媽媽睡,現在長大了,不害怕了,不想繼續跟媽媽睡了。三是媽媽剛做了一個小手術,不能大聲說話。他在房間寫作業,媽媽煮好飯喊他吃飯,喊小聲了他聽不到,媽媽生氣;喊大聲一點,媽媽的喉嚨又不舒服。他被這件事困擾得可能出現了幻聽,經常以為媽媽在叫他。四是媽媽經常對他說:“等我老了,不在了,就沒人管你了?!敝灰杂胁环模瑡寢尵蛯λf這句話。媽媽剛開始說的時候,他害怕媽媽多想,就聽從媽媽的。但聽多了,他覺得很煩,很反感,在家里過得很壓抑。
在傾聽的過程中,教師采取了以下辦法:一是鼓勵,肯定他對事實的描述,通過直接重復他的話語來強化他敘述的內容,并鼓勵他說下去,進一步表達、探索。學生感受到教師聽懂了,感受到自己的委屈終于有人理解了,才會想繼續傾訴。二是共情感受,例如教師說:“你都和同學約好了,媽媽阻止你去赴約,讓你在同學面前失去了信譽,確實讓人生氣,你擔心以后同學都不想約你玩了。”小銘聽后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從而壓力得到釋放,需求得到滿足。三是幫助他厘清思緒:媽媽想和你一起睡、經常說“等我老了,不在了,就沒人管你了”,這些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小銘沉默了一陣后說:“因為媽媽害怕自己的病……”“是的,媽媽因生病產生焦慮、恐慌,這種焦慮無處釋放,所以轉嫁給了你和爸爸,媽媽現在最需要的是你和爸爸的關心和呵護?!迸R走時,小銘對教師說:“謝謝老師,和您聊完我感覺輕松多了?!毙°懕硎?,回去后會和爸爸媽媽好好談談,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
當學生遇到煩惱的時候,他需要一個耐心傾聽、態度溫和、能和他共情的對象。教師耐心傾聽的過程中,他感受到了溫暖和理解,心里緊繃的弦就會放松下來,壓力就會得到釋放。學生放松下來了才愿意傾訴,這樣教師才有機會幫助學生把思緒整理清楚,并很快找到解決的辦法。
二、巧用繪畫找話題
新異焦慮是一種在新環境中表現出的不自在、退縮的反應。在小學,新異焦慮癥狀常出現在一年級新生和轉學來的學生中,這類學生多表現為沉默不合群、哭鬧、逃學等。學生年齡小,有可能不知道說什么,不知道自己遇到了什么問題,該怎么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感覺情緒等。
案例:歡歡是轉學來的三年級學生,開學3周請了6次假。據反映,歡歡的父母兩地分居,以前歡歡一直跟著媽媽在異市生活讀書,現在因媽媽工作調動,離學校遠不方便,歡歡不得不來和離學校比較近的爸爸住。班主任反映,歡歡在學校很少和同學說話,下課就喜歡一個人靜靜地待著。教師第一次見她,她看了教師一眼后就低頭靜靜地站著。教師熱情地拉她坐下,高興地說:“今天下午你來陪老師,老師很高興,這么美好的時光我們一起畫畫,好嗎?”她點點頭。教師隨意地在紙上畫了一筆曲線,然后把筆給她,讓她接著畫。歡歡接過筆在紙上畫了一片荷葉。教師和她邊聊邊畫:“你怎么想起畫荷葉的呢?”她說:“爸爸周末帶我去公園看了荷花?!薄耙黄扇~太孤單了,你還能再畫點什么嗎?”歡歡接著又畫了一些荷葉和荷花?!霸佼孅c什么會讓這幅畫更有生氣呢?”在教師的引導下,歡歡又畫了一條小魚?!耙粭l小魚游呀游,孤孤單單在發愁,它肯定想要一個伴。”歡歡驚訝地看了看教師,接著她在紙上畫了許多小魚?!拔蚁霘g歡也想要交到好朋友吧?”“嗯,同學們都不跟我說話。”歡歡說。在聊天中,教師了解到她不想上學的原因,即對新異環境的焦慮。了解情況后,教師在歡歡所在班級上了一節團體輔導課,用一個“找相同愛好”的小游戲讓其他學生對歡歡有了了解,也讓歡歡找到了許多與她一樣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幾次回訪后,教師發現歡歡已經找到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并再也不隨便請假了。
遇到學生產生新異焦慮的情況,可以通過學生接受或喜歡的方式——畫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了解清楚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健康問題。
三、沙盤游戲解心結
正面管教是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有效管教學生的方法,這種方法通過啟發、鼓勵、連接、關注解決方案等來培養自律、自信、責任感、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使學生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良好品格。在個案輔導中借助沙盤游戲打開與學生的溝通之門,無條件地接納學生,配合使用正面管教的方法喚醒學生的心靈。
案例:四年級某班班主任反映,班里有兩個學生脾氣暴躁,情緒不受控制,以自我為中心,固執偏執,做錯事情不接受批評,一批評就生氣、扔東西、摔桌子。
對這兩個學生,教師采用沙盤游戲的方法。沙盤游戲中,教師發現兩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一是有時間觀念,且能按約定數目拿沙具。二是其中一個學生小陸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并放回架子上,兩個學生挑選玩具的時候都做到了將不想要的玩具放回原位。三是在挑玩具時,他倆同時發現玩具架上有自己想要的玩具,小陸會禮貌地后退一步,讓小李先拿。四是小陸的理想是長大開挖掘機,為祖國建高樓大廈,他心中有家國情懷。五是奶奶用鼓風機、石磨干活時,小陸能同奶奶一起干活,懂事,有愛心。六是他們每次聽到鼓勵和表揚,臉上就會綻放光彩,同時另一個馬上會受到感染,在接下來的活動中學習積極、優秀的品質。
從沙盤游戲中,教師了解到小陸小時候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外出務工很少回來,小陸和奶奶的感情很好。奶奶去世后,他只能寄宿在親戚家。他很想念和奶奶在一起的生活,他答應奶奶長大后建設祖國,可這一愿望還沒實現奶奶就去世了。他對奶奶心存愧疚,這種愧疚成為一個解不開的心結,格式塔心理學派稱這類心結為“未完成事件”。小陸的心結長時間壓抑在心中卻從沒有人理解體會,在沙盤游戲中,教師鼓勵他勇敢面對。他抱著教師痛哭,表示以后會好好讀書,做一個不讓奶奶失望的好孩子。而小李和爺爺一起生活,爺爺經常打罵他。他無法抗拒爺爺粗暴的教育手段,所以他把對這種暴力的反抗情緒轉移到別人身上。教師與他共情,感受到他的害怕和痛苦。小李知道對別人發泄會讓別人像他一樣痛苦,他表示愿意改正。教師對他們說:“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我也會生氣,每次我一生氣,就深呼吸,告訴自己不能生氣,然后大口喝水或者上一次廁所,就會感到好多了。你們可以試試?!迸R走時,他們發現教師的寫字板歪了,熱心地幫忙調試加固,還把教師的團體輔導室打掃干凈才離開。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這首先是關心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年輕的心靈。”[1]這兩個學生的問題反映出留守兒童存在的典型問題:父母長時間不在家,孩子每天遇到的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造成孩子正常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遇到這類學生,教師要特別關注他們的心理困境,做到尊重、接納學生,做好家校溝通工作,讓他們感受到親情和集體的溫暖。
四、危機干預保平安
心理危機干預是一種短期的幫助行為,目的是及時為經歷危機的對象提供支持和幫助。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及時性、迅速性,其中有效的行動是成功的關鍵。在干預時要給學生營造安全的氛圍,真誠和無條件地接納學生,給學生提供安全的守護,理解學生的痛苦和委屈,取得學生的信任,積極應對,讓學生感受到無論發生什么都有一個安全的依靠而不是孤獨無助。
案例:一天中午快放學的時候,心理輔導教師接到了緊急電話,說一個學生跑到陽臺大聲痛哭,情緒失控。當教師到達四樓陽臺后,只見一個男生手緊緊拽著欄桿扶手大聲哭泣,班主任在旁邊拉著他的手臂。教師輕輕走到他身旁,說:“不管遇到什么事,老師都愿意和你一起共同面對,老師愿意幫助你?!苯處熢囍p輕撫摸他的肩膀,感覺他在發抖。教師說:“我感受到了你很害怕、緊張,你一定是忍了很久,現在忍不住了才會這樣?!睅追昼姾螅蘼曅×艘稽c。教師繼續說:“如果你相信我,就和我一起深呼吸,我們一起放松身體,再一起想辦法好嗎?”教師示范深呼吸,做了兩次后,他跟著教師一起做,邊深呼吸邊抽泣。“我知道你一定是遇到了問題,我愿意和你想辦法解決。如果你相信我,我們一起到一個安靜、沒人的辦公室想辦法。準備放學了,同學們下課了從這里經過,會影響我們想辦法的。”他猶豫了一會兒,終于放下拽著欄桿的手,教師把他拉到一旁的辦公室,關上了門。教師拉著他的手,和他坐在書桌旁,對他說:“你先放松冷靜一下,我會一直陪著你的,你想好怎么和我一起想辦法再跟我說。”坐了十幾分鐘后,他終于開口。事情原來是這樣:前天中午吃飯排隊時,剛好輪到他,窗口就沒飯了。他又到另一個窗口排隊,排了好一會兒還沒輪到他,他有點不耐煩,就不吃飯了,直接回宿舍睡覺。晚上回到家吃飯時,他狼吞虎咽。爸爸盤問后得知他中午沒吃飯,很生氣,在班級群里發了一條信息:“這么多學生沒吃飯,老師怎么不管管?怎么當老師的?”班主任了解情況后得知,只有他一個人沒有吃午飯,情況不屬實。班主任對這件事作出了解釋,希望學生回家跟家長實話實說,有解決不了的事情一定第一時間找教師。他非常害怕回去跟爸爸解釋后爸爸會大打出手,因為平時爸爸對他都是以打罵教育為主。了解情況后,教師征得他的同意,叫來了家長,和家長講明白了這件事情并與家長溝通今后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長知道了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了孩子,教育方式不當導致孩子發生這樣的事情,非常內疚,愿意改正,并在班級群里對自己的發言道歉。
心理危機干預使學生及時獲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進而平復學生由危機引發強烈的恐懼或悲傷情緒,恢復學生心理上的平衡狀態,避免危機的發生,調動學生熱愛生活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事實證明,多策略運行,傾聽共情、巧用繪畫、沙盤游戲、危機干預并舉,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能更有效地守護小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瓦·阿·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設:上冊[M].杜殿坤,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98.